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25 g/L五氟磺草胺+30%苄嘧磺隆对南疆直播稻田杂草防治效果

北方水稻 2021

摘要:通过667 m2用不同剂量25 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0 g对南疆直播稻田杂草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 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00 ml/667 m2+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0 g/667 m2组合为最佳用药,相比较常规土壤封闭+苗期喷施防治,在农药上达到减量的效果,且田间杂草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 五氟磺草胺 苄嘧磺隆 杂草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培养途径

科技传播 2021

摘要:青年编辑是支撑科技期刊长远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期刊的未来,青年编辑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经营的过程,是一项应常抓不懈的工作,既需要青年编辑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尽快提升自身编辑素质,也需要依托期刊资深编辑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外界的帮助和激励,促使青年编辑尽快完成从学生到编辑的角色转变,成长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编辑。文章从自我培养和依托资深编辑"传帮带"培养方面总结青年编辑的培养途径,并提出青年编辑培养方向,以期青年编辑能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编辑素质,为期刊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生力量。

关键词: 科技期刊 青年编辑 资深编辑 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储藏条件下鲜牛肉特征风味动态变化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技术,模拟了排酸后的鲜牛肉的三种不同货架储藏流通温度,定期监测其在常温货架(25~30℃)、冷藏货架(8~10℃)和低温货架(0~1℃)储藏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结果发现,不同储藏条件下牛肉特征风味指纹图谱分别具有28种、55种、42种特征离子峰,常温货架储藏的牛肉在14 h时,出现丁酸丁酯、己醛(单体)、1-辛烯-3-醇、N-亚硝基二甲胺4种特征标记物质;冷藏货架储藏的牛肉在142 h时,出现异丁醇、乙酸乙酯(单体)、正己醇、2-庚酮等8种等特征标记物质;低温货架储藏的牛肉在19.5 d时,出现2-庚酮(二聚体)2-戊酮(二聚体)、异丙醇、乳酸乙酯、异丁醇等10种特征标记物质。初步预判鲜牛肉在25~30℃条件下的储藏时限为14 h,8~10℃条件下的储藏时限为142 h,0~1℃条件下的储藏时限为19.5 d,该结果可为生产中鲜牛肉的流通销售、安全食用和生产监管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关键词: 气相离子迁移色谱(GC-IMS) 常温贮藏 低温贮藏 冷藏 新鲜牛肉 特征风味 动态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育抗根肿病甘蓝型油菜OguCMS育性恢复材料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选育出具有抗根肿病4号生理小种的甘蓝型油菜OguCMS恢复系,本研究以'华抗5号'为供体,以甘蓝型萝卜质(OguCMS)恢复系RF04为受体亲本杂交,然后与RF04进行回交,构建培育新型恢复系选择群体,利用与萝卜质(OguCMS)恢复基因、抗根肿病基因紧密连锁的特异引物标记进行筛选,筛选出20个优良株系.通过实验室接种鉴定发现,RF04100%感病且发病等级都为3级,而'华抗5号'及F1代表现出100%抗病,发病等级为0级,说明F1代已经有抗病基因位点PbBa8.1;利用PbBa8.1基因紧密联锁标记(cnu_m090a,sau_um353a,A08-300)鉴定发现,BC2F2群体中均含有目标扩增片段,进一步说明基因片段PbBa8.1已转入回交群体;通过田间抗性鉴定,最终选择出2份株系在不同地点均表型高抗病,为C21906271-1和C21906145-1;1份材料(C21906273-2)在武汉表现出高抗病,在安徽表型抗病.本研究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培育具有抗根肿病基因的甘蓝型春油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途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OguCMS恢复系;抗根肿病;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辐射奇球菌R1对大鼠的慢性毒性实验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1

摘要:目的观察耐辐射奇球菌R1(Deinococcus radiodurans R1,DRR1)对SD大鼠的慢性毒性。方法将高浓度(109/mL,LDRH组)和低浓度(107/mL,LDRL组)的DRR1活菌以及高浓度(109/mL,BDRH组)和低浓度(107/mL,BDRL组)的细菌破碎物以1 mL/100 g体质量的剂量灌胃SD大鼠,同时以灌胃相同体积的TGY琼脂培养液(含0.5%胰蛋白胨、0.1%葡萄糖和0.3%酵母提取物)作为对照组(TGY组);每组16只,雌雄各半,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30 d。每组随机取8只大鼠,用3%戊巴比妥钠0.15 mL/100 g体质量腹腔注射麻醉,收集血液及脏器标本,检测血常规、血清电解质、血清生化指标和脏器系数;主要脏器经体积分数为10%的中性甲醛溶液固定,行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理学变化。每组其余8只大鼠于停药14 d后作相同处理,观察DRR1的延迟毒性。实验期内观测大鼠行为、摄食量和体质量等一般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DRR1活菌及DRR1破碎物给药30 d后,停药即刻及停药14 d后,未见各组大鼠的运动、呼吸异常,未观察到反应迟钝、瞳孔改变、眼球凸出、皮肤颜色改变等异常现象,口、耳、鼻、眼角均未见异常分泌物,排便及形态正常;摄食量、体质量变化和脏器系数与TGY组比较,均无显著改变;白细胞数在给药30 d时显著下降(P<0.05),停药14 d后恢复至正常水平;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含量无显著变化,淋巴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数及其百分比无显著变化,血小板数也无显著变化。停药后即刻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尿酸(UA)、尿素(UREA)、血糖(Glu)、镁(Mg)和磷(P)含量无显著变化,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在LDRH组显著升高(P<0.05);经14 d恢复期后,AST、CK降至恢复期TGY组水平,CK-MB仍高于恢复期TGY组(P<0.05);恢复期的LDH水平与停药即刻比较,显著增高(P<0.05),与恢复期TGY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与TGY对照组比较,给药30 d时血清离子浓度在各给药组间没有显著变化(P>0.05);停药14 d后,LDRH组血清Cl-、Ca2+降低,Na+、pH值升高(P<0.05);对心、肝、肺和肾的病理学观察均未见明显实质性病变。结论 DRR1活菌及其细菌破碎物对大鼠无实际毒性,该实验为DRR1的拓展应用提供了实验数据。

关键词: 耐辐射奇球菌 摄食量 细菌破碎物 慢性毒性 SD大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微碱性土壤种植露地草莓技术要点

现代园艺 2021

摘要:对新疆微碱性土壤种植露地草莓栽培技术进行阐述,从品种选择、种苗准备、地块选择、整地、定植、栽培管理、采收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以期为类似地区农民种植露地草莓提供参考。

关键词: 微碱性土壤 露地草莓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强筋高产小麦核春137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中国种业 2021

摘要:核春137是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和新疆润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中强筋、高产春小麦新品种,其亲本组合为plot9787/新春11号。该品种属优质中强筋类型,高产,抗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2018年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对核春137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介绍,以期为该品种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依据。

关键词: 小麦 核春137 高产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叶绿素酸酯a氧化酶(TaCAO)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弱光环境下叶绿素酸酯a氧化酶(TaCAO)的表达水平变化,分析叶绿素合成途径对于弱光环境的响应。【方法】利用同源克隆,由小麦品种新冬20号克隆TaCAO并分析其序列。使用半定量PCR方法分析900、1 800、3 600和7 200 lx光照强度下TaCAO表达量。【结果】该基因ORF长度为1 653 bp,编码蛋白大小为62.12 kD,包含550个氨基酸残基,含有叶绿素转运肽和RieskeROAlphaCAO结构域,还存在一个Rieske铁硫配位中心和铁结合位点,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TaCAO表达量呈现上升的趋势。【结论】克隆获得的TaCAO长度为1 653 bp,具有完整的CAO活性,TaCAO的相对表达量与光照强度呈反比关系。

关键词: 小麦 叶绿素酸酯a氧化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牛常见胃肠道疾病的防治

畜禽业 2021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肉牛养殖消费市场的发展,肉牛养殖规模逐步扩大,但在养殖肉牛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不善、气候条件突变等因素,导致肉牛的各种胃肠道疾病频发。为了有效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结合多年的肉牛养殖经验,介绍了肉牛的胃肠道常见疾病的防治策略,希望能为肉牛养殖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肉牛 养殖户 胃肠疾病 预防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密度和灌溉量互作对76cm等行距机采棉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明确密度与灌溉量互作对76 cm等行距机采棉产量的调控效应,促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方法]在新疆阿克苏棉区以'新陆中88号'为材料,设置13.5万株·hm-2(D1,低密度)、18.0万株·hm-2(D2、中密度,CK)和22.5万株·hm-2(D3,高密度)3个密度处理主区,3150 m3·hm-2[I1,重度亏缺(田间持水率的50%)]、4050 m3·hm-2[I2(CK),轻度亏缺(田间持水率的75%)]和4950 m3·hm-2[I3,充分灌溉(田间持水率的100%)]3个灌溉量处理副区,研究密度和灌溉量互作对76 cm等行距机采棉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棉铃时间分布、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种植密度和灌溉量的提高均能延缓花铃期后叶面积指数的下降速率.随着种植密度的提高,群体干物质积累和单位面积的结铃数均增加,但经济器官的分配比例及单铃重有所降低.增加灌溉量,群体干物质积累及经济器官分配比例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但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单铃重随灌溉量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在密度与灌溉量互作条件下,D3I1的干物质快速累积量较大.进入吐絮期后,D3I1的经济器官分配比例高,使籽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比其他处理分别提高了3.48%~25.93%和1.14%~43.29%.[结论]在76 cm等行距种植模式下,高密度种植、重度亏缺灌溉有利于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向经济器官的转移,提高单铃重、棉花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关键词: 棉花;机械;采收;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