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寒地鸭茅引种初探

草业科学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黑龙江省尚无鸭茅栽培种,1985年以来,在三江平原寒冷地区进行了鸭茅引种试种。结果表明,从日本引入的5个品种中两个早熟种改良种已在八五三农场正常生长发育7年,但在佳木斯却未能正常越冬。初步认为,鸭茅引入寒冷的黑龙江省是有可能的,但还须对其限制因子做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寒地,鸭茅,引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新品种合丰36号

现代化农业 1995

摘要:大豆新品种合丰36号郭泰,齐宁,刘忠堂,张荣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科所)合丰36号原试验代号合交88-85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科所1984年以早熟、丰产、适应性强的合丰26号为母本,以晚熟、丰产的品系公交7407为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开发之我见

农业科技管理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基层农业科研单位要搞好科技开发,必须强化开发意识,实现开发促科研,以自身优势为依托,发挥人才、技术及成果的作用并占领市场.开发内容必须适应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需要,从建立优质高效农业中得效益.所内建立开发机构,专群结合;在兼顾全所、科室及个人三者利益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奖励机制。面向农村培育开发市场,形成有市有场的格局,建立社会化开发体系,坚持自身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关键词: 基层科研单位,科技开发,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松毛虫赤眼蜂产卵因素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1995

摘要: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是自然界中控制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种群数量的优势天敌之一。目前在我国北方是应用最广泛的蜂种,人工繁殖量非常大。近年来在大量人工繁殖松毛虫赤眼蜂的工作中,由于环境条件的影响,经常造成繁蜂寄生率很低的现象。我们在进行亦眼蜂防治玉米螟的蜂种繁育工作的过程中,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对温度,湿度、补充营养和繁殖代数等因子对松毛虫赤眼蜂的产卵量的影响做了初步的研究,以期对松毛虫赤眼蜂的人工繁育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条件和补充营养对松毛虫赤眼蜂的产卵量影响较大,最适温度为25~27℃。喂以10%蔗糖水、10%蜂蜜水和10%葡萄糖水均较喂以自来水和对照显著提高产卵量。而湿度和繁殖代数对松毛虫赤眼蜂的产卵量则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松毛虫赤眼蜂 温度 湿度 补充营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壮秧剂应用技术和效果

农业科技通讯 1995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先选择子粒蛋白质含量对小麦杂种后代产量性状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以4个单交组合为材料,研究了用不同选择方法及选择强度优先选择子粒蛋白质含量对后代产量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优先选择子粒蛋白质含量,对后代千粒重有提高效应,对有效穗数、主穗粒数、主穗粒重、单株产量等性状有降低效应,而且选择强度越大,其效应也越大,但混合法的上述效应均小于系谱法,说明在高产优质育种中不宜过早严格选择蛋白质含量。蛋白质含量与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性,随蛋白质含量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而且当蛋白质含量超过某一限度(临界值)时,其相关性甚至发生质的变化,因此,高产与高蛋白的结合是有条件的。

关键词: 优先选择,蛋白质含量,产量性状,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灰色─马尔柯夫组合模型及其在大豆产量预测中的应用

中国油料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灰色预测与马尔柯夫转移概率矩阵预测具有互补性质.两者的结合,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和更高的预测精度。本文应用该组合模型,对黑龙江省大豆平均亩产量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并预测了今后几年大豆的平均单产。

关键词: 灰色系统;马尔柯夫预测;转移概率;矩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重迎茬大豆产量的几项栽培技术

大豆通报 1995

摘要:提高重迎茬大豆产量的几项栽培技术胡立成,张德贵(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所)(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拜泉分校)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我省大豆种植面积猛增,重迎茬面积不断扩大,给大豆生产造成很大危害。虽然近两年玉米种植面积有些增加,但重迎茬面积仍然很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饲1号高粱生产利用效果

现代化农业 1995

摘要:龙饲1号高粱生产利用效果焦少杰(黑龙江省农科院育种所)龙饲1号高粱是我所高粱育种研究室经多年选育组配的专用饲料甜高粱。在近几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过程中得到了奶牛饲养户的一致好评。为了进一步明确该品种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的增产效果,我们于1993年春在双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现代化农业 1995

摘要:谷子高产栽培技术董岩(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农科所)1选茬和整地谷子对茬口反应敏感,不宜重迎茬,前作一般选择保存养分多、杂草少的玉米、小麦、大豆、高粱等。如前作为高粱或玉米,要将刨出的茬子拣净,及时将地群平,防止土壤透风跑墒;如前作为小麦,则翻后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