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134条记录
黑龙江省稻切蛆发生严重

植物保护 1990

摘要:稻切蛆Tipula sp.于50年代在松花江地区暴发,经防治近些年来此虫极少见。1989年在绥化地区发生面积达50多万亩,一般每亩1734—19517头,多的达73124。稻株被害(即切断)率21.0—67.1%,重的达100%,分析其再度猖獗的原因:近几年对稻田的害虫发生动态很少有人关注,且忽视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施药均是针对地上部分害虫,这样土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线品种嫩丰14的选育试验

种子世界 1990

摘要:抗线品种是防治大豆孢囊线虫最经济有效的途径。我们研究所在70年代后期开始了这项研究工作。抗线品种的选育可采用品种间杂交、回交、电离辐射、系统选育等方法。嫩丰14号大豆是系统选育而成的,该品种是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田玉米螟幼虫转移规律与防治适期

植物保护 1990

摘要:谷子是黑龙江省主要杂粮作物之一,常年因玉米螟危害造成枯心苗,白穗和倒伏株,造成粮、草大幅度减产,防治面积逐年扩大。1986-1987年根据幼虫转移规律进行防治适期的试验,提出的防治适期近几年用于指导大面积防治,取得很好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群体结构的研究

大豆科学 1990

摘要:对大豆群体冠层上部实施不同比例的剪叶、去荚处理和运用二元多项式模型作了大豆群体“源、库”及产量的生长分析。结果表明:大豆群体的叶面积指数控制在5.1左右为最适宜。创造合适的群体“源、库”比,协调光合性能诸因素,是获取高产的关键。通过调整冠层叶面积的分布,提高群体中、下部的光强,可以达到提高产量的效果。文中还讨论了利用“源、库”理论来探索最适叶面积指数和群体结构的问题。

关键词: 生长模型 源库关系 群体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部分水稻品种的抗瘟性初步分类

作物品种资源 1990

摘要:1987—1989年,引用日本7个鉴别菌系测定黑龙江肖207个水稻品种的反应,根据品种对稻瘟病7个菌系的反应型进行抗性的初步分类。选出一批抗源及在生产上可直接利用的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根腐病主要病原菌对大豆幼苗致病性的初步研究

大豆科学 1990

摘要:大豆根腐病系由多种土传病原菌复合侵染所致,本试验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Fusarium oxysporum以及Rhizoctonia. solani对大豆幼苗具有较强的致病能力,其中又以Fusarium oxysporum占明显优势,是黑龙江省大豆根腐病发生的主要致病病原菌,温暖和土壤稍干燥的条件下有利于该病原菌的使染和危害。

关键词: 大豆根腐病 病原菌 致病性 F. oxysporum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施用缓效氮肥增产作用的研究

大豆科学 1990

摘要:大豆由于具有根瘤固氮作用,因而具有特殊的需氮规律。在生育前期给予大量氮肥,根瘤的生长发育就要受到抑制,影响固氮能力,如氮肥不足,到大豆生育旺盛时期追肥不便,而其自身的固氮又不能满足对氮肥的需要,致使大豆生长发育不良,难以获得高产.为此.我们于1987~1989年在盆栽条件下,播种时施用缓效氮肥的方法探讨在苗期既不影响根瘤固氮,而生育盛期又能满足大豆对氮肥的需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淀粉玉米新品种选育研究初报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0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对玉米淀粉工业十分重视,发展趋势极为迅猛。以淀粉为原料的工业制品已超过千余种,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日益显示出重要优势作用。基于此,国家在牡丹江市建成年处理15万吨高淀粉玉米为原料的现代化制药厂。我所承担黑龙江省下达为该厂选育高淀粉(淀粉含量指标70%)、高产(较现有推广品种增产10%以上)的专用型玉米新品种任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扑草净防除果园杂草试验总结

农药 1990

摘要:在果园杂草萌动时,施用扑草净能有效地防除果园内一年生单、双于叶杂草。防效随施药量的增加而递增,以每公顷用药量2.25公斤效果最好,防效达96.8%,且药效稳定,持效期45~70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