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合玉17号及其栽培要点

现代化农业 1995

摘要:合玉17号及其栽培要点曲洪安,孟凡祥,王立秋,任宪国,王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科所)合玉17号(合210)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科所以合344为母本,熊掌为父本育成的玉米新品种。1994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荷兰马铃薯品种──肯德

北京农业 1995

摘要:荷兰马铃薯品种──肯德马铃薯“肯德”(Kondor)为我所1987年从荷兰引进的品种。经几年小区试验和较大面积栽培签定,近几年来种植面积达1万亩左右。表现突出,具有效高的生产性能。为今后更好的推广和种好该品种,现将该品种特征特性简介如下:一、特征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农业试验区播种机械的研究与发展

农业机械学报 199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我国农业试验区播种机械的研究与发展佟超进行农业科学试验,如作物的新品种选育、良种繁殖、栽培试验及土壤肥料试验等,往往要设置大量的试验小区。不同的试验研究,小区区长、区间间隔道、小区内播种要求也各不相同。根据小区试验的特定农艺要求,研究适于小区的播种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基因导入黄瓜获得突变新品系

遗传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1.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以抗霜霉病的"津四"黄瓜为供体,以丰产感病黄瓜"长密"为受体,采用花粉管通道的途径,导入外源 DNA,经连续筛选,获得稳定的突变新品系 CJ90-40。1.2 外源 DNA 提取采用氯仿-异戊醇-核糖核酸法提取外源 DNA(由黑龙江省农科院雷勃钓等同志提供),于黄瓜人工辅助授粉后12—24小时,采用微注射法通过柱头将外源 DNA 注入子房,注入前后均需套袋,以防其它花粉传人并可保持柱头的湿度。观察 D_0代的种子变异情况、D_1—D_3代的田间长势、结果习性、果实形态及植株在自然状态下及人工接种条件下的抗性。从各种各样的分离群体中,选择有益性状,获得稳定的突变类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含氯化肥对玉米产量及土壤影响的研究

玉米科学 1995

摘要:连续5年进行定位试验,施用含氯化肥(氯化铵和氯化钾)与尿素。硫酸钾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作为氮源和钾源的含氯化肥对玉米的增产作用与等氮,等钾量的尿素、硫酸钾是相同的。经测定,玉米茎秆中的含氯量是随施氯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籽实中的含氯量变化不大。连续施用含氯化肥,0~20厘米耕层土壤中氯的残留量受降雨和土壤水分影响,常年占施入量的4.7%<13、5%(9.4~27mg/kg-1)

关键词: 玉米,产量,土壤,含氯化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纹细蛾在牡丹江地区消长规律初报

北方园艺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金纹细蛾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一年发生3~4代,以蛹态在落叶虫斑内越冬,一般年份在4月下旬越冬蛹开始羽化,越冬代对苹果树不造成为害,以后各代逐渐加重。成虫多在中午及夜间分伏于下垂枝、内膛枝的叶背面,早晨和傍晚前后活动,卵多产生在较郁闭的嫩叶背面绒毛下,一头雌成虫能产40余粒卵。于6月中旬到9月上旬期间成虫有两次明显高峰,第一次在7月中旬,第二次在8月中旬,其他时间较平稳。

关键词: 金纹细蛾,牡丹江地区,越冬期,高峰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克新12号不同种薯级别比较试验初报

马铃薯杂志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马铃薯克新12号不同种薯级别比较试验初报刘卫平(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克山161606)本试验旨在明确克新12号脱毒种薯比一般种薯增产效果及其综合表现。1材料与方法以本所脱毒的克新12原原种、原种1代为试材,一般种薯(未脱毒)做对照。本试验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营养液──恩肥对小麦的增产效果初报

生物技术 1995

摘要:两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播前土壤施恩肥对小麦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辽春10号施恩肥比空白对照增产6.5%;克87—266施恩肥比空白对照增产5.03%,并对小麦营养生长及成熟亦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恩肥;小麦;营养生长;产量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硼钼微复肥与磷肥配合施用效果好

大豆通报 1995

摘要:硼钼微复肥与磷肥配合施用效果好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农科所刘晓莉硼钼微复肥和磷肥对大豆均具有增产作用,但硼钼微复肥与磷肥配合应用的连应效果如何?通过1989~1991年3年的小区试验,已充分证实配合施用对大豆具有良好的连应效果。为进一步探求在农业生产中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肥在大豆生产中的作用

大豆通报 1995

摘要:微肥在大豆生产中的作用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郭玉虹在大豆的正常发育进程中,氮、磷钾元素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微量元素也是不可缺少的养分。它的生理作用是氮、磷、钾不可代替的。土壤中微量元素供给不足时,大豆会出现缺素病害,引起体内生理功能失调,导致减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