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低蛋白天然胶乳硫化薄膜的干燥特性研究
《热带农业工程 》 2003
摘要:对低蛋白天然胶乳 (LPNRL)硫化薄膜的干燥特性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LPNRL硫化薄膜干燥动力学模型。在实验条件下 ,LPNRL硫化薄膜干燥过程的水分比与时间成指数关系 ,通过比较 ,指数方程式MR =Aexp(-K1t)可以更好地用来表示LPNRL硫化薄膜的干燥规律 ,其动力学方程可以表示为 :MR =1.2 96exp(-K1t) ,K1=2 .91× 10 5exp(- 5 493.4 /T)。


海南三江样区主要土系的基本性状
《热带农业科学 》 2003
摘要:根据样区内土壤的属性特征,对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3版)中高级类的检索规则,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三江镇土壤样区共划分出2个土纲、5个亚纲、8个土类、9个亚类及13个土系;其中,上东村系、琼山系、后田村系、美偶村系、乌石村系等5个土系为主要土系。这5个主要土系的性状特征为养分较贫乏,除后田村系和琼山系表层外,其余土系各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均较低;阳离子交换量CEC普遍偏低,保肥供肥能力较弱;呈酸性至强酸性。由于各土系的基本性状有所差别,因而其开发利用方式也应有所不同。
关键词: 土壤调查 土壤分类 三江样区 主要土系 基本性状 海南


芸薹属蔬菜作物的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 2003
摘要:从再生体系的建立、转化方法、导入的外源基因以及植物基因型等方面介绍芸薹属蔬菜作物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阿米西达对芒果炭疽病的防治
《热带作物学报 》 2003 CSCD
摘要:进行了室内药剂对芒果炭疽病菌的毒力测定及2 a大田喷药防治芒果炭疽病的试验。结果表明,阿米西达具有很好的抑制产孢和孢子萌发的能力,在芒果刚抽嫩稍或花穗抽出3 cm时,每隔7-10 d喷150-200μg·mL-1阿米西达SC可有效地控制芒果叶片炭疽病的为害程度,防效达44.84%-87.06%;同时还可减少炭疽病的潜伏侵染菌量,并减轻果实贮藏期间的病情。


山蛭基因组DNA的提取及其PCR扩增产物的分析
《生物技术 》 2003
摘要:利用PCR技术从海南山蛭体内分离山蛭素 (抗凝血蛋白 )基因 ,首先需获得不带有山蛭体表色素且完整的山蛭基因组DNA ,本试验通过结合使用SDS-蛋白酶裂解法和CTAB法 ,有效的去除了山蛭基因组DNA提取过程中难以去除的色素 ,得到的基因组DNA保持完整 ,无降解。以之作为模板 ,进行PCR扩增 ,获得一个长度约为 2 37bp的特异性片段 ,此片段与印度山蛭蛭素的cDNA大小几乎一致。初步表明 ,这个序列没有内含子 ,而仅是海南山蛭蛭素的编码序列
关键词: 海南山蛭 基因组DNA 聚合酶链式反应 山蛭素基因


中国柱花草炭疽病原菌遗传多态性的RAPD分析
《微生物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对中国柱花草炭疽病进行广泛调查和病原采样收集的基础上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 43个代表性菌株进行了基因组DNA分析 ,并与 2 76份国外菌株进行了综合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所用 8个引物的扩增片段位于 0 3~ 2 8kb之间 ,菌株间呈现显著的DNA多态性。以柱花草起源中心———南美的柱花草炭疽菌分类为基础 ,中国柱花草炭疽菌可划分成 3大类型即Ⅱ、Ⅲ、Ⅵ类。中国菌株与来自柱花草起源中心———南美的菌株相比之下 ,其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变异性则相对简单。就中国菌株而言海南菌株与广西、广东菌株相比多样性较丰富 ,中国柱花草胶孢炭疽菌正在出现种内遗传分化。从聚类结果看 ,通常来自于同一个地理区域或同一个寄主基因型的菌株聚成一类 ,即同一RAPD聚类组内的菌株通常来自于同一寄主基因型或同一地理区域。说明来自不同寄主基因型或物种的炭疽菌在遗传基因上具有专化性 ,而地理上隔离的国家或地区的柱花草炭疽病原菌各自具有相对独立的进化途径。
关键词: 柱花草 胶孢炭疽菌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