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三江平原玉米种植管理系统
《农业工程技术 》 2022
摘要:玉米是三江平原主要种植作物之一.近年来,为了提高玉米种植水平,农业科研人员积极思考和实践,摸索出了三江平原地区玉米种植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该系统软件针对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独特的生态条件,从当地玉米种植管理出发,提出相关技术措施,为三江平原地区玉米高产种植提供依据,从而达到玉米稳产和高产的目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秸秆还田模式玉米产量和耕层土壤物理特性的研究
《东北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分析不同秸秆还田模式玉米耕层土壤物理性质和产量特征,探讨不同秸秆还田模式玉米产量差异及形成原因,为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玉米秸秆有效还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试验以京农科728为供试品种,采用大区对比设计,设置常规垄作模式(CK)、覆盖还田免耕平作模式(J1)、翻埋还田垄作模式(J2)和碎混还田平作模式(J3)4个处理.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产量表现为J2>J1>J3>CK,且以J2增产幅度最大,为8.70%;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产量分别与穗数和穗粒数呈负相关和极显著负相关,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且以J2增幅最大,为11.89%.生育前期J3耕层土壤水热条件最优;生长发育关键期J2耕层土壤物理性状最优,尤以10-30 cm耕层土壤容重的下降,土壤孔隙度>1 mm大团粒结构的提高最为明显;J3次之.适宜的秸秆全量还田模式可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有利于改善生育关键期耕层土壤物理性质,进而提高玉米产量.本研究推荐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的适宜玉米秸秆还田模式为翻埋还田垄作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汉麻籽抗氧化肽的制备与氨基酸序列分析
《中国油脂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开发具有较好抗氧化活性的植物源蛋白肽,采用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复合酶法水解汉麻籽粕获得汉麻籽蛋白水解物,经膜分离技术得到4种不同分子质量的多肽组分.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率、总还原力的测定,评价不同多肽组分的抗氧化活性,并对抗氧化活性最强的多肽组分进行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低分子质量的汉麻籽多肽组分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HP-Ⅳ组分(分子质量<1 kDa)的抗氧化活性最强;HP-Ⅳ组分中丰度较高的6个肽段的分子质量分别为364.84、539.77、630.30、662.33、718.90、827.41 Da,氨基酸序列分别为 NRDDMRER、ANQLDQFSR、NPEDEFEQLRREGGRG、NHNNQLDLTPR、TVNSYNLPILRF、VSLLDTSNVNNQLDDNPRRFY.汉麻籽蛋白水解物,尤其是分子质量小于1 kDa的多肽组分可作为功能性成分用于抗氧化相关功能食品和保健品的开发.
关键词: 汉麻籽多肽;抗氧化活性;氨基酸序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巴贝斯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 2022
摘要:牛巴贝斯虫病(Babesiosis),又称红尿热,旧称焦虫病,是一种由蜱媒传播的寄生于家畜红细胞内的血源性原虫病,该病的发病季节、发病地域,均与蜱类的地理分布和活动季节相关。牛巴贝斯虫病呈现急性、热性、季节性的发病特点,以患牛发热、呼吸困难、贫血、血红蛋白尿、可视黏膜黄染为主要临床特征。牛巴贝斯虫病发生广泛,在黑龙江省哈尔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