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猪CACNA1S基因的PCR-SSCP检测及其对肉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PCR-SSCP技术检测126头金华和皮特兰猪杂交产生的金皮F2代试验猪群CACNA1 S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合屠宰测定的肉质及屠体性状指标作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位点1S-46的BC、BD基因型对系水力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BC基因型对肉色(L)存在显著影响(P<0.05),BB基因型对眼肌面积存在显著影响(P<0.05);位点1S-61的BC基因型、1S-70的AA基因型和1S-72的AA基因型对后腿重均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影响(分别为P<0.01,P<0.05和P<0.01);位点1S-64的BB基因型对后腿温度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对眼肌温度存在显著影响(P<0.05);位点1S-74的AB、AC、AE基因型分别对后腿重、背膘厚(中)以及系水力存在极显著影响(均为P<0.01)。


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细菌病防控生物新制剂的研究Ⅰ.分泌抗大肠杆菌O157∶H7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江苏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E.coliO157∶H7(EHEC-O157∶H7)用甲醛灭活、超声破碎,免疫BALB/c小鼠,制备免疫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后,获得7株分泌抗E.coliO157∶H7单克隆抗体(mAbs)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F5、B8、E7、G9、G11、F1和C3,Ig亚类分别是IgG2aκ、IgG2aκ、IgG1κ、IgMκ、IgMλ、IgMκ和IgG2aκ。用间接ELISA检测,E7和F1细胞培养上清液的效价为1.6×103,腹水效价均为1×1011;C3、F5、B8、G9和G11细胞培养上清液的效价为1×10~2×102,腹水效价均为1×103。相加ELISA结果显示,F1、G9和G11 3株mAbs对应相同的抗原表位,而其它4株对应不同的抗原表位。用间接ELISA分析特异性,7株mAbs与某些其他血清型的大肠杆菌有交叉反应。Western blotting表明,C3、E7和F1 3株mAbs在蛋白分子量28×103处有特异性条带,而其它4株mAbs则未显示蛋白带。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单克隆抗体(mAb) 生物制剂 人兽共患病


割梢对蔺草产量、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割梢时间为主区,留苗高度为裂区,分析3次割梢时间(4月25日、5月5日和5月15日)和5种留苗高度[15 cm、25 cm、35 cm、45 cm和不割梢(70 cm左右)]处理对蔺草有效草茎产量、群体草茎数量、优质长草茎产量及百支草茎干重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仪征地区蔺草割梢时间以4月底至5月初为宜,即在最长草芽出生前15~25 d;割梢后留苗高度掌握在45 cm为佳。4月25日和5月5日割梢,留苗高度在45 cm时,蔺草的经济产量、优质长草茎产量和草茎干重比不割梢处理分别增加13.24%、45.89%和10.49%。表明在4月底至5月初割梢和留苗高度在45 cm时,不仅不会降低有效草茎产量,而且可以明显提高优质长草茎产量和草茎干重等品质性状,且能较好协调蔺草产量与品质间的矛盾。


江南地区风景名胜区中新农村建设思路初探——以苏州石湖风景区新南和新北村为例
《中国农学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风景名胜区中新农村建设关系到风景区的整体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涉及到空间规划、土地利用、环境整治和产业开发等诸多方面。调研分析了苏州石湖风景名胜区中新南和新北两村的现状,指出了存在景观风貌差、建设定位不清等问题,提出了两村应在进行合理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可通过风貌改造、特色营造、产业调整等措施进行建设和改善,以期符合风景区的总体发展要求。


京秀葡萄在南京地区一年两熟栽培试验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 2009
摘要:京秀葡萄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选育,欧亚种,具有早熟、味甜酸低、外观红艳等特点,是南方葡萄产区有益的补充。本试验旨在研究京秀葡萄一年两熟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京秀葡萄生产提供更有益的思路。


螺旋藻(胶囊)对SD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
《江苏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不同剂量的螺旋藻对SD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分别以螺旋藻剂量83 mg/kg(推荐的人体每日摄入量)、416 mg/kg和833 mg/kg,连续喂饲受试大鼠30 d后测定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脂)、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计算血脂浓度。结果表明:螺旋藻对高血脂大鼠的TG无明显调节作用(P>0.05);对TC各剂量均可使其极显著下降(P<0.01);对HDL-C中、高剂量均可使其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升高。


甜椒CMS不育基因ISSR的分子标记
《江苏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ISSR技术对甜椒CMST6A及其相应的保持系T6B基因组DNA进行了比较分析,共使用了44条随机引物,其中33条引物在两系之中都获得了扩增产物。在不育系中获得了1条稳定扩增的特异片段ISSR-81400。通过随机抽取群体的不育和可育单株对ISSR引物进行鉴定,初步认为ISSR-81400可能是与甜椒CMS不育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


高油玉米的研究现状及在江苏省的发展前景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 2009
摘要:高油玉米是人工创造的优质玉米,集高产、优质、多用途于一体的多元化作物,与普通玉米相比具有更多优越性。大力发展高油玉米符合江苏省玉米发展的方向,必将有力地推动江苏省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江苏省需要加大育种力度,加强人才和资金投入,加快选育适合本省种植的高油玉米优良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