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134条记录
小麦根际联合固氮菌(固氮螺菌,Azospirillum brasilense)田间接种效果的研究

生物技术 1991

摘要:据黑龙江省1990年7个中试点试验证明,小麦根际联合固氮菌田间接种效果在5.2—20.6%,平均为9.8%;每田可增产小麦19.1公斤。小麦根际联合固氮菌能促进小麦本长发育,在生育期间可使株高、鲜重增加,叶色变缘。秋收考种证明,对产量构成因子的平方米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有增加。

关键词: 小麦 固氮螺菌 接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

生物学通报 1991

摘要:谈到有害昆虫的生物防治,大家都较为熟悉,例如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利用草蛉防治苹果红蜘蛛,利用瓢虫防治棉蚜等等。然而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则完全是一门新学科,只是在近年来,这门学科的发展才突飞猛进,各种国际性组织相继建立起来,其研究领域正逐渐拓宽,为此笔者针对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一些基本知识介绍如下。一、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概念、内容及理论基础所谓植病的生物防治,从广义上讲是指利用各种生物因素来防治植物病害,这里也包括抗病品种、合理的种植制度等。而狭义上是指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ZXJB-4小区精播机

农业机械 1991

摘要:ZXJB-4小区精播机由黑龙江省农科院栽培所研制,阿城市农机二厂生产.该机为自走式,由470 F汽油机或285柴油机、长春-12高地隙拖拉机底盘,通过梁架焊合而成.株距3-60厘米内可作48级调节,最大播深8厘米.该机主要用于小区播种试验,可一次完成开沟,播种、覆土、镇压等项作业,既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花培育种的选择效率及与常规育种的比较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1

摘要:春冬小麦杂交育种用常规方法从135个组合中选出一个品系,选择效率为0.74%。按照花培育种选材策略选择,其中的79个组合进行花培,选出了三个品系,两个已参加省区试。花培育种的选择效率为3.8%。常规品系的亲本组合是 BC_1,花培品系是 F_1/F_2,亲本中含较多冬麦血缘。组合间的出愈率,绿苗分化率和染色体加倍率存在明显差异,因而一些组合适用花培方法选良品系,另一些适用于常规方法。两种育种方法的结合可充分发挥杂交育种的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DNA直接导入大豆的研究

大豆科学 1991

摘要:本文报道了在大豆自花授粉后,利用其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将外源DNA直接导入栽培大豆的研究结果。 通过对10组大豆实验材料进行外源DNA导入的结果看出:转化的后代主要表现在熟期、株型、花色、种皮包、百粒重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异;变异的D_2代单株或株系的过氧化物同功酶酶谱和酶活性显示了明显的差异,其中发生“疯狂分离”的单株,其酶带显示不规律;表型变异不明显而蛋白质含量高于受体的8701组合的D_2代各株系,其酶活性明显增强,并主要表现在A_1和B区。 实验结果表明:外源DNA片段直接导入受体植物卵细胞、合子或早期胚细胞,部分片段可以被受体细胞DNA整合和表达。还表明:利用花粉管通道途径来实现外源DNA直接导入大豆,进行大豆种质创新和品质改良也是可能的。

关键词: 大豆 外源DNA导入 花粉管通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穗醋栗春播育苗技术

北方果树 1991

摘要:黑穗醋栗(俗名黑豆)育种,培育实生苗杂种亩均要进行春播育苗。以前黑豆在春播育苗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三低”。即种子发芽率低、出苗率低、保苗率低。笔者根据几年来的育苗实践,认真地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基本上解决了“三低”问题。现就其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1、种子处理黑豆种子直接播种出苗慢,而且不整齐,有的当年不能发芽,因此,春播的种子需进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黑穗醋栗主要品种资源

作物品种资源 1991

摘要:黑穗醋栗俗称黑豆果,系虎耳草科茶藨子属的一种多年生小灌木。最早由俄国侨民引入黑龙江省,但一直是零星栽培。近几年来发展很快,全国已达3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东北各地,以黑龙江省最多,占全国栽培面积的80%以上。黑穗醋栗以果实维生素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参辐照保鲜及毒性试验

核农学报 1991 CSCD

摘要:γ射线1kGy与2kG扩辐照鲜人参,在室温条件下贮藏6个月,保鲜率分别达86.67%与88.33%,皂甙含量达5.21%,与鲜人参皂甙含量5.25%相比,差异不显著。经毒性试验,辐照保鲜人参无毒、无蓄积性毒性,也没有检查出异常毒性,与对照组鲜人参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辐照保鲜 人参 皂甙 毒性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稻瘟病苗瘟、叶瘟、穗颈瘟相关关系的探讨

植物保护学报 1991 CSCD

摘要:以省内粳稻品种(系)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稻瘟病苗瘟、叶瘟、穗颈瘟的相关关系。在1979年、1980年及1989年,共测定了375份材料的苗瘟与叶瘟、叶瘟与穗颈瘟、苗瘟与穗颈瘟之间的相关系数,经显著性测验,均为极显著,数值达到中等正直线相关和强正直线相关。研究结果证明了水稻品种各生育时期的抗性表现基本一致,因此,品种的抗性鉴定用多次苗期鉴定代替一年一次生育期鉴定是可行的。还对各瘟间关系与品种熟期、各瘟关系在杂交后代的反应等,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苗瘟 叶瘟 穗颈瘟 相关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灰斑病防治适期的研究

大豆科学 1991

摘要:两年人工接种试验表明,大豆在始荚期和盛荚期受灰斑病菌侵染为害所出现的病粒率最高,分别占各阶段接种病粒总和的29.4%和32.0%;百粒重分别比对照降低5.8%和13.4%。田间试验一次施药的关键时期也是始荚期和盛荚期,单位面积产量分别增加11.1%和8.6%。从而确定了经济有效的施药时期是始荚期至盛荚期。

关键词: 大豆灰斑病 病害侵染期 施药时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