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猪亚硝酸盐中毒的防治
《山西农业科学 》 1985
摘要:猪亚硝酸盐中毒一般是由于饱食青菜类引起的。许多青菜中都含有丰富的硝酸盐,如小白菜每公斤含有0.5—1.5克,有时高达2.0克。硝酸盐本身无毒,利用这些青饲料喂猪时,加工不当,在细菌的作用下,将其中的硝酸盐转变成亚硝酸盐(主要是亚硝酸钠),猪吃了大量的这种饲料后就会引起中毒。有时,饲料中并未放出过量的亚硝酸盐,由于猪进食过饱,胃酸降低,胃肠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在水土保持规划中水土流失类型分区与流失量计算
《中国水土保持 》 1985
摘要:根据《西北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专项治理规划任务书》和《规划方案》的要求,进行黄土高原水土保持规划是以县级和30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流域为规划单元,还必须按不同类型区选择20平方公里左右的代表小流域进行典型调查和典型规划。其目的是为了摸清小流域的基本情况和水土流失情况,并且根据水土流失规律研究生产发展方向与治理措施布局,为编制大面积水土保持规划提供主要依据。但是,从目前所选定的小流域所收集的资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丰产技术的综合应用
《山西农业科学 》 1985
摘要:马铃薯的适应性较强,在全国分布很广,山西各地都有栽培。依据各地自然条件,我省可划分为两个马铃薯栽培区。一季作区。一年只种一次马铃薯。一般是春播秋收。本区气候冷凉,适于马铃薯栽培,主要有东西两山(太行山、吕梁山)和晋北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远缘杂交中的扦插技术
《中国棉花 》 1985
摘要:棉花远缘杂交的三大困难之一是,获得杂种后常常由于育性太差、生长很弱、难以使杂种群体保持和扩大。我们应用F_1植株的枝条,通过扦插克服了这一困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玉米新品种晋单21号
《山西农业科学 》 1985
摘要:品种来源:原名太单白12号,是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所于1979年用太白80143自交系作母本,白无名选自交系作父本,杂交育成的白粒玉米单交种。特征特性:①子粒性状—白色、马齿型,一般粒长1.13厘米、宽0.92厘米、厚0.49厘米,千粒重400克左右。②穗部性状—果穗呈筒形、较粗大,白轴,穗长21厘米,穗粗5.1厘米,每穗14行,每行40多粒,出子率82.5%。③植株性状—幼苗叶色深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黄萎病危害损失的研究
《中国棉花 》 1985
摘要:为了指导棉花黄萎病的预防研究和抗病选育工作,有必要对其危害损失进行探讨。材料与方法1、病圃设置为单一黄萎病圃,发病较为均匀,平均发病率为85%左右。2、病情记载标准。1983年和1984年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覆膜栽培下棉花病、虫、草害的发生及防治
《植物保护 》 1985
摘要:棉花由露地栽培改为塑膜覆盖栽培后,棉花生育进程加快,多种病、虫、杂草的发生以及危害发生了新变化,防治策略和措施必须与新的情况相适应,以确保覆盖棉花的增产效益。 病害方面 (一)棉苗根病:是由红腐、立枯、炭疽等构成的复合性病害。覆盖田由于温、湿度高,棉苗生长快,受早春低温影响大,而病原菌多在土壤中通过寄主根部入侵,土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非侵染性病害三例
《山西农业科学 》 1985
摘要:植物主要有两大类病害,一类是病原生物引起的侵染性病害,另一类是不良的环境因素和植物本身生理缺陷引起的非侵染性病害。现简述三例小麦的非侵染性病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春玉米光合生产力估算
《山西农业科学 》 1985
摘要:参考罗守德等对山西省玉米栽培气候区的划分(山西农业科学,1984年9期),在21个玉米种植亚区中各选1个县(市),利用山西省气象局的资料进行估算,春玉米最大光合生产力最高的是洪同县,每亩达2,183斤,最低的是右玉县为1,772斤,其余9个县超过2,000斤,10个县低于2,000斤。1979年这21个县(市)的实际产量多数只达最大光合生产力的20—30%,最高的昔阳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