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苹果抗寒矮化砧木比较试验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经多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77-34,GM256是寒地苹果栽培优良的矮化中间砧,其与基砧黄海棠、山定子嫁接 亲和,小金海棠属抗寒半矮化基砧,它们与苹果品种亲和性好,幼树生长快,树体矮化,树冠开张,早花、早果,果实品 质及产量与乔砧相比明显提高。


胡萝卜新品种金红4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金红 4号是以瓣化型胡萝卜雄性不育系 10 4 2 1为母本 ,以新黑田五寸自交系 30 30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肉质根圆柱状 ,橙色 ,根纵径 17.5~ 18.5cm ,横径 5 .0~ 5 .5cm ,单根质量 2 6 0~ 2 70 g ,适宜鲜食和加工。生育期 12 0d(天 )左右 ,一般产量 4 5 0 0~ 5 5 0 0kg·(6 6 7m2 ) -1,抗黑斑病 ,适宜北方地区夏播。


内蒙古白绒山羊小肠可吸收氨基酸目标模式和消化率的研究
《动物营养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为内蒙古白绒山羊氨基酸利用和蛋白质周转规律研究项目的基础部分,主要是为进一步研究小肠可吸收氨基酸模式对绒山羊小肠氨基酸的消化、组织吸收和利用及确立绒山羊小肠理想氨基酸模式提供基础数据。试验1对体重25~30kg的2周岁内蒙古白绒山羊半同胞羯羊的肌肉、绒毛纤维和微生物蛋白的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发现山羊绒和山羊毛纤维中各种氨基酸的组成和肌肉组织明显不同。绒毛纤维的生长需要更多的含硫氨基酸,而肌肉生长需要较多的赖氨酸和组氨酸。山羊绒和粗毛在氨基酸的需要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瘤胃微生物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不平衡。为此根据绒山羊的生产特点,按不同比例对肌肉与羊绒的氨基酸模式进行加权,获得4种小肠可吸收氨基酸目标模式,分别为M(肌肉、M90+C绒毛10、M80+C20和M70+C30,以期在肌肉和绒毛两种模式之间寻求出一种保持绒毛纤维生产和肌肉生长平衡的相对理想的氨基酸模式。试验2选用12只体况良好、体重25~30kg,的2周岁内蒙古白绒山羊半同胞羯羊,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十二指肠近端瘘管和回肠末端瘘管进行试验。测定了基础日粮条件下绒山羊消化道不同部位氨基酸流通量与消化率。结果表明,在基础日粮条件下,氨基酸的平均消化率为76%左右,含硫氨基酸Met十Cys的十二指肠流?


绵羊常用粗饲料纤维品质的评定及绵羊采食量的模型化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以绵羊粪作菌源 ,测定了 4类 (豆科、禾本科、秸秆及青贮 )、9种粗饲料及 3个混合粗饲料组中的中性洗涤纤维 (NeutralDetergentFiber,NDF)的体外消化率 (InVitroNDFDigestibility,IVNDFD) ,用可发酵纤维指数 (FermentableFiberIn dex,FFI)对这些粗饲料的纤维品质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 :按FFI的大小对所测定的粗饲料纤维品质进行的排序为青干草 >玉米青贮 >玉米秸 >羊草 >草地早熟禾 >谷草 >混粗C2 >混粗C1 >混粗D >苜蓿 >沙打旺 >苏丹草 ;以不可消化的NDF(UndigestibleNDF ,unNDF)为预测因子 ,建立了预测绵羊干物质随意采食量 (DMI)的模型为DMI豆(g/d·w0 .75) =4 3.4 3/unNDF(%DM) ;DMI禾(g/d·w0 .75) =33.89/unNDF(%DM) ;DMI秸(g/d·w0 .75) =2 3.84 /unNDF(%DM) ;DMI贮(g/d·w0 .75) =2 2 .4 2 /unNDF(%DM)。对以上结果进行比较 ,发现以unNDF为预测因子的DMI模型较以NDF为预测因子的DMI模型更好。


绒山羊非生绒期日粮铜适宜添加水平的研究
《中国畜牧杂志 》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研究了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铜 (0 ,10 ,2 0 ,30mg/kg)对非生绒期绒山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1)日粮添加 30mg/kg的铜显著降低非生绒期绒山羊的采食量、NDF及ADF降解率、进食氮和可消化氮量 (P <0 .0 5 ) ,添加 0 ,10 ,2 0mg/kg的铜组之间上述指标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但添加 10mg/kg铜组绝对值最高 ,不添加铜组最低 ;(2 )日粮添加 10mg/kg的铜显著提高了非生绒期绒山羊的日增重 (P <0 .0 5 ) ,虽与添加 2 0mg/kg的铜组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但绝对值高出 4 0 % ;(3)绒山羊非生绒期日粮铜的适宜添加水平为 10mg/kg。


不同处理的玉米秸替换干草对绵羊消化代谢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选用12只体重30~35kg,安装有永久性瘤胃及十二指肠近端瘘管的内蒙古半细毛羯羊,研究不同处理、不同替换水平的玉米秸对日粮营养物质,特别是氮的消化和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日粮蛋白质水平相同的条件下,氨化处理组(AT组)和兴牧宝处理组(XT组)与未处理组(C组)相比,氮的消化率明显提高;且随着玉米秸替换水平的增加,粪、尿中的氮含量增加,氮沉积量减少,消化率下降,其中以日粮干草100%被玉米秸替换时差异极显著(P<0.01)。AT组和XT组与C组相比,DM、OM和ADF进食量均显著提高(P<0.05)。随着玉米秸替换比例的增加,不同处理组DM、OM和ADF消化率逐渐降低。60%替换水平的XT组和AX组DM、OM和ADF消化率均高于C组。玉米秸适宜的替换干草比例为30%~60%(占日粮干物质的21%~42%)。不同替换比例的玉米秸与日粮氮表观消化率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经斜率比法计算发现XT组与AT组对日粮氮的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玉米秸的不同替换比例与日粮中DM的表观消化率存在相关关系,经斜率比法计算得知XT组日粮DM的表观消化率明显提高,与AT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