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934条记录
应用缺次灌溉和半产需水量模型鉴定玉米杂交种的抗旱性

新疆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半产需水量模型鉴定玉米杂交种抗旱性的方法,为精细评价玉米杂交种的抗旱性提供方法指导。【方法】选用6个玉米品种,分别为郑单958、先玉335、新玉33号、新玉54号、新玉67号和新玉69号。在播种后、拔节期、抽雄期、散粉期、灌浆初期、灌浆中期、灌浆末期进行7次缺次灌水,累计灌水量分别为1 050.7、1 725.7、2 400.6、3 451.3、4 351.3、5 251.2、6 000.4 m~3/hm~2。对6个当前新疆主栽的玉米品种进行抗旱性鉴定。【结果】玉米产量与累计灌水量的关系符合幂饱和曲线模型,模型的产量计算值和产量实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68~0.994,平均相关系数为0.984,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模型拟合效果良好。通过拟合解析,6个玉米品种的半产需水量参数(W_h)在928.4~1 550.6 m~3/hm~2,充分灌水的产量参数(Y_m)在9 760.9~15 460.2 kg/hm~2。品种抗旱性排序结果依次为先玉335、新玉67号、新玉33号、新玉69号、郑单958、新玉54号。【结论】幂指数饱和模型能较好地拟合玉米杂交种的产量和水分关系,模型中的半产需水量是一个重要抗旱性指标,结合缺次灌溉方法,可用于玉米杂交种精细鉴定评价。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缺次灌水胁迫 半产需水量 抗旱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胁迫下棉花萌发、成苗和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江苏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感盐棉花品种泗抗1号和耐盐棉花新品系苏S012为亲本配置杂交组合,构建F2分离群体和F2∶3家系.分别调查2个亲本和299个F2∶3家系萌发期、苗期以及铃质量、铃数、衣分和产量的盐害率,作为QTL定位的表型数据.在棉花A5、D5、D8、D10、A13和D13染色体上共定位到13个耐盐相关QTL,分别解释2. 81%、15. 18%、1. 78%、5. 39%、2. 92%、8. 38%、9. 65%、5. 06%、0. 46%、2. 17%、2. 27%、13. 25%、1. 50%的表型变异率.

关键词: 棉花 耐盐性 分子标记 QTL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田牧草盲蝽三种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比较分析

应用昆虫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寻求科学、准确、有效的棉田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Linnaeus)发生规律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为棉田牧草盲蝽的预测预报、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采用整体目测法、局部目测法、扫网法3种方法调查了棉田牧草盲蝽的种群数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对牧草盲蝽种群动态,扫网法相较于整体目测法和局部目测法成虫有两个发生高峰期且发生初期提前1周;整体目测法和局部目测法较扫网法若虫初发期和高峰期均提前1周左右,局部目测法和整体目测法若虫发生趋势基本一致。(2)不同调查方法牧草盲蝽种群密度存在显著性差异,整体目测法获得的若虫及成虫和若虫种群密度均显著高于扫网法和局部目测法;2015年扫网法和整体目测法间的成虫种群密度差异不显著,均显著高于局部目测法,2016年扫网法成虫种群密度显著高于整体目测法。【结论】扫网法能够准确反应牧草盲蝽成虫的发生情况,整体目测法则适合若虫的种群调查,建议实际调查中使用整体目测和扫网相结合的方法,能为该虫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准确的依据和指导。

关键词: 牧草盲蝽 棉花 调查方法 种群动态 种群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生物肥料对设施长期连作哈密瓜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长期连作导致哈密瓜土传真菌病害大面积发生,微生物肥料的施用可为防治土传真菌病害发挥积极作用.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深入分析微生物肥料对设施长期连作哈密瓜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苗期、开花坐果期和成熟期,微生物肥料处理比对照操作分类单位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分别高出24.5%、11.3%和82.1%;微生物肥料处理哈密瓜根际真菌物种数、真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指数,均随生育期呈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而对照处理均表现为持续降低,且在成熟期,各项指数差异显著;主坐标(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PCoA)分析表明微生物肥料处理与对照哈密瓜根际真菌群落结构随生育期推进,其差异愈发明显;微生物肥料处理和对照哈密瓜根际优势真菌均主要由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didiomycota)组成,且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种类最多,施微生物肥料处理优势真菌中还存在壶菌门、接合菌门、球囊菌门和一些未明确分类的真菌;样品中丰度排名前35的属共分为A、B、C、D四大类群,A类群和B类群多为致病菌,分别在NM3和NM1含量较高,C类群和D类群多为植物益生菌,分别在M3和M1含量较高.综上所述,微生物肥料改变了哈密瓜根际优势真菌组成,与对照相比,在苗期和成熟期降低了根际病原真菌数量,且繁衍了大量有益真菌,这可能是微生物肥料发挥促生防病效应,克服或减缓哈密瓜连作障碍的最主要原因.

关键词: 微生物肥料 高通量测序 连作 哈密瓜 根际 真菌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产区葡萄和桃中重金属含量特征及风险评价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采集新疆9个县市63个葡萄、桃样品,测定Pb、Cr、Cd、As、Ni这5种重金属元素,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P_i)、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_(综合))分析新疆主产区葡萄和桃中重金属含量特征,采用目标危害系数法(THQ)分析评价葡萄和桃中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新疆产区葡萄和桃中Pb、Cd、Cr、As、Ni元素的平均含量均在相关标准的限量值以下,5种重金属的Pi平均值均小于1;P_(综合)显示,鄯善县葡萄处于警戒线水平,吐鲁番市、哈密市、和硕县、焉耆县和玛纳斯县葡萄均处于安全状态;叶城县桃子处于警戒线水平,泽普县、莎车县桃子均处于安全状态。健康风险评估表明,通过食用新疆产区葡萄和桃子对成人不存在健康风险。

关键词: 葡萄 重金属 风险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运筹对不同类型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中国稻米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水稻的生育特性及氮素需求规律进行氮肥运筹,对于降低水稻氮肥用量、减少稻田氮素损失、提高种稻经济效益以及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杂交稻中浙优1号、常规稻南粳5055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就不同氮肥用量及施氮比例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水稻对氮肥的需求存在明显差异,南粳5055施氮量为225 kg/hm2的处理产量明显高于施氮量180 kg/hm2的处理,而中浙优1号相反。不同施氮比例对水稻产量也有明显影响,增加穗肥施用比例对2种水稻的地上部生长量、氮素吸收量及产量均表现出促进作用。上述结果说明,水稻适宜施氮量的确定要根据品种的不同进行调整;氮肥后移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

关键词: 水稻 施氮量 施氮比例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滴施改良剂对新疆盐碱土改良及甜菜产量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滴施化学改良剂对新疆盐碱土盐碱指标的影响,合理选用化学改良剂,选择4种滴灌专用盐碱改良剂类产品(酸碱平衡护理剂、酸酸肥霸、肽能氮、生物有机菌肥),以不施化学改良剂为对照,对施用前后土壤盐分、pH值、钠吸附比、总碱度、碱化度指标变化和甜菜锤度、产量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不施化学改良剂相比,酸碱平衡护理剂处理和生物有机菌肥处理使土壤pH值分别降低了0.67和1.03个单位,达到显著水平(P<0.05)。除施用酸酸肥霸处理的土壤盐分上升外,其余3种改良剂处理的土壤盐分均下降,施用生物菌肥使土壤盐分下降1.19 g/kg,达到显著水平(P<0.05)。施用改良剂使土壤CO_3~(2-)和HCO_3~-的降幅达2.00%~80.00%,酸碱平衡护理剂和肽能氮主要降低土壤中CO_3~(2-)的含量,分别降低了49.50%和30.00%;酸酸肥霸降低HCO_3~-的效应优于CO_3~(2-);生物菌肥对HCO_3~-和CO_3~(2-)均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分别下降了60.40%和80.00%。4种盐渍土改良剂均能够有效地降低土壤耕层总碱度和pH值,以生物有机菌肥效果最显著;肽能氮和生物有机菌肥可同时降低土壤钠吸附比和碱化度,显著提高了甜菜的产量,但酸酸肥霸和酸碱平衡护理剂处理的甜菜产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盐碱改良剂 土壤盐碱指标 甜菜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叶城县果园土壤大量元素养分含量、分级及培肥

新疆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叶城县果园土壤大量元素养分含量及分级,合理培肥。【方法】基于叶城县果园782份土壤样本数据: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全氮、有机质5个养分指标,分析土壤养分变异系数,依据土壤分级标准和土壤现状进行土壤养分分级。【结果】叶城县果园土壤大量养分变异系数在20.86%~69.08%,各养分均属于中等变异性;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处于低水平,有效磷含量处于中低水平,水解性氮含量处于中等偏高水平。【结论】叶城县果园土壤大量元素养分水平总体偏低。应重视有机肥的使用,以培肥地力;保证氮磷钾肥充足合理的施用,特别要重视磷、钾肥的施用,以保证当季作物的优质高产需要。

关键词: 果园 大量元素 养分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空间分异测度与分析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疆主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即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空间分异规律进行系统分析,对推动新疆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制定扶持政策和缩小地区间差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该研究采用泰勒指数法,以各地区农业人口数作为权数,分别运用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数量、平均经营收入两项指标从不同角度测度新疆经营主体空间分异现象。[结果](1)地带内部差异仍是构成规模总体差异的主要部分,且地带内部差异占总体差异的比重家庭农场最大(89%),龙头企业次之(70%),农民专业合作社最小(66%)。(2)2006年以来新疆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在南、北、东疆区域间的发展趋于平衡,但各区域内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凸现出来。(3)新疆家庭农场平均经营能力地区间差异大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且两类经营主体经营能力的空间分异明显大于规模的。(4)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经营能力最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居中,家庭农场最弱。各区域同类经营主体经营能力差距也很显著。南、北疆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能力较强,而东疆的家庭农场经营能力较强。[结论]目前新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各级政府必须加快推进各区域均衡发展。

关键词: 空间分异 农民专业合作社 龙头企业 家庭农场 新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克拉玛依果树腐烂病病原菌鉴定及其拮抗菌的筛选

新疆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提高克拉玛依果树腐烂病生物防治的效率,为相关果树高效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物质基础。【方法】从克拉玛依林杨的苹果树和李子树腐烂病发病植株及周边采集病灶和土壤样品,分析病原菌及其拮抗菌的筛选及微生物分子鉴定及拮抗效果。【结果】苹果树和李子树腐烂病病原菌均黑腐皮壳菌属(Valsa),其中李子树病原菌涉及该属的两个种:Valsa mali和Valsa leucostoma,而苹果树病原菌仅为Valsa mali。同时获得各类真菌拮抗菌15株,涉及4个属9个种,筛选到具有高效拮抗细菌2株,其最大抑菌圈菌落比分别达到2.11和2.79。【结论】菌株芽孢杆菌B4和B6对果树腐烂病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研究报道了李子树腐烂病病原菌,为相关果树的高效生物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物质基础。

关键词: 果树腐烂病 苹果树 李子树 病原菌 拮抗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