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SLAF-seq技术构建栽培草莓高密度遗传图谱
《华北农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大量开发SNP用于构建栽培草莓高质量的遗传图谱,以国产草莓品种红星为母本,日本草莓品种红颜为父本构建F1群体,采用SLAF-seq技术和HighMap软件,对2个亲本和200个F1子代群体进行高通量测序、SNP标记的开发及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通过高通量测序,共获得565 919 066 reads,平均质量Q30为95.36%,平均GC含量为39.68%,样本GC分布正常。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共获得717 881个SLAF标签,2 136 939个SNP标记,其中有56 237个SNP为高质量标记可用于遗传图谱标记的定位和构建。共构建了28个连锁群,总图距为4 022.16 cM,该图SNP标记14 412个,完整度为99.84%,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0.28 cM。通过对遗传图谱单体来源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每个个体中较大区段均来源于亲本;通过连锁关系热图对相邻标记间的连锁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每个连锁群上的大部分标记顺序与基因组保持一致,标记顺序正确,图谱质量高。这是栽培草莓中首次采用SLAF-seq技术构建的高密度SNP遗传图谱,为栽培草莓的遗传研究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栽培草莓 SLAF-seq SNP标记 高密度遗传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机械化发展助推现代农业建设
《现代农村科技 》 2020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定位施氮条件下不同品质类型冬小麦适宜施氮量的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河北不同品质类型冬小麦的适宜施氮量,在十年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0、60、120、180、240和360 kg·hm-2)下小麦中筋品种济麦22、中强筋品种石优20、强筋品种藁优2018和超强筋品种师栾02-1的产量和品质以及农田氮素平衡和土壤氮素盈余状况.结果 表明,产量和品质在不同类型小麦品种间及氮肥处理间均差异显著.不施氮和施氮60 kg·hm-2处理的产量和品质显著低于其他处理.长期不施氮肥时各小麦品种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等品质指标降至弱筋麦水平.济麦22、石优20、藁优2018和师栾02-1实现高产高效的适宜施氮范围依次是120~240、180~240、120~300和120~240 kg·hm-2,济麦22达到品种本身品质水平的适宜施氮量范围为120~300 kg·hm-2,其他品种为180~240 kg· hm-2.不同品质指标对施氮量的反应有差异,强筋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在施氮120 kg· hm-2条件下能达到较高水平,而湿面筋含量、面团形成时间和延伸性则需要更高施氮量才能达到较高水平.济麦22、石优20、藁优2018和师栾02-1达到农田氮素表观平衡的适宜施氮量分别为197、166、199和218 kg·hm-2,土壤氮素表观平衡的施氮量均为212 kg·hm-2.过量施氮不能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降低施肥效益,会造成土壤氮素盈余.可见,施氮180 kg· hm-2为最优施氮处理,能实现小麦高产、高效、优质和生态安全的统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时效性分析的草莓种苗脱病毒技术
《河北果树 》 2020
摘要:在草莓生产中随着栽培年限的延长,病毒病的危害就越来越重.对于草莓病毒病目前尚无特效的化学药剂可用,只有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脱除病毒和培育无病毒苗木,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对策.本文简述了草莓病毒病、脱病毒技术和无病毒苗木培育的研究进展,并根据草莓生产特性,从生产的时效性角度提出应进一步简化草莓组织培养和脱毒技术程序,缩短无病毒种苗一级和二级繁育周期,从而最大化的降低无病毒种苗成本,促进草莓产业的健康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胁迫对黄蜀葵生长生理指标及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中药材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考查盐胁迫对黄蜀葵生长生理及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吸水耐盐鉴定法,人为设置不同的基质含盐量,以清水为对照,比较6个浓度梯度盐胁迫处理下,黄蜀葵生长生理指标和总黄酮含量的变化规律.利用HPLC法检测不同浓度盐胁迫后黄蜀葵花冠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黄蜀葵为轻度耐盐植物,1~3 g/L盐胁迫能够促进黄蜀葵植株的生长,大于3 g/L后随着盐胁迫浓度增加,其生长受到抑制,在小于9 g/L的盐胁迫下,能完成生活史.采取优化后的超声波提取植物总黄酮,最优超声波提取条件:提取剂为80%的乙醇,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60 min,料液比为1∶25;盐胁迫浓度为2 g/L时,黄蜀葵花冠中总黄酮含量最高,达5.018%.结论:优化形成了一套高效提取和检测黄蜀葵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明确了盐胁迫对黄蜀葵生长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为黄蜀葵在盐碱区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冀西北坝上地区8种马铃薯的营养及质构品质评价
《现代食品科技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冀西北坝上地区主栽8种马铃薯的营养、质构品质及加工适宜性,本文对8种马铃薯的营养指标(淀粉、粗蛋白、维生素C、干物质、还原糖)和质构指标(外皮层硬度、内皮层硬度、纤维含量、紧实度面积)进行了测定和相关性分析,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各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营养及质构品质在不同马铃薯品种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5项营养指标中还原糖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49.23%,淀粉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7.09%;4项质构指标中紧实度面积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8.55%,肉层脆性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9.56%.由隶属函数分析得到8个品种的主要营养品质从优到劣依次为:大西洋>布尔班克>夏波蒂>冀张薯8号>黑金刚>冀张薯12号>冀张薯5号>红美人;主要质构品质从优到劣依次为:大西洋>冀张薯12号>布尔班克>黑金刚>夏波蒂>冀张薯8号>红美人>冀张薯5号,并由此获得了8种马铃薯的加工适宜性状况.本研究不仅为合理利用冀西北坝上主栽马铃薯品种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后期开展马铃薯精深加工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畜禽规模养殖应走农牧结合的路子
《天津农业科学 》 2020
摘要:本文介绍了以工商资本主导的畜禽规模养殖容易导致“种”“养”分割的原因,提出了其对农民增收作用微弱、对农业发展影响不利等问题,指出农民参与的、“种”“养”结合的规模养殖是促进农牧业健康发展的方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池-田”蓄引水模式改善环渤海棉田水盐运移提高棉花产量
《农业工程学报 》 202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环渤海"池-田"蓄引水模式下棉田水盐运移规律对棉花生产的影响,2017和2018年4-10月对未改造棉田(CK)及模式中的台田(A)、浅层地下水抽提棉田(B)、抑盐排涝棉田(C)进行土壤水分、盐分和pH值、棉花光合指标、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模式中棉田0~80cm土层盐分和pH值显著降低,A和B棉田盐分降至3.0g/kg左右,pH值低于8.0;C棉田盐分低于5.0 g/kg,7-8月pH值低于8.0。A棉田土壤水分、盐分和pH值最低,滴灌条件下棉花光合性能长期保持高值,光合物质积累的直线增长持续时间和活跃期最长,籽棉产量超过3 500 kg/hm~2。B棉田水分0~40 cm土层高于20%,光合性能高值较长,籽棉产量超过3 000 kg/hm~2。C棉花7-8月光合性能明显提高,籽棉产量超过2 500kg/hm~2。环渤海"池-田"蓄引水模式显著改善棉田水盐运移,有利于棉花生产,从而提高产量。研究可为高效开发利用滨海盐碱地提供科学模式和理论基础。
关键词: 土壤水分 棉花 光合作用 滨海盐碱地 水盐运移 “池-田”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