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光合细菌与尿素联合施用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及水稻产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

中国稻米 2021

摘要:以新粳伊7号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处理(T1,尿素施用量0+光合细菌54 kg/667 m2;T2,尿素施用量25kg/667 m2+光合细菌54 kg/667 m2;T3,尿素施用量30 kg/667 m2+光合细菌54 kg/667 m2;T4,尿素施用量35 kg/667m2+光合细菌54 kg/667 m2;T5,尿素施用量40 kg/667 m2+光合细菌54 kg/667 m2;CK,不添加尿素、光合细菌),研究了光合细菌单独施用及与尿素联合施用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T1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升高,而总磷含量显著下降;T1处理土壤尿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下降,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升高;T1处理水稻产量较CK显著增产5.19%。随尿素用量增加,土壤各因子含量下降,其中,T3、T4处理的硝态氮、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T1、T2和T5处理;随尿素用量增加,土壤脲酶活性呈现出极显著线性增长趋势,亚硝酸还原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先降低后上升,但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随尿素用量增加,水稻穗长、株高、产量和整精米率呈线性增加趋势,而精米率先上升后降低。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尿素和硝态氮与脲酶活性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氨态氮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多因子相关分析显示,尿素为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壤酶活性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和稻米品质起主要影响作用。综上,单一使用光合细菌或者与尿素联合施用能够显著激活土壤氮转化酶活性,从而改善水稻农艺性状,促进产量增加和加工品质提升。

关键词: 水稻 光合细菌 尿素 土壤酶活性 产量 加工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深松深度对甜菜生长发育及产量和产糖量的调控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于2020年在新疆喀什新糖区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4个处理,其深松深度分别为:35 cm(S35)、45 cm(S45)、55 cm(S55),及未作深松处理(CK),研究不同深松深度对甜菜植株形态、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并将甜菜形态特征与产量性状指标进行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45、S55处理能提高甜菜单株绿叶数1.67~2.67个,且S55处理与CK处理相比显著提高了甜菜最大叶片长34.29%、最大叶片宽16.6%及最大叶柄长12.71%,为甜菜植株提供了较大的源,促进了甜菜根直径、根围、根体长、根尾长及根尾质量的增长或增重,有效促进甜菜地下部生物量的积累,从而增加甜菜根冠比10.17%和生物量积累的15.15%。S45、S55处理单根质量和含糖率与CK处理相比分别增长了12.67%和10.20%,5.26%和8.33%,从而使S45、S55处理的甜菜产量和产糖量分别增长了14.71%和15.85%,20.75%和25.48%。主成分分析表明,深松条件下甜菜生长的主要指标为叶柄长、根冠比和生物量地下分配比例。在喀什新糖区深松深度为55cm可有效增加甜菜产量和产糖量。

关键词: 甜菜 深松深度 生长发育 产量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期对冬播春麦品种生育进程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冬前播期对新疆北疆春小麦生育进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于2017—2019年在田间设置3个冬前播期(10月中旬、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和春播期(3月底,CK),分析‘新春6号’、‘新春20号’、‘新春27号’和‘新春43号’4个春小麦品种在不同播期的生育进程、茎数动态、产量构成和籽粒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冬播处理平均出苗率(59.13%)较春播处理平均出苗率(80.70%)降低21.57个百分点,年际间差异大,同一春麦品种不同冬播期处理之间出苗率差异显著;冬播较春播处理早出苗9~15d、早成熟8~11d、延长生育期6~18d;降低总茎数峰值,总茎数峰值提前出现;冬播处理2年平均产量(7 065.99kg/hm2)较春播增产17.10%,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增加30.68%和5.59%,冬播期处理间产量平均值差异不显著。冬播处理使供试春小麦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和湿面筋含量均有所降低,但处理间籽粒品质指标差异不显著;同一冬播期的不同小麦品种的沉降值和湿面筋含量差异显著,以‘新春43号’和‘新春6号’较高。冬播处理较春播小麦增产,主要是穗粒数增加的结果;冬播使春小麦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和湿面筋含量降低,同一小麦品种的不同冬播处理间籽粒品质指标差异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产量和品质结果,10月下旬—11月上旬是新疆北疆春麦品种适宜的冬播期。

关键词: 春麦冬播 播期 生育特性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小麦新春48号在青河县高产示范与栽培技术

农村科技 2021

摘要:新疆青河县是春小麦主产区,通过2018年—2020年新春48号在青河县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结果显示,该品种集高产、多抗(抗倒和抗病)、耐瘠薄等多个优点于一体,示范推广后深受广大农民、种植大户及合作社的喜爱.本文总结新春48号特征特性、种植表现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为该品种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春小麦;新春48号;高产;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核麦间作模式下种植密度对冬小麦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核麦间作模式下种植密度对冬小麦旗叶生理特性的影响,于2016-2017年设置450万株·hm-2(M1)、525万株·hm-2(M2)、600万株·hm-2(M3)、675万株·hm-2(M4)和750万株·hm-2(M5)5个种植密度,研究了核桃树冠下区和远冠区下冬小麦旗叶SPAD值、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特性及产量对种植密度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核桃树冠下区冬小麦旗叶的SPAD值、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产量均不同程度降低,在远冠区各指标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且基本在M2处理达到最大,且冠下区各种植密度处理的冬小麦旗叶Pn、Tr,Gs、Fv/Fm、ΦPSⅡ均低于相应远冠区.冠下区和远冠区的籽粒产量分别以M1和M2处理最高,分别为3 212.19和3 911.12 kg·hm-2.综合来看,在核麦间作模式下,冬小麦种植密度应控制在450万~525万株·hm-2.

关键词: 核麦间作;种植密度;冬小麦;生理特性;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氢、氧稳定同位素在植源性食品真实性鉴别中的应用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1

摘要:氢(H)、氧(O)稳定同位素在多种植源性食品产地鉴别、掺假鉴别、有机鉴别中等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H、O稳定同位素可较直观的反映谷物、果蔬、葡萄酒、茶叶产地纬度、海拔及相关气候信息,在产地鉴别、种植模式鉴别中发挥重要作用。果汁、酒类可利用H、O稳定同位素实现外源水及酒精的掺假鉴别。在植源性食品真实性鉴别中,利用H、O稳定同位素进行产地真实性、食品掺假、种植模式鉴别中均取得较好成果。H、O稳定同位素可被认为是食品真实性鉴别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以国内外研究文献为基础,综述H、O稳定同位素在植源性食品真实性鉴别中的研究进展,阐明影响同位素分馏的环境气候因素和引起同位素分馏的物理、化学过程,为植源性食品真实性鉴别建立统计评估的数据库提供参考。

关键词: 植源性食品 稳定同位素 真实性鉴别 食品掺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脱叶剂喷施时间对棉花产量品质及种子化学成分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脱叶剂喷施时间对棉花产量、品质以及种子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小区试验,分析脱叶剂不同喷施时间对棉花产量、纤维品质、脱叶效果及种子成熟度的影响。【结果】吐絮率50%时喷施脱叶剂,脱叶效果最佳,喷施脱叶剂后20 d,脱叶率达到92%。脱叶剂喷施过早,植株未老化,叶柄处离层不易形成,脱叶剂喷施过晚,后期的低温未能最大限度发挥药剂作用。【结论】脱叶剂喷施越晚,棉花衣分与单铃重越大,但喷施过晚,会导致棉铃在采收时无法吐絮,并且脱叶效果差,造成采收时含杂过大;种子中蛋白质含量过高,脂肪含量不足,种子不饱满,影响种子的生活力。新疆北疆种子棉在吐絮率达到50%时喷施脱叶剂效果最佳。

关键词: 棉花 脱叶剂 脱叶效果 产量 种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旱处理下小麦叶绿素相对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叶绿素相对含量的高低决定了光合作用效率的强弱。为探究影响小麦叶绿素相对含量的遗传机理,挖掘与小麦叶绿素相对含量显著相关的SNP位点以及候选基因,本研究对119份冬小麦品种(系)开花期和灌浆期水旱处理下的叶绿素相对含量进行了测定,结合50K芯片,采用Q+K模型对水旱2种处理下小麦叶绿素相对含量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19份小麦品种(系)当K=3时,?K达到最大,因此供试材料可分为3个亚群,亚群1、2、3分别占比48.74%、23.53%和27.73%。50K芯片的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091~0.375,全基因组LD衰减距离为4.27 Mb。水旱处理下小麦灌浆期叶绿素相对含量均高于开花期。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P<0.001的阈值下,水旱两处理下共筛选出88个与叶绿素相对含量显著关联的位点,分布于除4B、5A、7A以外的18条染色体上,贡献率为9.39%~15.69%。水旱2种处理下在开花期共检测到41个与叶绿素相对含量显著关联的位点,其中水处理下检测到40个位点,旱处理下检测到1个位点;灌浆期共检测到51个与叶绿素相对含量显著关联的位点,其中水处理下检测到42个位点,旱处理下检测到9个位点;在开花期和灌浆期均存在的位点共有4个,分布在3A和6A染色体上,贡献率为11.44%~14.71%。位于4A上的1个位点在开花期的2个环境下同时发现,贡献率分别为12.01%和12.26%,是稳定的位点。水处理下共筛选到21个可能影响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候选基因,其中包含编码叶绿素酶、镁离子转运体、磷脂/甘油酰基转移酶家族蛋白、GATA转录因子的基因等;旱处理下共筛选到3个可能影响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基因,包含叶绿素a-b结合蛋白、F-box蛋白、脱水应激蛋白。上述基因参与叶绿素合成与分解,调控作物生长发育。本研究可为基因克隆与标记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 叶绿素相对含量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水旱处理 候选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邻苯二甲酸酯对葡萄植株生长及物质构成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21

摘要:为探明空气中邻苯二甲酸酯对葡萄植株生长及物质构成的影响,采用盆栽葡萄覆盖玻璃罩的方式,在玻璃罩内放置盛有DBP、DEHP、DIBP混合物的甲醇溶液培养皿,让PAEs自然挥发被植株吸收累积,研究不同浓度PAEs对葡萄植株生长发育及物质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AEs使葡萄的枝条长度、粗度,地上部分生物量,叶绿素、总糖及总蛋白含量降低,且浓度越大,降幅越大。空气中邻苯二甲酸酯对葡萄地上部分的生长及物质积累具有抑制效应,且PAEs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各生长指标与PAEs污染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空气 邻苯二甲酸酯 葡萄植株 物质构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食番茄果实品质相关指标的研究

新疆农业科技 2021

摘要:番茄是我国最重要的果蔬之一,在果蔬的年供给量中占有重要地位。所谓优质番茄,不仅具有着色均匀、大小合适的外观品质,还具有酸甜适中的营养品质。本文综述了番茄外观、营养和商品品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外观性状和各生化成分间的相关关系,并对优质的番茄进行筛选,以期为今后番茄品质研究及其他蔬菜品质的研究提供参。

关键词: 番茄品质 外观品质 营养品质 商品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