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舍饲情况下热带优良牧草品种的适口性分析
《中国草食动物 》 2005
摘要: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舍饲海南黑山羊,比较4种热带优良牧草品种的适口性。结果表明:①4种牧草的适口性顺序为:热研4号王草>黑籽雀稗≈热研5号柱花草>热研8号坚尼草;②不同饲喂方法下供试羊对4种牧草的采食速度与采食量不同,最终导致4种牧草在供试羊食谱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不同,自由采食法能给供试羊充分的选择采食余地,此法用于单种牧草的适口性分析更可靠,混合日粮法有利于提高供试羊对适口性差的牧草的采食速度与采食量,是实践中值得推荐的一种舍饲方法。4种牧草混合饲喂是否存在适口性改善的效应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草菇基因枪法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园艺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草菇菌株V1308对潮霉素、卡那霉素、遗传霉素、膦丝菌素的抗性测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潮霉素敏感,而对其它三者不敏感。进一步测定结果显示,潮霉素的最低筛选浓度在PDSA固体培养基上为75μg·mL-1,在PDSB液体培养基中为50μg·mL-1。以含有35S启动子、gus报告基因、潮霉素抗性基因的质粒pCAMBIA1301为表达载体,采用基因枪法对草菇菌丝体进行遗传转化。结果表明,基因枪的最佳轰击参数为:氦气压力1100Psi,真空压力87·88kPa,靶距离6cm,轰击次数1次。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gus基因已整合进V1308基因组中。GUS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证明,gus基因在V1308菌丝体中获得了表达。草菇出菇试验结果显示,转基因草菇和对照都能正常形成子实体,子实体组织分离长出的菌丝体经GUS组织化学检测,证明了外源基因gus能够在转基因草菇的菌丝体中稳定表达。


渭北几种柿树的叶片结构与抗旱性关系的研究
《西北林学院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渭北旱区火柿、水柿、木洼柿和柿属君迁子气孔形态和叶片解剖结构的研究表明,柿树对干旱有一定的适应性,其气孔的大小与气孔指数呈正相关,气孔在中午表现出“午休现象”;干旱影响柿树叶片的形态建成,表现为春季叶片的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值、细胞密集度大于其秋叶。从柿树叶的结构和生理特性上看,柿树具有偏旱生植物的倾向。


草坪草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热带农业科学 》 2005
摘要:综述了冷季型、过渡型和暖季型草坪草组织培养和转基因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草坪草组培外植体种类、再生方式和遗传转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草坪草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两广地区香蕉根际寄生线虫的调查与鉴定
《热带农业科学 》 2005
摘要:调查和鉴定了两广(广东、广西)地区香蕉根际寄生线虫的种类。从两广地区香蕉根际的62份样品中,共分离得到11属13种具口针的线虫;发生最普遍的线虫为根结属(MeloidogyneGoeldi),两省区香蕉根结线虫病(Root-KnotNematode,RKN)病原为南方根结线虫[M.incognita(KofoidetWhite)Chitwood]和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Treub)Chitwood]的混合群体;其它分布较广的种包括肾形肾状线虫(RotylenchulusreniformisLinfordetOliveira)、双宫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dihystera(Cobb)Sher]、南方丝尾垫刃线虫(FilenchusaustralisXieetFeng)和燕麦滑刃线虫(AphelenchusavenaeBastian)等;厚皮拟毛刺线虫(ParatrichodoruspachydermusSeinhorst)、装饰小环线虫[Criconemellaornata(Raski)LucetRaski]、松拟盘旋线虫(PararotylenchuspiniMamiya)、裸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maximusAllen)、普通丝尾垫刃线虫(FilenchusvulgarisBrzeski)、短小茎线虫(DitylenchusnanusSiddiqi)和蘑菇拟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conimucronatusBessarabova)等为零星发生的种类。其中,拟毛刺属(ParatrichodorusSiddiqi)线虫首次在国内香蕉上报道。所有样本中均未检出穿孔线虫(Radopholusspp.)和短体线虫(Pratylenchuss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