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作物换茬须防农药残留危害
《杂草科学 》 2009
摘要:江苏省油菜、小麦进入收获季节,在享受丰收的喜悦的同时,很多农民主要考虑的是后茬种什么,却往往忽视了前茬农药残留这个"隐形杀手"的存在。而因前茬农药残留影响导致后茬作物绝收的例子比比皆是。为此,记者在夏收夏种来临之际邀请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吴竞仑研究员、李贵副研究员帮助分析农药残留对后茬作物的危害,以期引起农民高度重视,尽量避免药害,减少经济损失。胺苯磺隆药害最普遍


甘蓝型油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BnNHX2的电子克隆与序列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盐胁迫是造成油菜产量下降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Na+/H+逆向转运蛋白(Na+/H+antiporter,NHX)基因是目前世界植物耐盐性研究领域中最热门的基因,油菜NHX基因的克隆对提高油菜耐盐性的转基因育种意义重大。本研究利用电子克隆的方法,获得1个新的甘蓝型油菜NHX基因BnNHX2的全长cDNA,含有一个长为1 629 bp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542个氨基酸,分子质量约59.9 ku。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BnNHX2蛋白属于跨膜蛋白,有12个跨膜区,是植物NHX超家族中的一员。通过同源比对和进化分析发现,BnNHX2基因与盐生植物盐芥ThNHX1基因高度同源,表明BnNHX2可能是油菜抵御盐胁迫的关键基因。


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宁杂11号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宁杂11号属甘蓝型半冬性早熟杂交油菜新品种,母本是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G2A,父本是双低恢复系P10,2004年育成,2007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2008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该品种产量高、熟期早、品质优,在国家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648.25 kg/h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3.15%;成熟期比对照早2~3 d。在江苏省杂交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925.15 kg/hm2,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5.12%,成熟期比对照早3~5 d;芥酸含量0.05%,硫苷含量(饼粉)20.33μmol/g,含油率43.34%。宁杂11号适宜于长江上游、江苏省及邻近省市种植。
关键词: 甘蓝型 细胞核雄性不育 杂交油菜 选育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


宠物食品辐照灭菌及工艺剂量研究
《核农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以皮卷、绿爽洁牙骨、鸡肉排骨、鸡胸肉为试验材料,开展了宠物食品辐照灭菌工艺剂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辐照剂量为4kGy时杀菌率达到了92%以上;辐照剂量为6kGy时杀菌率已达99%以上,8kGy时,检测的各项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要求;10kGy即可达到完全灭菌的效果。辐照前后4种样品中均未检出沙门氏菌。4~10kGy辐照后,宠物食品中水分、脂肪、蛋白质、粗纤维、碳水化合物、矿质元素(除钙)及17种氨基酸的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说明所用剂量范围的辐照对宠物食品的营养品质影响很小;在此剂量范围内,样品辐照前后的色泽、风味与滋味也没有明显变化。由此,确定宠物食品适宜的辐照工艺剂量范围为4~10kGy。
小球藻规模化生产采收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收技术是小球藻规模化生产的重要环节,对能否进行长期连续培养以及小球藻产量和产品品质都有重要影响。本研究结合小球藻科研和生产实际,分析了筛网过滤法、絮凝沉淀法、气浮法、离心机固液分离法等几种采收技术的利弊,探讨了适合小球藻规模化生产的采收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