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2055条记录
主成分分析在油用向日葵杂交种选育中的应用

华北农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章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18个油葵杂交种的12个性状进行分析,分析的结果与品种的实际表现基本一致。结果证明,由于各遗传性状对品种的重要性不同,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向日葵杂交种进行多性状综合评判,比单纯依靠产量结果对参试品种进行评判更具有科学性。这种方法可作为品种比较试验中对参试种进行综合评判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 向日葵杂交种 遗传性状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IMMYT小麦在我国的产量和品质表现

麦类作物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近年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育成的小麦品种的产量、品质等性状及其在我国春麦区的表现,选用新引进的10个CIMMYT小麦新品种和我国15个主栽春小麦品种,在国内9个试点进行了两年联合多点试验。结果表明,CIMMYT小麦新品种对我国中西部地区适应性较好,在产量和品质方面总体表现较我国品种好,其中大多数品种具有优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沉淀值较高,对叶锈病抗性突出。今后在继续提高产量的同时,应把改良我国小麦的加工品质和抗病性作为重点,开展对CIMMYT小麦种质的直接和间接利用研究。

关键词: 普通小麦 产量 品质 抗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绒山羊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研究新进展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中国高产绒山羊绒毛纤维生长对营养反应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中国的高产绒山羊品种与国外低产品种对日粮蛋白质水平反应的差异,除与其遗传基础有关以外,主要的原因可能与日粮蛋白质的品质和氨基酸组成有关。甄玉国采用灌注营养技术、慢性血插管技术和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等手段和方法,对内蒙古白绒山羊的氨基酸吸收和利用及蛋白质周转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日粮条件下,中国高产绒山羊(内蒙古白绒山羊)小肠可吸收氨基酸中存在一种相对平衡的有利于绒毛纤维生长的理想模式。改善小肠可吸收氨基酸模式,提高小肠可吸收氨基酸水平,可提高绒山羊的生产性能,从而进一步证明了绒山羊氨基酸代谢和需要的特殊性。

关键词: 绒山羊 蛋白质 氨基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IMC_(10200)株ALV-J实验诱发禽骨髓性白血病的研究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分离自肉种鸡群亚临床感染的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IMC10 2 0 0 株进行了实验感染诱发禽骨髓性白血病的病理学研究。IMC10 2 0 0 株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尿囊腔接种 11日龄肉鸡胚和SPF蛋鸡胚 ,孵出后跟踪观察。 9周龄时随机抽检感染鸡 ,感染肉鸡特异引物PCR检测全部为阳性 ;组织病理学观察感染鸡无明显病变。至 2 1周龄时感染肉鸡出现第一例典型骨髓性白血病病例 ;感染SPF蛋鸡未见明显J亚群禽白血病相关病变。

关键词: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IMC10200株 实验性 骨髓性白血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酶制剂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

中国饲料 2004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秸处理方法与替换干草水平对绵羊瘤胃发酵与采食量的影响

畜牧兽医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12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十二指肠近端瘘管的内蒙古半细毛羯羊。在1 1M饲喂水平下,研究不同处理的玉米秸对生长肥育羊瘤胃发酵和采食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玉米秸替换干草的水平,对瘤胃pH值无显著影响(P>0 05)。与未处理组(C组)比较,兴牧宝处理组(XT)组NH3 N浓度较低,而氨化处理组(AT组)的较高(P<0 05)。XT组和AT组的微生物蛋白(MCP)产量均明显高于C组(P<0 05),分别提高了33 67%和25 68%。随着玉米秸替换干草水平的增加,NH3 N浓度、MCP的合成及乙酸、丙酸和丁酸的浓度均显著降低(P<0 05)。XT组的丙酸浓度高于C组和AT组(P<0 05)。XT组、AT组采食量分别提高了4 90%和3 75%。玉米秸替换干草的适宜比例为30%~60%(占日粮干物质比例的21%~42%)。

关键词: 玉米秸 瘤胃 发酵 采食量 绵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同一营养水平不同光照对舍饲绒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研究舍饲条件下 ,同一营养水平 (1.2倍维持需要 )、不同光照处理对绒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 12只 1.5岁体重和产绒性能相近的内蒙古白绒山羊羯羊 ,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4个重复 ,分别为自然光照组(NL)、长光照组 (LL ,16h)和短光照组 (SL ,8h)。结果表明 :NL、LL和SL的产绒量分别为 5 17± 4 6 .32 (g)、4 92± 6 5 .4 8(g)和 6 0 7± 2 3.34(g) ;绒纤维长度分别为 7.5 2± 0 .4 8(cm)、7.2 9± 0 .33(cm)和 8.95± 0 .2 3(cm) ;绒纤维直径分别为13.38± 0 .5 6 (μm)、14 .5 0± 0 .2 0 (μm)和 15 .70± 0 .2 4 (μm)。短光照可以显著提高产绒量、绒纤维长度和直径增加 (P<0 .0 5 ) ;绒毛强度、伸度和粗毛长度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自然光照组与短光照组绒山羊体重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长光照组体重明显低于自然光照组 (P <0 .0 5 )。

关键词: 畜牧学 生产性能 光照 舍饲 营养 绒山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干旱地区不同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量碳的分布特征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半干旱地区采集7个不同利用方式的土样,利用干筛法获得不同粒径的团聚体,并分析其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K_2SO_4浸提碳含量。结果显示,有机碳含量最高的土壤其大团聚体占的比例也最高;未筛分土壤的微生物量碳以灌溉耕地最高、油菜-土豆轮作旱地最低,分别为336和189mg·kg-1。团聚体微生物量碳含量为153~324mg·kg-1。灌溉耕地土壤>5mm团聚体最高,草地土壤<0.25mm团聚体最低。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在大团聚体(>2mm)中的含量相对都高于小团聚体。微生物量碳与土壤有机碳极显著相关,与K2SO4浸提碳不相关。与微生物量碳相反,K_2SO_4浸提碳含量在<1mm的团聚体中相对较高。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微生物量碳 半干旱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达茂旗腾格淖尔红柳林区啮齿动物的调查初报

中国森林病虫 2003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晚疫病菌在内蒙古和甘肃的交配型分布及对几种杀菌剂的敏感性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7— 2 0 0 1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和甘肃省马铃薯主产区采集马铃薯晚疫病菌并进行了交配型和药剂敏感性测定。结果为 :采自内蒙古的 14 3株菌中有 14 0株是典型A1交配型、3株是可自育的A1交配型 ;采自甘肃的 4 1株菌中有 4 0株是典型A1交配型、1株为可自育的A1交配型 ;二省都未发现A2交配型。表明内蒙古和甘肃马铃薯主产区的晚疫病菌以A1交配型占绝对优势。对甲霜灵 (metalaxyl)的敏感性测定显示 :内蒙古菌株中有 5 0 .8%表现高度抗性、4 2 .5 %表现中度抗性、只有 6 .7%表现敏感 ,说明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的晚疫病菌普遍对甲霜灵具有了抗性 ;甘肃的菌株中 ,2 6 8%表现高度抗性、2 9.3%表现中度抗性、4 3.9%表现敏感 ;同时发现甲霜灵可刺激某些抗性菌株的生长。试验还测定了 35株菌对烯酰吗啉 (dimethomorph)和腈嘧菌脂 (azoxystrobin)的敏感性 :其中对烯酰吗啉表现敏感的占 94 %、中度敏感的占 6 % ;对腈嘧菌脂敏感的占 71.4 % ,中度敏感的占 2 8.6 % ;未发现对二种药剂高抗或不敏感菌株 ,且烯酰吗啉和腈嘧菌脂与甲霜灵均无交互抗性。

关键词: 晚疫病菌 交配型 甲霜灵 烯酰吗啉 腈嘧菌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