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伊维菌素单链抗体结构和功能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伊维菌素单链抗体cDNA为材料,利用相关计算机软件对编码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及其二级结构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该cDNA序列由798个核苷酸组成,编码266个氨基酸。表达的抗体是一种分泌蛋白,有多个磷酸化位点和蛋白酶切位点,为不稳定蛋白,不稳定系数为49.57,疏水性值为-0.419。

关键词: 伊维菌素 单链抗体 结构 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激光光散射与GPC联用测定葡萄籽原花青素相对分子质量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葡萄籽原花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平均分子量的测定一直是研究的难点。通过酰基化后用激光光散射与GPC联用力法对葡萄籽原花青素的分子量分布和平均分子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9.39×10~4,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宽,多分散系数为1.65;葡萄籽原花青素纯化物1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9.64×10~3,多分散系数为1.56,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曲线呈对称分布,聚合度13~15,以高聚合度原花青素为主;葡萄籽原花青素纯化物2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25×10~3,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多分散系数为1.45,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曲线基本呈对称分布,聚合度6~7,为低聚合度原花青素。

关键词: 葡萄籽 原花青素 相对分子质量 激光光散射与GPC联用

一株细菌产紫红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开发新的天然食品色素以替代合成色素,从小麦叶表筛选到一株产单一紫红色素的细菌Y2,对菌体内乙醇提取色素进行稳定性、光吸收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色素成分在中酸性溶液中呈亮紫红色,最大吸收波长为535nm(pH2·2~4)或500nm(pH5~9),在较碱性溶液(pH10)中呈橙红色,最大吸收波长为480nm;对温度处理较稳定,多种离子(K+、Na+、Ca2+、Fe3+)处理不偏色。色素在几种糖溶液中较稳定,均在500nm和540nm两个波长附近出现吸收峰值。氧化剂(H2O2)溶液中的色素在495nm有最大吸收,但不稳定;还原剂溶液(Na2SO3)中色素在540nm处有最大吸收,相对稳定。

关键词: 细菌色素 稳定性 光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常温下气调包装对核桃贮藏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甘肃成县产核桃为试材,将带壳核桃分别放在30μm紫色聚氯乙烯袋、30μm白色聚氯乙烯袋和40μm白色聚乙烯塑料袋中进行自发气调包装(MAP)贮藏,研究了常温(20~30℃)下贮藏180 d期间核桃的生理和品质变化。结果表明:与40μm白色聚乙烯塑料袋相比较,30μm紫色聚氯乙烯袋与30μm白色聚氯乙烯袋形成的相对低O2高CO2的贮藏环境能有效降低核桃的呼吸速率和可溶性蛋白质、总脂肪、可溶性总糖含量的损耗。因此,30μm紫色聚氯乙烯袋和30μm聚氯乙烯袋可以较好地保持核桃种仁的贮藏品质与品级,其中30μm紫色聚氯乙烯袋的贮藏效果最好。

关键词: 核桃 气调包装 贮藏 生理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主要农艺性状与裂果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中国蔬菜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对西瓜的14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与通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裂果率与果皮厚度、外果皮木质化程度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经过逐步回归,10个性状与裂果有直接和间接效应,决定系数为1.000,剩余通径系数为0.0018。外果皮木质化程度对裂果的直接作用最大,直接通径系数达到0.796,可将其作为筛选抗裂品种的重要参考性状。

关键词: 西瓜 裂果 农艺性状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客观面对直播稻的迅速发展 研究掌握直播稻的稳产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对我国水稻种植方式演变历史回顾的基础上,就当前江苏省直播稻不推自广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和对策探讨。我国水稻育苗移栽始见于东汉,普及于唐宋以后;育苗移栽取代水稻直播,不仅有效地控制了杂草为害,而且增加了复种,缓解了稻麦两熟季节紧的矛盾,并一直成为主流的植稻方式;但是直播稻并没有完全消失,尤其是在人少地多或劳力缺乏的情况下,直播仍是首选方式。近年来江苏省直播稻迅速扩大,这与农村劳动力不足、水稻条纹叶枯病流行以及种稻效益低下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然也有除草剂应用突破和直播稻栽培技术的进步等促进作用。麦后直播水稻(简化了育秧程序,播种期推迟)安全生长期缩短,因此对江苏省里下河麦稻两熟热量资源偏紧地区则必须对水稻品种类型的调整和适宜直播稻品种的选用以及最迟播期等都须进行深入研究和严格界定;对淮北地区一定要引导农民服从自然规律并迅速从盲目扩种直播稻的误区中走出来,若该类地区劳力资源不足且机插条件又不许可,则可适度推行抛秧稻栽培技术。

关键词: 水稻 直播 品种 稳产技术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贮藏温度对不同状态松籽种仁脂肪酸氧化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朝鲜红松带壳松籽和去壳松仁为试材,研究了在(0±1)℃、(5±1)℃和室温(20~30℃)下贮藏180 d的脂肪酸氧化变化。结果表明:松籽种仁的总脂肪含量和碘价在贮藏过程中下降,而酸价、过氧化值和皂化值升高;低温贮藏对于防止总脂肪降解有显著效果,无论带壳松籽还是去壳松仁,贮藏180 d时低温贮藏的酸价和过氧化值显著低于室温贮藏,碘价则显著高于室温贮藏的样品,而且0℃低温贮藏对于防止皂化值的升高具有明显作用。低温贮藏能较好地抑制松籽种仁脂肪酸氧化,有利于保持松籽的品质,贮温相同下带壳松籽的贮藏品质优于去壳松仁,但在0℃贮藏180 d内带壳松籽和去壳松仁之间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松籽 种仁 贮藏 温度 脂肪酸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SRAP分子标记研究美洲海蓬子实生群体遗传多样性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28株不同形态的海蓬子株系,调查植株高度、分枝夹角、果荚长度等生物性状,并采用SRAP技术对海蓬子株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测定数据显示,海蓬子的不同株系在植株高度、分枝夹角、果荚长度均存在显著差异。SRAP标记多态条带比率(PPB)、Shannon多样性指数(I)以及Nei氏基因多样度(h)均显示海蓬子实生群体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SRAP标记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42~0.92。以相似系数平均值0.76为阈值,可将所有供试材料划分为11个亚类,表明海蓬子不同株系间存在明显的表型差异与遗传多样性。建议在实生群体内通过选择来培育海蓬子新品种。

关键词: 盐生植物 海蓬子 遗传多样性 SRAP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蓝细菌血红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向甘蓝型油菜中的转化

作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血红蛋白存在于动物、植物、细菌、真菌、酵母、藻类、原生动物等生物体中。利用PCR方法克隆了蓝细菌Synechocystis sp.PCC 680的血红蛋白基因SLR2097,该基因属于"truncated"血红蛋白家族,大小为375 bp,编码123个氨基酸残基。数据库搜索的结果显示所有的血红蛋白都有一个保守基序,即"F-[L]-x(4)-[G]-G-[T]-x(2)-[Y]-x-[G]-[R]-x-[M]-x(3)-H","truncated"血红蛋白家族也有该结构,表明它们的进化祖先相同。将获得的SLR2097连接到双元载体pCAMBIA1300-CaMV35S上,并转化甘蓝型油菜品种宁油12。转基因油菜表型分析表明,血红蛋白基因SLR2097在油菜中的表达促进油菜的生长并缩短发育期,引起早熟,这些表型对改良油菜的农艺性状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农杆菌 甘蓝型油菜 血红蛋白 SLR2097 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太湖地区典型水稻土大时间尺度下的肥力质量演变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4年通过调查与第2次土壤普查(1982年)相对应地块的土壤性状,对太湖流域江苏省武进地区典型水稻土土壤肥力变化趋势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1982年到2004年,该研究区主要的6类水稻土共198个取样点的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显著上升,而pH和CEC显著下降。各亚类水稻土,除小粉土和沙土肥力质量指数有较大幅度提高外,其他类型水稻土肥力质量指数增加不大。各亚类水稻土土壤肥力单因子质量指数变化趋向一致,即1982年各亚类土壤速效钾的单因子质量为最低,其中速效钾单质量指数最小的小粉土为1.48;2004年pH值的质量指数则为最小值,其中pH质量指数最小的白土仅为1.73;同时,各水稻土CEC单质量指数由第2次土壤普查时的2.91~3.0显著下降为2004年的2.14~2.93。因此土壤酸化并伴随盐基离子的淋失是限制研究区水稻土土壤肥力质量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太湖地区 水稻土 肥力质量 单因子质量指数 土壤酸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