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型种植方式——小麦套种玉米
《农民致富之友 》 1995
摘要:小麦套种玉米是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从而提高了热能、光能、土地利用率,达到一地多收、增加经济效益,即所谓立体农业。小麦套种玉米,方法简便易行,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能,是增加粮食产量的新途径。 小麦生育期较短,一般在7月中下旬即可收获。目前春小麦的后茬利用仅限于复种白菜、萝卜、套种作物尚缺少研究,为此,笔者对春小麦套种早熟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几个新推广中熟大豆品种产量稳定性分析
《大豆通报 》 1995
摘要:黑龙江省几个新推广中熟大豆品种产量稳定性分析 姜成禧,吕德昌,崔玉瑰,陈维元,付亚书,杨树仁(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品种的稳定性也称适应性,是评价作物品种的重要依据。品种稳定性是品种多个性状综合表现的结果,也是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结果。稳定性强的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寒短枝型梨品系MY_(331)选育
《中国林副特产 》 1995
摘要:MY_(331)是1个抗寒短枝型、早实丰产、质佳、中熟的梨优良品系,在寒地生产试栽和作抗寒矮化育种材料均有很大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利用蜜蜂杂种优势的一点体会
《蜜蜂杂志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浅谈利用蜜蜂杂种优势的一点体会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农科所(157041)吕云岭杂种优势是指两亲本杂交,子一代个体的某一数量性状高于亲本的平均,甚至超过亲代的范围,比两个亲本都高的现象称之为杂种优势。其优势可以表现在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品及品质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Opaque-2基因的转入对玉米自交系某些性状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22对普通自交系和被转育的高赖氨酸自交系分析表明,除百粒重、高赖氨酸自交系较普通自交系有明显下降外,其余8个性状无明显差异。二类自交系的聚类分析表明,被转育后的自交系与普通自交系在类群划分上有明显差异。
关键词: 玉米,普通自交系,高赖氨酸自交系,Opague-2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论黑龙江省地产果深加工
《中国林副特产 》 1995
摘要:黑龙江省果树生产发展迅速,目前10个重点生产基地已初步形成。预计今后每年果树面积仍以百分之十五的速度递增,到本世纪末全省果树面积将达200万亩。另外,黑龙江省山野果资源丰富,品种繁多,贮量巨大。而现有的加工能力,目前还远远不能适应果品生产发展的需要。本文以为,地产果加工业要发展,应先以饮料为突破口,利用普及的现有设备,用营养型果汁饮料淘汰“三精一水”饮料;用山野果制成绿色食品以满足国内外的需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蓖麻对大豆孢囊线虫的影响
《大豆通报 》 1995
摘要:蓖麻对大豆孢囊线虫的影响黑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王克勤大豆孢囊线虫是大豆的重要病害之一,尤其在我国北方大豆产区发生普遍,危害严重。造成了大豆产量和品质的下降,有的地方甚至绝产。目前主要采用轮作,药剂和抗病品种等防治措施。非寄主植物与大豆孢囊线虫的关系有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丰收号大豆品种的亲本分析
《作物杂志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丰收号大豆品种的亲本分析迟永芹,牛若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克山161606)丰收号大豆品种的选育工作姑于建国之年,是在前克山农事试验场的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至今已经历了5轮育种过程,其间共审定推广了20个大豆品种。这些品种的育成,不仅为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金色蝗属一新种(直翅目:蝗总科)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 1995
摘要:本文报告采自黑龙江省的蝗总科昆虫一新种:佳木斯金色蝗(Shrysacrisjiamusisp.nov)井与其近似种做了比较。模式标本保存于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动物标本室。
关键词: 黑龙江省;蝗总科;佳木斯金色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与小黑麦杂交子粒蛋白质含量遗传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采用6个小麦类型的桥梁品种和5个小黑麦稳定的品系杂交。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成30个组合。对杂种后代子粒蛋白质含量进行遗传变异组成和遗传力等参数的估算,研究了子粒蛋白质含量的遗传方式及配合力等。试验结果表明:子粒蛋白质性状的遗传变异组成中,均以基因加性效应占绝对优势。子粒蛋白质含量具有超亲现象,是多基因互补,遗传因子互作的结果。
关键词: 小麦,小黑麦,子粒蛋白质,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