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桃新品种红甘露与四个授粉品种亲和性研究
《北方园艺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以红甘露为主栽品种,与4个授粉品种做人工授粉亲和性试验,结果表明:早露蟠、绿化九、早丰王3个品种与红甘露有良好的亲和性,连续3 a红甘露的平均坐果率分别为53.25%、52.33%、41.24%,可以作为红甘露的授粉品种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天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天津农村的特点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讨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确定新农村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德尔斐法确定考核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利用该考评体系对天津市新农村建设进行实证研究。


黄瓜病害苗期多抗性鉴定方法的评价
《北方园艺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22份黄瓜高代自交系为试材,通过对单一接种法和复合接种法的调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两种方法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ra=0.99723,rb=0.998586,rc=0.99887,rd=0.99946)。经双样本等方差分析,各种病害单接与复接病情指数在0.01水平差异均不显著,充分说明复合接种法是可行的,可以用于黄瓜种质资源该4种病害的多抗性筛选。在复合接种条件下,17份自交系抗枯萎病;18份抗白粉病;5份抗炭疽病;8份抗黑星病。Q6对4种病害均具有较好的多抗性;66可兼抗枯萎病、白粉病和炭疽病;R1和K25-4可兼抗枯萎病、白粉病和黑星病3种病害,与田间鉴定结果相一致。


五个树莓品种在天津地区的表现
《北方园艺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对新引进的托拉米、来味里等5个树莓品种在天津地区进行观测,并对它们的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果实性状及产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托拉米、来味里生长势良好,果实性状优良,适宜在天津地区发展;美-22性状表现较差,只可作为加工品种发展;其余品种可根据需要适当发展。


花椰菜新品种‘津品50’
《园艺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津品50’为春早熟花椰菜一代杂种,成熟期约50d,花球紧实、洁白、细嫩,单球质量0.73~0.82kg,产量36000~42000kg·hm-2,比对照品种‘津雪88’增产24.2%~28.1%,比‘雪山’早熟5~7d,增产21.7%~24.2%,综合性状优良,是理想的春保护地专用品种。


与黄瓜耐高温QTL连锁的分子标记分析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耐高温性状对黄瓜的夏季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用耐高温自交系863-7和不耐高温自交系863-6构建F2群体.在生长箱中对群体进行高温胁迫处理一个月,测定其相对生长综合值作为耐高温性状值.用62对SSR引物和132对SRAP引物组合对亲本进行多态性筛选,8对SSR引物和71对SRAP引物组合呈现出多态性.对多态性的标记进行群体分组分析和选择性基因型分析,发现1个SSR标记和9个SRAP标记与黄瓜耐高温QTL连锁,对表型的贡献率在6%~17%.Mapmaker分析发现7个标记(CSCT335、ME10EM2-350、ME11EM2-640、ME11OD3-230、DC1OD3-150、ME8EM10-590和ME8EM7-590)位于同一连锁群,2个标记(ME1EM6-670和ME9EM6-650)位于另一连锁群,标记ME9EM1-210不与其他标记连锁,它们代表的3个QTL累计的表型贡献率达32.3%.


亚铵法制浆中段水灌溉对土壤及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亚铵法制浆中段水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且基本不含有毒有害物质从而区别于其它工业污水,如直接排放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资源的浪费。通过冬小麦田间试验将中段水作为灌溉用水,解决中段水环境污染问题及资源浪费问题。结果表明,亚铵法制浆中段水灌溉能明显增加小麦株高及根重,并使小麦增产达到5.56%~18.51%,且同时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说明亚铵法制浆中段水灌溉是可行的;但是亚铵法制浆中段水在提供养分的同时,也增加了土壤中盐分的含量,为了防治盐分积累,中段水灌溉水量及灌溉方式需进一步探讨。


天津地区萝卜品比试验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天津地区白萝卜出口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从韩国、日本等地引进10个萝卜品种,在天津地区进行品比试验,对所有的试验结果进行隶属函数分析。[结果]春秋银柱、华春玉、春玉、白将军、长春大型2号、碧玉春、世农春美的隶属函数值比对照品种白玉春的隶属函数值高,比白玉春更适合在天津地区种植。[结论]春秋银柱最适合天津地区栽培。


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var.botrytis)抗黑腐病差异表达cDNA片段的克隆及功能的初步研究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花椰菜抗黑腐病近等基因系C731(感病系)和C712(抗病系)作为材料,利用cDNA-AFLP技术,研究了花椰菜黑腐病抗性在黑腐病菌侵染和非侵染条件下基因表达的情况.获得了两个阳性克隆M2和M6.Northern杂交和点杂交进一步证明M2是组成型表达的cDNA片段,只是在病菌侵染与非侵染条件下表达丰度不同.而M6是差异表达的cDNA片段.Southern杂交表明M6 cDNA片段在花椰菜基因组中是单拷贝序列.随后的序列分析发现M6 cDNA片段与拟南芥1号染色体的BAC F19P19中66665~66813bp有84%同源性,该片段编码拟南芥的2A6蛋白的部分序列.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的2A6蛋白部分序列有91%同源性.用H2O2作为外源分子胁迫处理的初步功能分析发现:M6 cDNA片段受H2O2诱导,在诱导早期16~24h高度表达,其在叶片中的积累呈逐渐上升趋势.根据序列分析和初步的功能分析的结果推测:M6 cDNA片段可能就是编码花椰菜中类2A6蛋白的部分基因片段.是参与花椰菜抗病反应信号途径的相关调控基因片段.
关键词: 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var.botrytis) 黑腐病 抗病相关基因片段 cDNA-AFL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