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不同扩增引物对高通量测序分析盐角草内生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微生物学通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背景】高通量测序分析作为深入了解环境微生物群落组成的重要方法,已成为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的有效手段,然而由于引物的扩增差异,采用不同引物可对实验结果分析造成影响。同时,盐角草作为世界上最耐盐的植物之一,存在着多种功能性的内生真菌,而较为全面介绍其内生真菌组成和多样性的报道鲜见。【目的】为了揭示盐角草内生真菌的多样性,解析不同扩增引物对内生菌多样性分析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真菌高通量测序常用引物对ITS1-5F、ITS1-1F、ITS2对采自乌鲁木齐达坂城盐湖的盐角草内生真菌进行扩增,开展其内生真菌OTU的分析。【结果】通过不同引物对扩增并测序共获得102个盐角草内生真菌OTU,涉及真菌界8个门和未分类菌群,其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占绝对优势,其次为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在属层次上,盐角草内生真菌共涉及64个属及20个未分类属,其中Alternaria、Cladosporium、Podospora等3个属为盐角草内生真菌优势菌群。对不同引物对扩增测序结果分析表明,不同引物对扩增对分析内生真菌OTU数量和种类具有明显的影响,在全部所得的102个OTU中,ITS1-5F引物对获得44个OTU、ITS1-1F引物对获得55个OTU、ITS2引物对获得25个OTU,但以上3对引物扩增均检测到的OTU数仅为5个。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分析表明,内生真菌多样性分析中采用以ITS1-1F为主,ITS1-5F为辅的分析策略,可较为全面地展现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结论】盐角草存在较为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不同扩增引物对高通量分析盐角草内生真菌组成和分布具有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盐角草 内生真菌 高通量测序 多样性 PCR引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南疆机采棉品种株型结构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新疆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类型陆地棉品种的株型结构及产量性状,研究高产优质机采棉品种的株型结构与产量结构的特点,为棉花结构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测试不同机采棉品种的株型结构性状及产量结构相关指标,利用差异显著性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几种机采棉品种的株型性状、产量结构性状及其相关性特点。【结果】籽棉产量与株高、主茎节间长、果枝数、果节数存在正相关但不显著,与果枝始节高度呈负相关;株高与果枝始节高存在显著正相关,与主茎节间长度呈极显著相关; 17N11株型为塔型结构,其底部主茎叶片保留完整、籽棉产量、株高最高,而17N13主茎叶片数最多,17N5则具有最小的叶片脱落率;在棉花株型结构的共性方面,棉花果枝角度具有由上至下呈增大趋势,而变异能力则呈现与之相反的趋势(上部>中部>下部)。棉花主茎叶大小具有由上部至下部减小的趋势,变异能力亦呈现与之相反的趋势(下部>中部>上部)。【结论】株型结构具备中、上部果枝夹角较小(上部<32. 0°,中部<50. 0°),主茎叶总面积高于320cm~2,下部主茎叶片脱落率低于20%的机采棉品种产量优势显著,中上部果枝夹角、主茎叶总面积、下部主茎叶片脱落率可作为株型育种后代材料选择依据。

关键词: 机采棉品种 株型结构 产量性状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减施与钾锌互作对棉花生物量、产量与养分吸收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在氮磷减施的条件下,研究钾锌互作与习惯施肥(以下简称习惯施肥)对棉花生物量、产量与养分吸收的差异,为棉花的经济效益和耕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意义。【方法】设5个处理,处理1:习惯施肥(NP);处理2:80%习惯施肥(80%NP);处理3:80%习惯施肥+钾肥(80%NP+K);处理4:80%习惯施肥+锌肥(80%NP+Zn);处理5:80%习惯施肥+钾肥+锌肥(80%NP+K+Zn)。【结果】80%习惯施肥(80%NP)相比习惯施肥(NP)显著降低棉花生物量、产量及养分的吸收利用; 80%习惯施肥+钾肥(80%NP+K);80%习惯施肥+锌肥(80%NP+Zn)较80%习惯施肥(80%NP)提高了棉花生物量、产量和养分的吸收利用,但低于习惯施肥(NP); 80%习惯施肥+钾肥+锌肥(80%NP+K+Zn)与习惯施肥(NP)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在氮磷减施条件下,选择80%习惯施肥+钾肥+锌肥(80%NP+K+Zn)对提高新疆棉花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效果最佳。

关键词: 棉花 氮磷减施 生物量 产量 养分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固化剂对新疆非耕地戈壁土的力学性能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选取适合新疆戈壁土的3种类型4个固化剂样品,分析固化剂种类、固化剂掺量、水泥掺量等因素对新疆非耕地戈壁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依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1])(GBT50123-1999)和《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实验规章》~([2])(JTG E51-2009)中的相关规程,对原状戈壁土、固化戈壁土试样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行试验,结合戈壁土的物理性能(颗粒级配、最大干密度及最优含水率),分析各因素对固化土的击实性能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1)土料粒径>2 mm含量为68.8%,最大干密度为2.28 g/cm~3,土料的不均匀系数为93.33,曲率系数为1.07,该戈壁土样为级配良好的圆砾土。(2)掺入4种固化剂与未掺固化剂的原状土相比固化后的土样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都有所增加,但随着固化剂掺量的增加,3种类型固化剂对土体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影响不同。(3)随固化剂掺量的增加,无侧限抗压强度增大。在水泥掺量相同的情况下,掺0.02%的1#离子型固化剂比掺其余3种固化剂固化的土体其无侧限抗压强度提升1.1~1.19倍。【结论】4种固化剂对新疆非耕地戈壁土具有较好的固化效果,其中1#离子型固化剂表现出的固化效果突出,性价比最高。

关键词: 日光温室 戈壁土 固化剂 无侧限抗压强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2019年棉花产业情况概述及存在问题与策略

棉花科学 2020

摘要:通过对新疆地区棉花产业的调研表明,2019年新疆棉花生产方面"面积稳定,产量比重增加,机采棉面积快速增长,品质意识逐步增强,市场品质导向明显,生产成本基本不变,但植棉效益下降";棉花加工纺织方面"籽棉价格低位运行,高品质棉有价无市,皮棉价格下行,国内外价差缩小,纺织服装产业稳步增长,棉纺企业产能已达1800万锭"。同时分析了新形势下新疆棉花生产在"棉花生产环境压力,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发展,植棉成本与植棉效益,原棉品质和生产者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旨在促进新疆棉花绿色健康发展。

关键词: 新疆 2019年 棉花 生产情况 存在问题 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运筹对滴灌冬小麦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滴氮时期及滴氮比例对滴灌冬小麦旗叶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在总施纯氮300kg/hm~2条件下设置6个不同滴灌追氮量处理,分别用F1、F2、F3、F4、F5、F6表示,以不施氮肥为对照(F0),研究不同追施氮量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含量(SPAD值)、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滴灌冬小麦的LAI、SPAD值变化规律一致,均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规律,LAI以F4处理相对较大,处理间SPAD值差异规律不明显;开花期、花后10d旗叶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均表现为F5>F1>F6>F4>F2>F3>F0。而各处理胞间CO_2浓度(C_i)与P_n、T_r、G_s的变化规律呈相反的趋势。籽粒产量以F5处理最高,为9 889.35kg/hm~2,分别较F0、F1、F2、F3、F4、F6处理增加23.70%、3.10%、6.52%、21.44%、7.94%、14.10%。综合分析可知,总施氮量300kg/hm~2条件下,冬小麦起身期追施123.3kg/hm~2,在孕穗期、开花期各追施41.1kg/hm~2时滴灌冬小麦的光合性能表现较好。

关键词: 冬小麦 氮肥运筹 滴灌 光合特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马铃薯品种用于加工面条的适宜性

现代食品科技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由于马铃薯品种繁多,不同原料品质会影响马铃薯面条的品质,为研究不同马铃薯品种加工面条的适宜性,指导马铃薯产业选择加工种植品种。试验采用最大-最小归一化处理方法将马铃薯面团和马铃薯面条的各个品质指标转化为一维的综合评价指标,分别与40个马铃薯原料品种的品质指标(淀粉、维C、可溶性蛋白、还原糖、粗纤维、钾、灰分、干物质、游离氨基酸、硬度、弹性、内聚性、咀嚼性、胶黏性、回复性)进行拟合并建立回归模型,采用聚类方法,将40个马铃薯品种按照加工适宜性分为三类。结果表明,建立的马铃薯面团综合品质评价模型决定系数R~2=0.911,调整后决定系数R~2=0.904,随机误差估计值=123.113;马铃薯面条综合评价模型决定系数R~2=0.973,调整后决定系数R2=0.971,随机误差估计值=432.226;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将40个马铃薯品种按加工适宜性划分为最适宜、基本适宜和不适宜3类,其中最适宜加工的品种为05-44-1、克9、79(2)、C11、D17、C3、T3、庄3、会2、T4、L7、黑共12个品种,基本适宜品种为L0524-2、冀8、T2、F5、红、郑7、S3-28、中901、S4-32、中13、T5、冀12、甘农5、晋18、F6、T18、78共17个。该研究得到的综合品质评价模型拟合度较高,误差较小,模型效果可靠,可用于实际马铃薯面条的品质评价;K-means聚类结果与实际应用情况相符,可为新疆地区筛选加工专用品种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马铃薯面条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逐步回归 适宜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伊犁河谷雨养旱地栗钙土不同产量小麦土壤肥力差异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2020

摘要:以伊犁河谷雨养旱地栗钙土区麦田为研究对象,通过采取田间调查、取样和实验室测定的方法,探索研究栗钙土旱作麦田耕层肥力指标的变化,研究新疆雨养旱地栗钙土不同产量水平土壤肥力差异,为新疆雨养旱作区土壤肥力的改良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高产田与中产田的表土层和稳定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CEC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低产田;土壤有机质含量随土层深度加深下降趋势明显;不同产量水平栗钙土耕作层土壤全磷和全钾含量差异不明显;速效养分含量差异在耕作层随土层加深明显加大,高产田表土层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较低产田高62.2%、40.3%、34.5%,稳定层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分别较低产田高50.6%、48.4%,犁底层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较低产田高80.8%、124.6%、70.5%;不同产量水平地块冬小麦产量与耕作层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CEC、全氮、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提升伊犁河谷雨养旱地小麦产量的关键在于提高不同产量水平地块犁底层土壤肥力和改良低产田耕层土壤肥力性质,尤其是增加低产田土壤有机质含量。

关键词: 雨养旱地 栗钙土 土壤肥力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MAE-QuEChERS-GC法测定土壤中4种有机氯农药

分析仪器 2020

摘要:建立了微波萃取土壤中艾氏剂、七氯、狄氏剂和异狄氏剂4有机氯农药,结合QuEChERS净化和气相色谱定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丙酮-正己烷(V_(丙酮)∶V_(正己烷)=1∶1)提取,从线性、检出限、定量限和精密度等方面考察了方法的性能。4种有机氯的质量浓度在0.005~0.500μ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0.998,方法检出限为0.04~0.07μg/kg,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0%~101%,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60%~5.60%(n=6)。该方法操作方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试剂用量少,缩短了分析时间,适用于土壤中有机氯的测定。

关键词: 微波萃取 QuEChERS 有机氯 气相色谱 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全生物降解地膜对南疆甜菜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20

摘要:为研究全生物降解地膜对南疆农业生产中甜菜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采用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型聚酯全生物降解地膜(简称降解膜)为处理、普通聚乙烯(PE)地膜为对照,分析降解膜对甜菜试验区土壤温度、含水率、养分以及甜菜产量等的影响。结果显示:降解膜的破损率随甜菜生育进程表现为甜菜生长期(6—8月)较小(4. 5%~12. 8%),收获期(10月)显著增大(45. 8%);降解膜处理的甜菜出苗率、生育进程、生物量(包括地下部分、地上部分及整株)、糖分含量及产量与PE地膜均无显著差异;甜菜生育期(6—10月),降解膜处理与PE地膜在膜下5、15和25 cm土壤的平均温度与含水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膜下5、15和25 cm土壤平均温度差异不显著,而土壤平均含水率均为降解膜处理小于PE地膜,其中15 cm处降解膜处理土壤的平均含水率显著小于PE地膜;甜菜生育期,降解膜处理和PE地膜的0~20和20~40 cm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总盐浓度、土壤pH间差异均不显著。

关键词: 甜菜 全生物降解地膜 产量 土壤理化性质 南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