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抗旱与不抗旱大豆叶线粒体膜脂脂肪酸和磷脂组成比较
《大豆科学 》 1990
摘要:抗旱与不抗旱大豆叶线粒体膜脂,均由12种脂肪酸:月桂酸(12:0)、豆蔻酸(14:0)、棕榈酸(16:0)、棕榈油酸(16:1)、硬脂酸(18:0)、油酸(18:0)、亚油酸(18:2)、亚麻酸(18:3)和4种未检知脂肪酸以及7种磷脂:溶血磷脂酸胆碱(LPC)、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肌醇(PI)、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甘油(PG)和磷脂酸(PA)所组成。 抗旱与不抗旱大豆叶线粒体膜脂的脂肪酸和磷脂组分相似,但其配比不同。抗旱大豆棕榈酸(16:0)含量和磷脂酰甘油(PG)明显高于不抗旱大豆,而亚麻酸(18:3)和其他磷脂含量却低于不抗旱大豆。 抗旱大豆叶线粒体膜脂的总脂肪酸不饱和度,显著低于不抗旱大豆。此种差异主要是由于棕榈酸(16:0)和亚麻酸(18:3)在总脂肪酸中配比的变化引起。


大豆灰斑病的优良抗源
《作物品种资源 》 1990
摘要:近年来,大豆灰斑病在我国的许多省份均有发生,尤以黑龙江省最为严重,使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明显下降。十几年来,我们利用优良抗源先后育成几个抗灰斑病的大豆新品种。现将五个高抗灰斑病综合性状较好的抗源介绍如下。合交68—231 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从杂交后代中选出。经两年重复接种鉴定,叶部发病1级,灰斑粒率在5%以下,属高抗灰斑病品种。利用该抗源作亲本选育出合丰30号抗病新品种。


草坪草种植方式及养护技术
《北方园艺 》 199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扩人和园林事业的日益发展,草坪已成为城市园林绿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坪可迅速覆盖地面,使黄土不露天,减少灰尘,净化空气,增加湿度,调节气温。草坪由于地下根,茎茂盛可固土


黑龙江省主要大豆品种同工酶酶谱分析
《大豆科学 》 1990
摘要:利用淀粉凝胶电泳,对黑龙江省主要大豆品种进行硫辛酰胺氧化—还原酶、乌头酸酶、肽链内切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大豆种子的这三种酶谱带清晰,品种间有一定差异。


浅谈黑龙江省开发双低油菜生产
《中国油料 》 1990
摘要:黑龙江省于1958年开始种植油菜。1982年以前主要品种有白菜型小黑油菜和芥菜型高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很不稳定,经济效益低。1982年以来,我们在积极扩大低芥酸油菜奥罗(Oro)种植面积的同时,开展了双低油菜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1986年基本普及了低芥酸油菜,到1988年全省油菜种植面积已达120万亩,总产6万吨(表)。预计1991年可以普及双低油菜。


尿素秋深施增产效果研究初报
《土壤肥料 》 1990
摘要:尿素已成为我省主要氮肥品种,肥效大,效果好。但施用方法不当有烧籽和利用率低的问题,从1979年开始,根据春旱特点,进行了改春深施为秋深施研究。经过三年多的试验和大面积示范证明,尿素秋深施有保墒、保肥和保苗等优点,其增产效果和春深施相同。


无性基因转移在作物改良中的应用
《大豆科学 》 1990
摘要:一个世纪来,基因转移一直在作物改良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一些有意义的农艺性状,如抗病,抗虫害和抗逆基因、已从非栽培植物转移到某些作物品种中。基因转移包括有性基因转移和无性基因转移。有性基因转移主要是指通过杂交授粉等有性过程将某些基因转入受体中,达到改良作物的目的。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卓著的成效。无性基因转移主要是指采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将单个有用基因或基因群导入受体系统,产生新的品种或物种。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或将要取得令人振奋的成就。本文主要介绍无性基因转移。它为作物改良开辟新的途径,克


吉林省部分玉米品种的品质研究
《作物品种资源 》 1990
摘要:分析了吉林省400多份玉米品种的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结果表明,吉林省的高蛋白、高脂肪品种较多,高淀粉品种较少。筛选出一批优质材料。


喷施多元微肥对甜菜产质量的影响
《中国甜菜 》 1990
摘要:甜菜是需肥量大的作物,尤其在增施大量元素肥料的情况下,更易使其它某些营养元素偏缺,其肥效不能充分发挥,甜菜品质也受到影响。因此,本试验从植物营养平衡的角度出发,研究了施用多元微肥对甜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材料和方法“甜菜用多元微肥”由佳木斯市农药三厂生产,含有各种中、微量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效成份≥50%。甜菜采用当地栽培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