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06
摘要:应用RAPD方法对海南60份野生荔枝进行基因组多态性分析,20个随机引物共产生165条RAPD带,DNA片段大小在200~1500bp之间,其中121条为多态性带,占总带数的73.3%,并利用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0份野生荔枝可归为6类,表明种群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也为分析野生荔枝群体间及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探索了有效方法。
关键词:
野生荔枝
RAPD标记
聚类分析
种质资源
《热带作物学报
》
2006
CSCD
摘要:从74条引物中筛选出23条多态性引物,用ISSR方法对80份海南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种质进行分子标记分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种质的遗传距离在0.2 ̄0.5之间,说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较近。在遗传距离为0.55的水平上,80份荔枝种质被分为7组,海垦8号、琼山3号与永25单独为一组,可能属于海南的地方种质。另外,通过与SSR,RAPD等方法对比,ISSR方法应用前景较好。
关键词:
海南
荔枝
种质资源
ISSR标记
亲缘关系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2006
CSCD
摘要:从肥牛木(Cephalomappa sinensis)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羽扇豆-20(29)-烯-2α,3β-二醇(1),苏门树脂醇酸(2),油桐酸(3),3-βstigmast-5-en-3-O--βD-xylopyranoside(4),东莨菪内酯(5),香草酸(6),油酸(7)。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大戟科
肥牛木
化学成分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
2006
摘要:综述植原体病害的主要检测方法,即电子显微镜检测法、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法、血清学检测法、核酸杂交检测法、PCR检测法。
关键词:
植原体病害
检测方法
研究进展
《生命科学研究
》
2006
CSCD
摘要:番木瓜有3种基本性别类型,性别遗传较为复杂.就其植株的多型性表现、性别决定及其鉴定研究、连锁遗传图的构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和花器的发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番木瓜性别鉴定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词:
番木瓜
性别鉴定
性别决定
研究进展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6
摘要:针对目前海南槟榔生产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海南槟榔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槟榔
生产现状
产业化
对策
《广东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番石榴是一种热带果树,作为盆栽观赏仍处于探索阶段。介绍了番石榴盆栽的品种要求、苗木繁殖、上盆、整形修剪、肥水管理、疏花疏果、保花保果、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
关键词:
番石榴
盆栽
技术措施
《西北植物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茉莉酸及其衍生物茉莉酸甲酯等统称为茉莉酸盐,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种生长调节物质,在植物细胞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茉莉酸作为信号分子广泛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过程.本文主要就茉莉酸的生物合成、茉莉酸的信号传导途径和调控机制、茉莉酸的信号传导途径与乙烯、脱落酸、水杨酸和一氧化氮信号传导途径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茉莉酸
信号传导
调控
交互作用
《草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北美海蓬子Salicornia bigelovii属于藜科海蓬子属植物,是一种耐盐性极强的真盐生植物,它最佳生长的Na+浓度范围很广,同时又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经济作物。大面积种植北美海蓬子不但可以恢复和改造海岸带生态环境、治理沙漠化、充分利用盐碱地、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且由于北美海蓬子本身所具有的巨大经济价值,将为农民发展生态产业脱贫致富创造极好的机会。为此就北美海蓬子经济价值,北美海蓬子种植技术、耐盐机理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北美海蓬子开发前景作一综述。
关键词:
北美海蓬子
真盐生植物
经济作物
海水农业
盐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