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南方番茄病毒在海南省的发生分布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病毒病是海南番茄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在利用小RNA深度测序技术鉴定海南番茄病毒病病原时发现,南方番茄病毒(Southern tomato virus,STV)在海南省多个市(县)的样品中存在,而且发现 1 株STV单独侵染的样品.为了解STV在海南省的发生分布情况,利用RT-PCR技术,对 2015-2021 年采自海南省的 987 份疑似病毒侵染的番茄叶片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 9 个市(县)的 142 份样品中检测到STV,早在 2015 年STV就已经在海南番茄上存在,检出率从 2015 年(8.82%)到 2021 年(22.45%)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结合RACE和RT-PCR技术扩增到 4 个STV海南分离物的全长基因组,长度均为 3446 nt,包含 2 个部分重叠的ORFs,ORF1(147~1280 nt)和ORF2(1048~3336 nt)分别编码p42 蛋白(377 aa)和RdRp蛋白(762 aa),5′UTR和 3′UTR的长度分别为 146 nt和 110 nt.序列一致性分析表明,4 个STV海南分离物间基因组序列一致性为 99.86%~100.00%,与目前GenBank公布的所有STV分离物基因组间序列一致性为 98.45%~99.94%.基于全基因组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80 个STV分离物被明显分为 2 个组(组Ⅰ和组Ⅱ),组Ⅰ包括亚洲、美洲、欧洲和非洲分离物;组Ⅱ中除 1 个亚洲分离物外,其他均为欧洲分离物;4 个海南分离物被分在组Ⅰ,STV分离物的分组与地域呈一定的相关性,而与寄主无相关性.4 个海南分离物与组Ⅰ分离物基因组序列变异度较高的区域位于 881~1061 nt和 1521~1721 nt,与组Ⅱ分离物基因组序列变异度较高的区域位于 2041~2241 nt和 2761~2921 nt.STV分离物基因组间未发现重组事件.这是在海南省首次报道发现STV.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STV在海南省的分布、发生趋势及遗传多样性,为病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南方番茄病毒 小RNA深度测序 RT-PCR检测 基因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声波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对咖啡蛋白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咖啡蛋白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以脱脂生咖啡粉为原料,探究不同超声波功率(0、200、400、600、800 W)与低共熔溶剂法、碱法协同作用对咖啡蛋白组成成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结构特性(粒径分布、傅里叶红外光谱、圆二色光谱、荧光光谱和扫描电镜)和功能特性(溶解度、吸水性、吸油性和乳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低共熔溶剂提取的咖啡蛋白(DES)平均粒径(12.30μm)显著小于由碱法提取的咖啡蛋白(AEP)平均粒径(113.67μm);DES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度更高,AEP在碱性条件下溶解度更高;DES比AEP有更好的吸水性和吸油性。经超声预处理后,咖啡蛋白电泳图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圆二色光谱和荧光光谱结果分析表明,不同超声波功率预处理未引起蛋白质分子量分布的重大变化,但是对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产生影响。表面微观结构表明,DES表面结构较疏松多孔,AEP表面紧密平坦,超声预处理后AEP微观结构变得疏松多孔,纹理变得分散,并呈现出更多的不规则碎片;DES表面发生略微变化,在400 W和600 W处理15 min时表现出更多小颗粒多孔无序结构,微观结构变化可影响蛋白质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及其功能特性。在超声功率为400 W时,DES粒径显著减小,粒径参数D[3,2]和D[4,3]分别从10.50、30.43μm减小到7.89、11.27μm;溶解度显著提高,在酸性、碱性条件下溶解度分别由47%、71%上升到75%、81%。此外,超声预处理可提高咖啡蛋白的吸水性和乳化活性,这些均为蛋白质在食品应用中的重要功能特性。研究表明采用超声波技术对咖啡蛋白进行改性有效果,研究结果可为咖啡蛋白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咖啡蛋白 超声波功率 低共熔溶剂 结构特征 功能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雀稗种质资源币斑病抗性鉴定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收集到的海雀稗种质资源对币斑病的抗性,本研究采用离体和活体叶片接菌的方法,根据不同时间点离体叶片发病面积(DAL)、离体叶片病斑百分比(PLL)、活体病情指数(DI)为指标,对148份海雀稗种质资源进行币斑病抗性评价。结果表明,海雀稗群体对币斑病的抗性存在较大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DAL和PLL间显著相关(P<0.05);对统计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了4个主成分,解释了总变异的83.186%。根据综合得分Z的隶属函数值,将148份海雀稗种质资源聚类分为高抗A (87份)、高感B (6份)、中感C (55份),A、B、C 3类都有显著差异(P<0.001),其中高抗A占总样本的58.8%,包括HH、KC 9、Polo、17HN-09、17HN-02等种质。本研究发现海雀稗种质资源的抗币斑病材料丰富,可为海雀稗抗病新品种的选育、分子标记的开发等提供材料基础。

关键词: 海雀稗 种质资源 币斑病 抗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植物园旅游新业态开发的思考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

摘要:农业植物园是我国植物园重要组成部分.大发展、大变革旅游时代的来临给农业植物园旅游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综述了农业植物园概念及内涵,国内外农业植物园旅游新业态开发相关研究进展,分析了农业植物园旅游新业态开发的形势,并提出加快农业植物园旅游新业态开发的建议,以期促使农业植物园可持续性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旅游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

关键词: 农业 植物园 旅游新业态 产业开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水通道蛋白HbPIP2;7的亚细胞定位与多聚化分析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24

摘要:天然橡胶在橡胶树的乳管细胞中特异性合成.用于割胶的成熟乳管与邻近的薄壁细胞之间不存在胞间连丝,故乳管的水分转入只能通过细胞膜定位的PIP水通道蛋白来实现.为探讨乳管水分平衡的分子机制,研究对1个高丰度表达的PIP基因HbPIP2;7进行了克隆,在此基础上对其编码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和多聚化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bPIP2;7的编码区全长837 bp,预测编码278 AA,理论分子量为29.56 kDa、等电点为9.11、不稳定系数为29.89、总平均疏水指数为0.526,含有1个保守的MIP结构域及6个典型的跨膜螺旋,预测以四聚体的形式起作用.生物信息学预测和在烟草中的亚细胞定位分析均显示,HbPIP2;7定位在细胞膜.双分子荧光互补和酵母双杂交实验均表明,HbPIP2;7不能形成同源多聚体,推测HbPIP2;7主要通过异源互作的方式参与橡胶树乳管的水分平衡.

关键词: 橡胶树 乳管 水通道蛋白 亚细胞定位 双分子荧光互补 酵母双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异源双根缓解咖啡连作障碍及其机制初探

热带作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异源双根是否能缓解咖啡连作障碍及其可能机制,本研究以大粒种咖啡 1 号(Caffea liberica,No.1)和中粒种咖啡热研 1 号(Caffea canephora,Reyan No.1)靠接形成大粒种-中粒种异源双根咖啡,通过咖啡连作障碍园土壤培养幼苗,评价植株苗木质量,明确异源双根对咖啡连作障碍的缓解作用.通过双根无分隔、尼龙网分隔、双盆分隔等不同分根方式试验,明确异源双根缓解咖啡连作障碍机制,并探讨双根间在缓解连作障碍上的差异及协同作用.结果表明:较连作障碍咖啡园非根际土,异源双根咖啡或同源双根咖啡经根际土培养后苗木质量指数、总的植株生物量均显著下降,连作逆境抑制咖啡生物量积累,使苗木质量变差;非根际土培养后,异源双根咖啡、同源双根咖啡的苗木质量指数和总的植株生物量差异均不显著;而根际土培养后,异源双根咖啡较同源双根咖啡的苗木质量指数、大粒种根系生物量、中粒种根系生物量及总的植株生物量均显著提高.因此,连作逆境虽抑制咖啡生长,但对同源双根咖啡影响更大,异源双根通过其大粒种根系缓解连作逆境咖啡生长障碍.为进一步明确异源双根尤其是大粒种根系缓解咖啡连作障碍的可能机制,以不同分根方式培养异源双根咖啡,发现较无分隔、双盆分隔处理,连作逆境下双根尼龙网分隔后植株苗木质量佳,并且尼龙网分隔后植株的中粒种根系长势最好,说明大粒种根系化感物质促进中粒种根系生长.双根无分隔、双盆分隔后植株的苗木质量差异不显著,无分隔较双盆分隔后植株的大粒种根系长势差,即双根系在能够彼此接触的自然生长状态下,中粒种根系抑制大粒种根系生长,但这种抑制作用与中粒种根际化感物质无关,尼龙网分隔、双盆分隔后大粒种根系长势差异不显著,说明大粒种根际有无中粒种根际化感物质,对大粒种根系生长均无影响.综上所述,异源双根通过其大粒种根系减少自身在连作逆境中的化感抑制,利用其根际化感物质促进中粒种根系生长,实现根壮苗壮,达到缓解咖啡连作障碍的目的.研究结论为异源双根靠接在大田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咖啡 连作障碍 异源双根 分根培养 苗木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农早”龙眼ד紫娘喜”荔枝F1代果实可溶性糖主要组分的遗传分析

中国南方果树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可溶性糖成分及其含量是决定果实品质和风味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探讨龙眼荔枝杂交群体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遗传规律,以“华农早”龙眼、“紫娘喜”荔枝及其杂交F1代68株单株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测定该群体果实可溶性糖组分与含量,并进行杂交群体果实可溶性糖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龙眼荔枝杂交后代果实可溶性糖主要包括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其中蔗糖含量最高,均值为67.66 mg/g,占总糖含量的51.79%;葡萄糖与果糖含量接近,分别占总糖含量的22.15%和24.82%。杂交群体的不同糖组分均表现为衰退变异,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广泛分离,变异系数分别为25.16%、22.15%和33.69%。蔗糖/单糖0.48~3.05,蔗糖含量与总糖含量之间、总糖含量与甜度值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F1代有的单株总糖含量超过170 mg/g,且甜度值超过170,具有高糖特性,为龙眼优质品种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关键词: 龙眼 属间杂交 果实品质 可溶性糖含量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菜用型和果用型番木瓜表型性状表达差异性分析

中国南方果树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给番木瓜品种DUS(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操作手册制订和测试指南修订提供依据,以为开展不同类型番木瓜种质创制及评价打下基础,对3个菜用型和3个果用型番木瓜品种的49个表型性状进行观测分析,比较菜用型和果用型番木瓜,及同类型不同品种间表型性状表达差异性.结果表明,菜用型和果用型番木瓜在果实纵径、果实形状、单果质量等24个性状上存在明显差异,且明显差异性状主要集中在果实完熟期,其中果实形状、单果质量、果实中部空腔形状等17个性状达到极明显差异.菜用型和果用型番木瓜品种间均在叶柄花青甙显色强度、花冠长度、果实纵径等14个性状上存在明显差异,可将其确定为菜用型和果用型番木瓜差异化表达的表型性状,并作为区分两者的主要性状.菜用型番木瓜品种间均在植株始花高度、株高、叶柄长度等4个性状上存在明显差异,可将其作为区分菜用型番木瓜品种的主要性状.这些差异性状可为修订番木瓜DUS测试指南提供参考.

关键词: 番木瓜 菜用型 果用型 性状表达 差异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全面预算管理助力科研单位高质量发展的应用

中国农业会计 2024

摘要: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持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科研单位获资助的科研经费日益增多,对预算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为例,通过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全员参与、全面梳理预算管理全过程的业务流程,采用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模式编制预算,督导形式多样化、分类施策、统筹推动预算执行工作,加强预算考核、有效运用绩效评价结果.深入了解单位的业务情况,围绕单位主责主业和发展战略目标,强化科研业务与预算管理的融合,促进科研单位高质量发展目标战略落地,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 科研单位 全面预算管理 高质量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草MADS-box转录因子基因TkSOC1-1克隆与表达模式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析MADS-box转录因子在调控橡胶草生长发育中的功能,从橡胶草种质20112中克隆TkSOC1-1基因,其ORF全长660 bp,编码219个氨基酸.蛋白结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TkSOC1-1蛋白具有MADS-box家族特有的保守结构域.不同物种SOC1同源蛋白的亲缘关系分析结果显示,TkSOC1-1与莴苣LsSOC1-1亲缘关系最近,其蛋白序列间的一致性达到87.67%.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TkSOC1-1定位在细胞核中.进一步采用RT-qPCR技术分析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TkSOC1-1在橡胶草的不同组织均有表达,其中在根中表达量最高.在NaCl高盐胁迫处理下,TkSOC1-1显著上调表达,而在PEG-4000模拟的干旱胁迫处理下,TkSOC1-1则呈现明显下调表达.在外施植物激素茉莉酸甲酯和乙烯利条件下,TkSOC1-1转录水平显著提高,均在处理后6h达到最高值,分别是未处理的64.4倍和10.7倍;而外施脱落酸之后,TkSOC1-1表达水平则显著下降.研究结果表明,TkSOC1-1参与橡胶草对胁迫响应以及激素信号传导过程,但应对不同胁迫以及不同激素的响应机制不同.本研究为揭示TkSOC1-1基因在橡胶草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中的功能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橡胶草 TkSOC1-1 表达分析 生长发育 逆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