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934条记录
玉米起茬机构的强度及振动特性分析与试验

农业工程学报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地膜污染治理中,玉米根茬较大、根系中大量气生根与地膜穿插在一起,致使玉米地膜回收较为困难,该文设计采用圆盘式起茬机构将玉米根茬起出,进行地膜回收,可有效解决玉米大根茬影响地膜回收的问题。但在双圆盘起茬过程中,田间地面不平引起的随机激励和圆盘刀等激励产生的振动频率接近起茬机构固有频率时,将引起共振加速,影响整机结构动态特性与可靠性。采用振动测试与模态分析方法,分析起茬机构田间振动特性,避免机构的共振影响起茬工作。首先,进行模态分析,提取机构固有频率与振型;其次,通过整机田间动态信号测试,进行动态数据采集分析,每个测点的振动响应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的频谱分析,测点位置的主要振动频率为19.53 Hz,与模态分析的一阶固有频率38.176 Hz相差较大,不在同一频率范围内,机构不会产生共振现象发生。根据胡克定律在一定的比例极限范围内应力与应变成线性比例关系,对田间动态数据进行计算得到机构的受力情况,计算受力最大处的测点4应力为227.94 MPa,小于普通炭钢的屈服强度为235 MPa,满足强度要求。该研究可避免起茬装置的共振发生,可为农机装备的振动特性分析与强度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振动 有限元方法 大根茬 残膜回收 圆盘 模态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离心筛网式青核桃脱皮机的设计与实验

食品工业科技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青核桃脱皮是核桃产后加工的首要环节。本文设计了一种离心筛网式青核桃脱皮机,通过分析青核桃物理特性和脱皮机具结构对脱皮效果的影响,选用新疆核桃主栽品种扎343为实验材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对青核桃脱皮过程进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筛网转速对脱净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破损果率影响显著(p<0.05);生产率和作业时间对脱净率的影响显著(p<0.05),对破损果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当生产率为900 kg/h,筛网转速为35 r/min,作业时间为4 min时,脱净率均值为91.02%,破损果率为5.27%,本文可为青核桃脱皮机械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青核桃 离心筛网 脱皮机 脱净率 破损果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拮抗菌AL7的鉴定及其生防特性的初步研究

植物保护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新疆棉田中分离获得一株细菌AL7,利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性状测定结合16SrDNA、gyrB序列分析对菌株AL7进行种属鉴定,测定了菌株AL7及其挥发性气体对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的拮抗能力,利用酸沉淀法粗提菌株AL7的抑菌活性物质,并测定了该活性粗提物对棉花黄萎病菌生长及其孢子萌发的拮抗能力,利用薄层层析法对活性物质进行了初步分离。结果表明,菌株AL7为甲基营养型芽胞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该菌株对棉花黄萎病菌具有极强的抑制作用,分泌在PDA平板中的抑菌物质对病原菌的抑制持效期达14d以上,该菌株产生的挥发性气体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制效果达59.2%;菌株AL7的脂肽粗提物对棉花黄萎病菌抑制率达到82.8%,能够充分抑制大丽轮枝菌孢子的萌发,抑菌圈直径为36.1mm,生物自显影分析表明,菌株AL7分泌的抑菌活性物质Rf值约为0.75~0.83,该菌株在防治棉花黄萎病方面表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拮抗菌 甲基营养型芽胞杆菌 抑菌活性物质 生物自显影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沙尘源区空气微生物碳代谢特征解析

生物技术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采集新疆沙尘暴源区沙尘暴发生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空气样品。[方法]基于BIOLOG生态微平板技术,记录不同培养时间下平均吸光度值的变化。[结果]4个地区的沙尘暴空气微生物对31种碳基质的代谢能力不同,其中塔中地区最低为0.93,尉犁地区最高为1.28;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组间差异性显著;沙尘暴空气微生物碳代谢的水平为:多聚物>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羧酸类>酚酸类>胺类,且差异极显著(P=0.001);PCA结果表明,六大类碳基质被分为主要的两类基质PC1和PC2,贡献率分别为76.414%和19.264%。[结论]新疆沙尘源区空气微生物对碳基质的代谢差异极显著P=0.001,尉犁地区碳基质利用量最高为1.28,塔中地区碳基质利用量最低为0.93。4个沙尘暴源区在沙尘暴发生前期、中期、后期碳代谢特征和群落活性不同。

关键词: 空气微生物 沙尘暴源区 BIOLOG生态微平板 碳代谢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钙方式对花生部分经济性状与单株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钙肥不同施肥方式,研究新疆花生钙肥的施用效果,筛选相对较好的施肥方式.[方法]试验设不施用钙肥、叶面喷钙肥、花生结实层以下和结实层内滴灌施入钙肥4个处理,分析花生部分经济性状与单株产量影响因素.[结果]在7月底到8月底一个月的时间内,分3次在新疆相应耕地上施用适量的硝酸钙肥料,可以有效增加花生的单株双仁果数、单株双仁果重,百仁重量和单株总果重,花生产量的显著提高.在滴灌条件下,肥料在滴灌结束前10 min施用完毕,以便施入的钙肥能够处于土壤的上层,即花生结实层,施肥效果较好.[结论]合理施用钙肥,可以显著提高花生单株双仁果数、单株双仁果重和百仁重量.结实层施用钙肥,花生单株总果重最高.在新疆相应耕地上施用适量的硝酸钙肥料,显著提高花生产量.钙肥施于土壤中花生的结实层,才能够充分发挥施肥效果.结实层施用钙肥时,经济性状与单株总果重间相关性及因子结构相对更为合理,有利于花生实现高产.

关键词: 花生 经济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除草方式对稻田杂草群落及其多样性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不同除草方式[人工除草(A_(01))和化学除草(B_(01))]稻田杂草群落和生物多样性的现状,2016年对新疆伊犁河谷2种不同除草方式稻田杂草重要值、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_(01)和B_(01)稻田杂草种类分别有10目11科12属14种和6目7科10属11种,2种模式杂草群落结构类似,为阔叶类杂草+莎草科杂草+禾本科杂草;A_(01)重要杂草和主要杂草为B_(01)的1.33倍和1.50倍;A_(01)扁秆藨草生态位宽度(0.838 2)最大,B_(01)长芒稗生态位宽度(0.895 9)最大;B_(01)中长芒稗、空心莲子草、扁秆藨草生态位宽度均高于0.6且长芒稗-空心莲子草(A_(01):0.814 8,B_(01):0.790 9)、长芒稗-扁秆藨草(A_(01):0.838 0,B_(01):0.735 3)和空心莲子草-扁秆藨草(A_(01):0.967 9,B_(01):0.614 5)的生态位重叠值也均高于0.6,说明不同除草方式下,稻田杂草种间竞争格局发生改变,长芒稗、空心莲子草和扁秆藨草逐步演替为调查区主要杂草且其在B_(01)稻田表现出抗药性。

关键词: 除草方式 稻田 重要值 生态位 生态位宽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与美国早实核桃(Juglans regia L.)品种生长结实与成花特性比较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引进的美国核桃品种‘维纳’、‘艾米格’和新疆本地品种‘温185’和‘新新2号’为试材,研究分析不同品种的植物学和生物学特性、花芽分化过程以及相关成花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4个品种在树体生长、枝芽发育特性、物侯期以及成花率和坐果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在结果枝同一坐果部位形成双果、三果或以上的能力‘新新2号’明显强于‘维纳’,但‘新新2号’的果实大小和单果重都低于‘维纳’,而‘维纳’平均结果母枝上形成侧花芽的数量和坐果率高于‘新新2号’。从萌芽到开花结束直至当年侧芽发育过程中‘维纳’混合芽中的JrFT和JrLFY基因表达也高于‘新新2号’,而同时期的JrFLC基因表达则相对较低,说明‘维纳’在花芽分化和花器官形成过程中通过高表达JrFT和JrLFY基因,低表达JrFLC基因促进结果母枝上形成大量侧花芽,并利用大量侧花芽抽生结果枝坐果,形成较大的果实,使得最终产量并不低于同一个坐果部位大量着生2个或多个果实的‘新新2号’品种。

关键词: 核桃 结果习性 花芽分化 解剖结构 成花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不同产地红枣氨基酸的分析研究

保鲜与加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评估新疆不同产地红枣氨基酸组成差异,以新疆不同产地的红枣为试样,在完成试样17种氨基酸含量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所得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对不同产地红枣的氨基酸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从模式谱、药效及风味氨基酸的角度,探讨了不同产区红枣的氨基酸特点。结果表明:受试样品中,墨玉骏枣、二二四团骏枣、哈密大枣的氨基酸综合得分分别为1.128、1.020、0.600,高于其他样品;二二四团骏枣必需氨基酸含量占蛋白质总量的比例最高,达68.36%;洛浦骏枣药用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比例最高,达53.72%;托克逊灰枣、阿克苏灰枣甜味、酸鲜味氨基酸总和与苦味氨基酸的比例较高,达6倍以上。不同产区红枣氨基酸综合得分、模式谱、药效、风味均存在差异,可从氨基酸角度探讨新疆不同产区红枣的营养品质特点。

关键词: 新疆红枣 氨基酸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遮阴和种植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旗叶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人工模拟果树遮阴条件下种植密度对冬小麦旗叶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于2015-2016年在大田滴灌条件下,在冬小麦拔节至成熟期遮阴50%(透光率为50%的遮阳网)和自然光照两种光照条件下各设置450万株·hm-2(M1)、525万株·hm-2(M2)、600万株·hm-2(M3)、675万株·hm-2(M4)和750万株·hm-2(M5)5个种植密度,比较分析了两种光照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间冬小麦旗叶SPAD值、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光照条件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小麦叶片的SPAD值、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产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胞间CO2浓度(Ci)则表现出相反趋势,且遮阴条件下Fv/Fm、ΦPSII、Pn、Tr、Gs均明显低于自然光照处理.遮阴和自然光照条件下籽粒产量分别以M2和M3处理最高,分别达到5 250.26和9 190.07kg·hm-2;与自然光照相比,遮阴下小麦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分别平均下降45.43%和28.45%,收获指数平均提高了23.68%.综上可知,光照和密度存在互作效应,遮阴下适当降低密度有利于提高Fv/Fm、ΦPSII、Pn、Tr、Gs;在遮阴条件下,密度为525万株·hm-2,冬小麦各生理指标和籽粒产量均表现较好.

关键词: 滴灌冬小麦 遮阴 种植密度 光合速率 叶绿素荧光参数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品中甲基乙二醛的来源、毒性及其清除剂研究进展

食品科学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物体内存在多种活性羰基化合物(reactive carbonyl species,RCS),其中甲基乙二醛(methylglyoxal,MG)是人体内最主要的RCS,它是机体内源性代谢产物,也能在食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产生,尤其在含糖量高的焙烤食品和加入高果糖玉米糖浆的碳酸饮料中含量较高。除了具有直接的细胞毒性,MG也参与体内蛋白质和核酸的糖化反应,引起羰基应激,诱发组织病理损伤,加剧慢性退行性疾病的恶性发展。本文概述了食品加工中MG的产生、健康危害及其清除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为清除MG功能食品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甲基乙二醛 活性羰基化合物 功能食品 甲基乙二醛清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