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科研院所改革与发展 江苏省农科院:探索产学研结合发展新路子
《华东科技 》 2009
摘要:江苏省农科院是一个有4000多人(含离退休职工)全省最大的科研机构。近年来,该院围绕现代农业建设目标,转变工作思路,加快改革创新,充分发挥科技优势,服务于企


杂交水稻早衰的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概括了杂交水稻早衰过程中光合系统、根系生理、叶绿素含量及一些酶类活性的变化,阐述了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水稻早衰的关系,指出利用转基因技术向水稻基因组转入优良基因是培育抗早衰杂交水稻的新途径。


利用正交设计优化一品红SRAP反应体系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9
摘要:运用L16(45)正交设计对影响一品红SRAP反应的5个因素(DNA模板浓度、Mg2+浓度、dNTPs浓度、引物浓度、Taq酶)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PCR结果采用DPSV3.01软件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SRAP反应的影响依次为:Mg2+>引物>dNTPs>DNA模板>Taq酶;一品红SRAP反应最佳体系为:50μL的PCR体系中含有Mg2+2.5mmol·L-1、引物500pmol·L-1、dNTPs0.20mmol·L-1、DNA模板100ng、Taq酶1.0U;应用最佳反应体系对PCR程序中的退火温度进行优化,得出SRAP-PCR反应适宜的第一步退火温度为36℃,第二步退火温度为50℃。


江苏省设施农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江苏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江苏省设施农业发展特点、作用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快江苏省设施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梨轮纹病拮抗细菌的筛选与评价
《果树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集南京、连云港、高邮3地梨园病叶、病果、健叶、健果、病枝、健枝和土壤样本90份,分离纯化后得到871个细菌分离物,对其进行梨轮纹病菌菌丝生长的皿内抑制试验,共获得21株拮抗能力较强的细菌,其中拮抗性能最好的细菌sf 628抑菌圈直径达45 mm,抑制率达59.21%。梨果接种试验结果表明,21株拮抗能力较强的细菌中有5株拮抗细菌对梨轮纹病菌引起的病斑扩展抑制率大于50%,其中菌株sf 628抑制率达60.61%。进一步的理化特性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菌株sf 628为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


科研经费预算报账制中存在的新问题及对策思考
《江苏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科研计划全面实施课题制管理的核心之一是对课题实行全额预算,细化预算编制,实行课题预算评审制度。科研经费专户核算、预算报账是一些科研院所创新科研管理模式的实践,同时也是对国家科研计划课题制管理的深化,对规范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发挥了重要,但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作者结合实践经验,针对这些新问题提出了具体对策思考。


不同化学药剂及其复配剂对褐飞虱的作用活性
《江苏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获得防治褐飞虱的理想单剂和复配剂,在室内采用浸苗法测定了几种氨基甲酸酯类药剂以及扑虱灵、吡虫啉和吡蚜酮等对褐飞虱的作用活性,同时还研究了扑虱灵与吡蚜酮混配对褐飞虱的增效作用。单剂测定结果表明,4种氨基甲酸酯类药剂中,以仲丁威对褐飞虱的作用活性最高,对3龄若虫的LC50为28.25mg/L,其次分别为异丙威、速灭威和混灭威;吡蚜酮对褐飞虱的活性显著高于吡虫啉的活性。复配测定结果表明,吡蚜酮与扑虱灵复配对褐飞虱产生了显著的增效作用,可作为防治褐飞虱的理想复配剂。


葡萄设施根域限制栽培与“H”形整形修剪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南京金晶园艺有限公司具有观光休闲功能的葡萄设施根域限制栽培与"H"形整形修剪技术示范园,总结了本实践所采取的技术路线和操作步骤,分析了葡萄设施根域限制栽培与"H"形整形修剪技术在江苏省推广应用的意义。


保护地番茄新品种‘苏粉8号’
《园艺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苏粉8号’番茄是以‘GB9736’为母本,以‘TM9761’为父本育成的无限生长类型一代杂种,生长势强,叶色深绿,果实高圆形,粉红色,果面光滑,果皮厚,耐贮运,单果质量220g左右,产量高,抗番茄花叶病毒(ToMV)、叶霉病、枯萎病,耐低温能力强,适合保护地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