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579条记录
不同营养基质配方对番茄幼苗抗盐性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草炭、蛭石、珍珠岩(重量比3∶1∶1)为育苗基质,并配施生物有机肥、三元复合肥(N-P2O5-K2O,15~(-1)5~(-1)5)和硅钙肥等基质营养,研究不同肥料配方的育苗基质分别在0(对照)、100mmol·L~(-1) NaCl下对"石头168"番茄幼苗生长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其他育苗营养基质处理,营养基质﹟8(有机肥12.5g·kg~(-1)、三元复合肥5.4g·kg~(-1)和硅钙肥0.54g·kg~(-1))所育番茄苗的壮苗指数、根系干物质量、地上部分植株干物质量及叶绿素a/b等生长生理参数均表现较优,分别为1.199、1.000g·株~(-1)、10.700g·株~(-1)、1.065mg·(g·FW)~(-1);营养基质﹟4(有机肥6.75g·kg~(-1)、三元复合肥2.70g·kg~(-1)和硅钙肥1.08g·kg~(-1))的番茄幼苗植株生长速度相对较快,而叶片电解质相对外渗率则较低。因此,﹟8(有机肥12.5g·kg~(-1)、三元复合肥5.4g·kg~(-1)和硅钙肥0.54g·kg~(-1))和﹟4(有机肥6.75g·kg~(-1)、三元复合肥2.70g·kg~(-1)和硅钙肥1.08g·kg~(-1))番茄育苗营养基质均能明显改善幼苗的抗盐生长生理性状。

关键词: 抗盐性 肥料配方 生长性状 叶绿素 电解质相对外渗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曲条跳甲高致病力绿僵菌的筛选及培养特性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测定了8株绿僵菌菌株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致病力,旨在筛选出感染黄曲条跳甲的高致病力菌株,为生物防治提供新的资源。筛选获得1株对黄曲条跳甲有较高致病力的菌株Ma6;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在25℃下,菌株Ma6孢子悬浮液浓度8.0×108个·mL~(-1)处理黄曲条跳甲成虫,其LT_(50)为4.09d;致病力复测试验结果表明,7d累计死亡率达到100%,对黄曲条跳甲成虫表现较强的致病力。菌株Ma6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其最适产孢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最适产孢温度为25℃,最适产孢pH为pH=7,光照条件为先黑暗6d再光照8d有利于其产孢。

关键词: 生物防治 致病力 培养特性 产孢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闽南地区大棚黄瓜标准化栽培技术

中国瓜菜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结合福建南部地区的气候特点,对福建南部地区大棚黄瓜品种的引进及其配套标准化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总结出大棚黄瓜的标准化栽培技术,为该地区大棚黄瓜由传统经验种植向标准化种植转变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黄瓜 大棚 标准化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彩色马铃薯茎尖培养及病毒检测技术

福建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明彩色马铃薯茎尖培养方法,获得彩色马铃薯无毒试管苗,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的培养基对21份彩色马铃薯后代品系组培苗形成的影响,并用RT-PCR方法对试管苗进行马铃薯主要病毒检测。结果表明,筛选出的组合(MS+NAA0.05mg·L~(-1)+6-BA0.1mg·L~(-1)+GA30.2mg·L~(-1)+泛酸钙0.2mg·L~(-1))可作为闽薯1号茎尖诱导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优化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在不同的彩色品种茎尖分化和植株形成差异较大,试管苗经RT-PCR检测6种马铃薯病毒(PVX、PVY、PVS、PVA、PVM和PSTVd),获得了11份彩色马铃薯脱毒苗,可用于大田生产用试管苗。

关键词: 彩色马铃薯 茎尖脱毒 RT-PCR 病毒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金属离子与消毒药物对澳洲龙纹斑幼鱼的急性毒性

福建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获知重金属离子与消毒药物对澳洲龙纹斑幼鱼的急性毒性浓度,选用硫酸铜、硫酸锌、氯化镉、硝酸铅4种重金属化合物与二氧化氯、聚维酮碘、高锰酸钾、甲醛、食盐5种消毒药物,通过调配不同浓度,对澳洲龙纹斑幼鱼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采用静水法测定9种消毒药物及重金属离子对澳洲龙纹斑幼鱼每隔24h的LC50(半数致死浓度)、LC100(绝对致死浓度)和SC(安全浓度)。结果表明,硫酸铜、硫酸锌、氯化镉、硝酸铅、二氧化氯、聚维酮碘、高锰酸钾、甲醛、食盐对澳洲龙纹斑幼鱼的安全质量浓度(SC)分别为0.122 3、0.571 3、0.020 0、0.461 2、5.030 0、0.532 4、0.958 9、6.960 0、1.584 0mg·L~(-1)。综合分析认为,4种重金属化合物与5种消毒药物对澳洲龙纹斑的急性毒性的大小顺序为:氯化镉>硫酸铜>硫酸锌>聚维酮碘>高锰酸钾>硝酸铅>食盐>二氧化氯>甲醛。

关键词: 澳洲龙纹斑 消毒药物 重金属离子 急性毒性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动物益生菌短短芽胞杆菌FJAT-1501-BPA制剂的制备及其益生特性评价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优化短短芽胞杆菌FJAT-1501-BPA胶悬剂配方,获得性状稳定可长期贮存的菌剂,同时对其作为益生菌进行益生特性评价,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稳定剂、p H、Na Cl及防腐剂浓度对短短芽胞杆菌FJAT-1501-BPA发酵液保存特性的影响,并对其产芽孢率、耐热性、抗生素敏感性、人工胃肠液耐受性、胆盐耐受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添加4%Na Cl、0.1‰柠檬酸钙、0.1‰双乙酸钠、0.1‰山梨酸钾、2.0‰黄原胶,调节p H为7,可作为短短芽胞杆菌FJAT-1501-BPA胶悬剂保存的参考条件。短短芽胞杆菌FJAT-1501-BPA能够抑制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3种动物肠道病原菌的生长,具有产孢率高、耐热、耐酸、耐胆盐的特点,可与链霉素、氨苄西林同时使用,益生效果良好。因此,短短芽胞杆菌FJAT-1501-BPA可作为益生菌菌株应用于畜牧生产。

关键词: 短短芽胞杆菌 人工胃液 人工肠液 菌剂 抗生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铁锰在茶树植株不同器官中的分布特征

福建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ICP-MS法测定茶叶及茶树中铁锰含量,探讨铁锰在茶树不同器官中分布及富集规律。结果表明:茶叶中铁锰含量差异较大,铁含量为73.36~284.85 mg·kg~(-1)(均值为125.60),茶叶中锰含量为201.86~4 905.78mg·kg~(-1)(均值为1 651.24);总体而言,红茶和绿茶中铁含量高于乌龙茶,而乌龙茶中锰含量明显高于红茶和绿茶,红茶和绿茶之间铁锰含量相近。不同茶树品种体内铁锰含量有较大差异,各器官铁含量表现为须根(6 265.07mg·kg~(-1))>主根(3 250.77mg·kg~(-1))>主茎(2 178.56mg·kg~(-1))>侧茎(1 025.81mg·kg~(-1))>老叶(347.50mg·kg~(-1))>新叶(135.70mg·kg~(-1)),铁主要在茶树根系和茎中积累;各器官锰含量表现为老叶含量最高,其他器官分布规律不明显。茶树各器官铁富集系数分别为0.002~0.225,锰富集系数为5.25~12.63,茶树对锰富集能力较强。总体而言,梅占和铁观音各器官铁锰含量及富集系数高于金观音和金萱。

关键词: 茶叶 茶树品种 铁锰含量 分布特征 富集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烟草密集烤房烘干水稻种子技术

杂交水稻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烤烟密集烤房进行改造并开展水稻种子烘干试验,总结出一套密集烤房烘干种子技术。

关键词: 水稻 种子 密集烤房 烘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草类植物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草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高投入、高产出、高排放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本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了我国由化肥、农药、养殖废弃物等产生的农业污染现状。结果表明,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化肥施用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2014年化肥施用量同比增加了578.27%,2013年单位耕地施肥量同比增加了391.78%;2012年农药施用量同比增加了1.5倍;同时随着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废弃物排放量也逐年递增。针对污染现状,本文列举了目前常用于治理农业污染的草类植物,并探讨推行以草本植物为主的生态沟渠、草皮缓冲带和人工湿地治理面源污染的草业生态模式,提出在面源污染治理中草类植物的选择原则,建议构建循环农业生态模式用于治理面源污染,旨在为农业环境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化肥 养殖废弃物 草类植物 循环农业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不同施肥下南方黄泥田有效磷对磷盈亏的响应特征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黄泥田为南方主要中低产田类型之一。通过研究长期施肥条件下南方黄泥田土壤磷素累积盈亏与有效磷的关系,为黄泥田科学施用磷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连续33年水稻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化肥配施牛粪(NPKM)、化肥配施秸秆(NPKS)四个处理土壤有效磷的变化规律及土壤磷累积盈亏状况,计算有效磷–磷盈亏响应系数。【结果】各施肥处理双季稻年份(1983~2004年)土壤有效磷与全磷含量呈年际上升趋势,以NPKM增幅最为明显,改为单季稻后(2005~2015年)则呈下降趋势,也以NPKM降幅最为明显。试验至2015年,NPK、NPKS处理有效磷含量分别为9.7 mg/kg、8.7 mg/kg,较试验初期分别下降8.3 mg/kg、9.3 mg/kg,NPKM处理与试验初期持平。CK、NPK、NPKM、NPKS处理的磷素活化系数(PAC)总体呈年际下降趋势,其多年平均磷素活化系数值(PAC)分别为2.9%、3.5%、4.7%、4.1%,其中NPKM与NPKS处理显著高于NPK与CK处理。除双季稻NPKS处理外,不同施肥模式下双季稻与单季稻年份的土壤有效磷增减与土壤累积磷盈亏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双季稻年份土壤磷素(P)每盈余100 kg/hm2,NPK、NPKM处理有效磷分别增加4.5 mg/kg与11.2 mg/kg,而单季稻年份土壤磷素每亏缺100 kg/hm2,NPK、NPKM、NPKS处理有效磷分别减少14.6 mg/kg、23.9 mg/kg、25.9 mg/kg。双季稻磷肥年施用量(P)为26.2kg/hm2时,土壤磷素呈盈亏持平状态。【结论】有机无机肥配施比单施化肥能够显著提高黄泥田土壤有效磷、全磷含量和磷素活化系数,有效磷含量与磷素累积盈亏密切相关,等磷素盈亏量下,有机无机肥配施的有效磷响应系数要高于单施化肥,而磷累积亏缺下,有效磷降幅响应比磷累积盈余下有效磷增幅响应大。

关键词: 长期施肥 黄泥田 有效磷 磷盈亏 磷素活化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