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黑龙江省栽培大豆品种球蛋白含量的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 1996
摘要:黑龙江省栽培大豆品种球蛋白含量的分析陈霞(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所)本试验采用黑龙江省六个地区,60个县市1988~1994年间栽培的92个大豆品种,对品种进行球蛋白的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豆品种球蛋白含量在34.54~84.88%之间,平均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江平原地区影响玉米产量因素及调节措施初探
《玉米科学 》 1996
摘要:玉米是三江平原地区主栽大田作物之一,长期以来因低温冷害因扰,造成单产不高,总产不稳,低温年份平均减产14.2%,严重低温年份减产20.2%.究其原因主要是6月份的温度高低,直接影响玉米发苗.据统计分析,玉米当年产量与6月份温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极显著.因此,采取一些必要的技术措施加以调节,对提高玉米产量,增加三江平原地区的粮食总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玉米,产量,出苗率,低温冷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建立农业科研单位会计核算与经济管理的共振体系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 1996
摘要:建立农业科研单位会计核算与经济管理的共振体系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农科所王德忱会计核算是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会计核算而产生的会计信息对经济管理的决策与经济效益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多年来实行的计划经济,使农业科研单位经济管理长期形成经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展高效益城郊型农业搞好菜蓝子工程
《北方园艺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发展高效益城郊型农业搞好菜蓝子工程聂尚奇城郊农业是我省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凭借大城市的地缘优势,面向广大职工承担着果菜肉蛋乳鱼等各种副食品的生产与供应任务.其农业生产水平、集约化程度都比一般农村高.在发展市场经济,提高效益,实现农业现代化方面具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穗粒腐病的发生和防治
《黑龙江农业科学 》 1996
摘要:玉米穗粒腐病是世界性病害。它主要为害玉米的果穗子粒而直接引起减产,由于种子带菌还会引起田间大量死苗,感病的子粒不能作粮食或饲料用,因而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失。在我国,玉米穗粒腐病发生普遍,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地块发病率达40%以上。在某些方面,研究人员已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还存在许多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特种蔬菜种子的特性及其处理技术
《北京农业 》 1996
摘要:特种蔬菜种子的特性及其处理技术一、苦瓜种子长形,两头具尖,长1.3~1.5厘米,宽约(0.8厘米,种皮黄揭色,具浮雕状花绞。种皮较厚,种子百粒重19.6克。苦瓜宜育苗栽培,浸种催芽技术最为关键,其中有四个要点。(一)浸种时间长,温水浸种需36小时,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辐射诱变大豆抗灰斑病新种质研究初报
《中国油料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中子和γ射线辐照大豆感灰斑病丰产性好的杂交后代种子,在人工接种三江平原灰斑病混合菌种条件下,选育出一批抗灰斑病品种和抗灰班病资源合辐86—1043、合辐86—57等。
关键词: 大豆,辐射,抗灰斑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孢囊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
《作物杂志 》 1996
摘要:大豆孢囊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徐伟钧(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哈尔滨市150086)大豆孢囊线虫病是寒地大豆的主要病害之一,受害面积大,常年发生面积超过70万hm2,其中严重发生面积在20万hm2右。危害严重,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可达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导入外源总DNA获得大豆早熟新品系
《作物学报 》 199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报道了在大豆自花授粉后,利用其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将提取的含有早熟血缘供体大豆绥农8号的总DNA,直接导入受体大豆黑农26号中。在后代D_2代中获得3个早熟株系,熟期比受体提早15天,并迅速稳定。经异地鉴定,D90-1072品系产量比对照品种提高19.1%,于1993年进入省区试。经过对该组合的受体,供体及转化后代进行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分析,证明供体DNA片段进入受体引起后代基因组的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