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土壤腐殖质与土壤肥力的研究初报

腐植酸 1994

摘要:对五个土类的高、中、低三个肥力水平的土壤和三种培肥措施的土壤进行了土壤腐殖质数量与品质的研究,结果表明,不仅在腐殖质含量与土壤肥力相关,腐殖质的品质(被活化的腐殖质)与作物产量更为密切。有机培肥措施在腐殖质的数量与品质上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建议以易氧化腐殖质和HA/FA值等作评价土壤肥力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河八号大豆新品种

作物品种资源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黑河八号大豆新品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研究所1977年用快中子2.27×16(11)/厘米2照射的黑河54为母本,黑河103为父本杂交的杂种后代的风干种子、经系谱法选育成原编号黑辐80-123,1989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命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稳定大豆孢囊线虫群体变异的对策

大豆通报 1994

摘要:稳定大豆孢囊线虫群体变异的对策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薛庆喜,姚远大豆孢囊线虫是一种两性繁殖的二倍体(2n=18)生物。通过本身群体的寄生性基因进行遗传重组而寄生在寄主上。大豆孢囊线虫有着广泛的寄主,国外报道这种线虫的寄主植物有170多种,但主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光温反应特性的春小麦品种产量稳定性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明黑龙江省春小麦光温反应特性与产量稳定性的关系,对本省小麦四种主要光温反应型8个品种(系)进行了产量稳定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光敏型品种的稳定性好于光钝型品种;温钝型品种的稳定性好于温敏型品种,并指出本省春小麦品种产量的稳定性首先取决于感光性强弱,其次是感温性强弱。四种光温反应型品种产量稳定性强弱顺序依次为:光敏温钝型>光敏温敏型>光钝温钝型>光钝温敏型。

关键词: 光温反应特性,光敏,光钝,温敏,温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学诱变剂在玉米育种上的应用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化学诱变剂在玉米育种上的应用史桂荣(黑龙江省农科院玉米研究中心)随着玉米杂种优势的研究和利用的进一步深入,对育种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创造具有丰富遗传基础的育种材料是目前玉米育种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化学诱变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越来越被育种工作者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硼钼对大豆产量的效应

大豆通报 1994

摘要:硼钼对大豆产量的效应吴绍华,吕晓莉(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农科所)近年来,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及黑河地区,大豆面积迅速扩大,重迎茬地块大量增加,致使土壤钼硼缺乏,病虫害加重,对大豆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黑河地区土壤钼含量平均为0.135ppm,硼含量平均为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北部寒地玉米施用化肥用量配比的研究

黑河科技 1994

摘要:近几年我区玉米生产发展较快,其中棕壤土占有很大比例,各种化肥的效果和适宜配比亦不清楚,生产急需要明确这些问题。我们结合玉米高产试验的研究。在所外草甸棕壤土开展了化肥试验,就在棕壤土施肥问题,化肥效果配比问题。经济合理施用问题提供一些试验依据。以便为棕壤利用和高产提供依据,现将二年试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不同施氮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研究了在等量氮肥条件下,由于施肥方式不同,水稻产量的差异。以基穗法效果最好,主要是有效穗数和穗实重增加而增产,其氮肥利用率也有明显提高。该方法具有生育过程的合理性、丰产性和节能性。具体施法在确定全年施氦总量的情况下,70~75%为全层基肥,25~30%为穗肥。

关键词: 水稻;氮肥利用率;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如何提高玉米人工授粉的效果

北京农业 1994

摘要:如何提高玉米人工授粉的效果1.采取扳雄就雌法扳雄就雌授粉法即在玉米抽丝前把雄穗小心扳弯接近雌穗位置,然后用两端不封口的卡纸袋同时套住雄穗和雌穗,用绳或大头针固定好即可。或先把雌穗套上小袋,待玉米抽丝后再扳雄就雌。此法优点是杜绝串杂,结实率高。在选套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尖椒新品种——龙椒4号

农民致富之友 1994

摘要:该品种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育成,1994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原代号“881”。龙椒4号是黑龙江省目前唯一有辣味的大尖椒。从播种到采收125-130天,株高60-65厘米,果色深绿油壳,2心室,果肉厚0.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