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水稻化感品种结合使用除草剂及深水层管理对稻田杂草的抑制作用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具有化感特性的水稻品系华抗草78和长江流域地区主栽的扬稻6号,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水稻化感作用结合苄嘧磺隆使用及水层管理对水稻田杂草的抑制作用,旨在降低水稻田化学除草剂使用量,探索水稻生产中杂草治理的新途径。结果表明,水稻化感作用结合深水层可有效抑制稗草的萌发和生长,同时水稻移栽后6 d使用苄嘧磺隆(30 g/hm~2)单剂处理,明显地抑制了异型莎草和陌上菜的萌发数量和生物量积累;水稻移栽后50 d,华抗草78和扬稻6号对稗草的干重防效分别为89.16%和81.86%,对异型莎草的干重防效分别为83.56%和84.93%,对陌上菜干重防效分别为95.22%和88.04%,对这3种杂草的总干重防效分别为87.68%和82.69%;10cm深水层及施用苄嘧磺隆单剂条件下2个水稻品种(系)的产量比5 cm水层、不施化学除草剂的处理分别增产40.33%和21.36%。水稻化感品种对稗草等的抑制作用、水稻自身的竞争作用、10 cm深水层及苄嘧磺隆单剂这4种因素的综合效应不仅具有良好的控草效果,增产显著,而且明显降低了除草剂的使用量。

关键词: 水稻 化感 水层 除草剂 杂草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水稻品种对As的富集及迁移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出适合于当地种植的砷(As)低累积水稻品种,并研究水稻不同器官间As的富集迁移。在As严重污染农田上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13个不同水稻品种对As的富集作用及其不同部位对As的累积迁移能力。结果表明:①所有水稻品种精米中As含量均低于国家绿色大米卫生标准中As含量(0.4 mg/kg)和无公害大米标准中As含量(0.5 mg/kg),其中南粳41精米中As含量较高(0.38 mg/kg),武粳15精米中As含量最低(0.10 mg/kg)。②不同水稻品种间产量差异较大,扬稻6号产量最高,宁粳3号产量最低;③13个水稻品种不同部位As含量均为:根>茎叶>谷壳>精米,As主要在根部累积;④在本试验条件下(土壤中As含量为72.2 mg/kg),综合考虑产量及对As的吸收累积和迁移能力,供试的13个水稻品种中武粳15、武育粳3号、南粳44以及武香粳14为相对As低累积水稻品种。

关键词: 累积 迁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草稻红色果皮基因的遗传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江苏扬中红色果皮杂草稻W16、粳型广亲和品种02428(S5n)及以它们为亲本的衍生世代F1、F2和F3为材料,研究了杂草稻红色果皮性状的遗传特征;根据已克隆的普通野生稻(O.rufipogen)红色果皮Rc与白色果皮rc等位基因第6外显子的差异,设计了InDel标记RID14,利用RID14标记对F2群体、江淮流域所收集到的24份红色果皮杂草稻、3份普通野生稻以及423份品种资源进行了标记基因型分析;选取5份江淮流域杂草稻的RID14标记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以白色果皮02428为母本的杂交种F1的颜色为白色,而以红色果皮杂草稻W16为母本,杂交种F1的果皮颜色为红色;正反交杂种F1所结F2种子都是红色,F2植株所结F3种子果皮颜色发生分离,符合3∶1分离比例;在F2群体中,RID14标记与果皮颜色共分离,在450份材料中,红色果皮均为非缺失带型,而白色果皮和紫色果皮为缺失带型;5份江淮流域杂草稻的RID14标记PCR产物序列与已登录的普通野生稻序列完全一致.研究表明,扬中杂草稻红色果皮为单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并由母体基因型决定,是典型的延迟遗传,由Rc基因控制;在白色果皮材料资源中都存在14bp缺失的等位基因rc,RID14标记可以作为准确鉴定红色果皮杂草稻的分子标记.

关键词: 杂草稻 红色果皮 遗传 功能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农业环境下信息服务取向与对策研究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9

摘要:近年来,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高效农业占的比重越来越高。高效农业环境下农业信息服务的对象、服务方式、农民对信息需求的内容均发生了根本变化。通过实践和研究,定位了高效农业信息服务的对象、方式、内容,并提出了具体对策。

关键词: 高效农业 信息服务 取向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不同类型肥料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在投入等量氮磷钾养分情况下,比较4种不同类型肥料(普通肥料、有机菌肥、硫包衣尿素、有机无机配方肥)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对照相比,4种肥料的施用均显著增加了辣椒产量,增产幅度为41.5%~65.1%,其中硫包衣尿素处理的辣椒增产最多,且显著高于其他3种肥料处理(P<0.05),另外,硫包衣尿素处理的肥料的农学效率,也显著高于其他3种肥料处理(P<0.05);同时有机菌肥和有机无机配方肥2种处理的辣椒V_C含量显著高于普通肥料处理和不施肥对照;硫包衣尿素辣椒V_C含量和其他肥料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4种肥料处理间的辣椒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辣椒产量和品质,硫包衣尿素和磷钾配施能够显著提高辣椒产量,且不降低辣椒品质,同时减少施肥次数,降低综合成本,是值得推荐施用的一种肥料。

关键词: 新型肥料 辣椒 产量 品质 肥料农学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母猪窝产活仔数与初生仔猪整齐度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统计分析了苏钟猪纯系及其杂交系母猪窝产活仔数与初生仔猪整齐度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母猪窝产活仔数的增加,仔猪初生重的平均数逐渐降低,标准差逐渐升高,整齐度不断降低。纯系苏钟猪窝产活仔数与标准差存在正相关,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平均数存在负相关,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杂交系苏钟猪窝产活仔数与标准差存在正相关,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与平均数存在负相关,差异也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同时,不同产仔区间母猪窝产活仔数对仔猪初生重的标准差和平均数也存在较显著的影响,母猪窝产活仔数与初生仔猪的整齐度间存在一个较优的经济区间。

关键词: 母猪 窝产仔数 窝整齐度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虫杂交棉地膜精播稀植技术产量构成和形成特点分析

中国棉花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两年间分别用苏杂3号和科棉6号进行田间试验,观测抗虫杂交棉地膜精播稀植技术的产量构成和形成特点。结果表明,该技术群体果节总数高于常规移栽棉和常规地膜棉,成铃率高于常规地膜棉,略低于常规移栽棉;早期成铃高于常规移栽棉而低于常规地膜棉,中期成铃集中且增速高,后期结铃则低于常规移栽棉而高于常规地膜棉。表明该技术有效利用了抗虫杂交棉、地膜种植和稀植技术的产量形成优势,产量结构优化,实现增产。

关键词: 棉花 杂交种 地膜 高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Tir与stx1/2B融合基因的构建和表达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9

摘要:为了更好防治由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引起的疾病,尝试研制基因工程疫苗,其中亚单位疫苗具有很大优势。方法:构建表达tir和stxb的融合基因,将tir基因中间295个氨基酸残基(Tir295)与stxB亚基基因72个氨基酸串联,构建pET28a-stx2b-Tir295-stx1b重组质粒,将其转化于BL21(DE3),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经SDS-PAGE电泳检测,该融合蛋白获得了高效表达。结果:薄层扫描分析表明,目的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含量的30%左右。结论:由于该融合蛋白由Tir、stx1b和stx2b三部分抗原组成,可刺激机体产生针对转位紧密素受体(Tir)和志贺毒素(stx)的抗体,在EHECO157亚单位疫苗设计或单克隆抗体抗制备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EHECO157:H7 转位紧密素受体 志贺毒素 融合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对中药渣资源化利用的研究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09

摘要:中草药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药渣的处理,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浪费。综述了我国中药渣利用的研究成果,以及中药渣废弃物再利用的途径,总结出中药渣用于园艺基质生产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今后有机基质中药渣的研发重点。

关键词: 中药渣 废弃物 再利用 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氰氟草酯微乳剂研制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转相法制备10%氰氟草酯微乳剂。简述了其制备理论和方法,对配方组分进行了筛选和优化试验,根据微乳剂形成的机理,通过溶剂、乳化剂等系统的筛选,确定了最佳配方组成:氰氟草酯10%,混合溶剂15%~20%,混合乳化剂15%~18%,水余量。所得制剂在54℃下热贮14 d分解率小于5%,透明温度范围为-5~60℃,稀释稳定性及低温稳定性均合格。

关键词: 氰氟草酯 微乳剂 制剂 研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