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2055条记录
黄芪根腐病病原菌鉴定

华北农学报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黄芪根腐病在内蒙古西部黄芪主产区普遍严重发生。从患病的黄芪根皮内外获得分离物,经鉴定及致病性测定证实,引起黄芪根腐病的致病菌主要是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其次为尖镰孢(Fusariumoxysporum)和腐皮镳孢(Fusariumsolani)。

关键词: 黄芪,根腐病,病原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羊甲状腺球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抗血清制备

中国兽医杂志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山羊甲状腺球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抗血清制备陈创夫(新疆塔里木农垦大学畜牧兽医系,阿拉尔843300)刘永庆,张远钰,王水琴(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梅文辉,高民(内蒙古畜牧科学院兽医所)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是一种糖蛋白,由甲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稀土微肥对15种草地牧草效应的研究

中国草地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不同浓度和不同施用方法的稀土微肥。对15种牧草进行了三年试验,其结果表明稀土微肥对牧草的生长发育和增产效果是显著的,其施用的最佳浓度禾本科牧草是600ppm(30克/亩),豆科牧草是1000ppm(50克/亩),平均增产幅度分别为10%~15%和15%~20%。

关键词: 稀土微肥 浸种 拌种 喷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原资源核算及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的研究

中国草地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介绍了草原资源核算的方法、内容及其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 草原资源 核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显性核不育亚麻的雄性不育性研究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显性核不育亚麻的发现填补了我国亚麻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丰富了我国显性核不育种质资源。本文对显性核不育亚麻的雄性小育机制从生理生化和遗传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其应用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显性核不育亚麻杂种优势利用途径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 亚麻 显性核不育 雄性不育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羊遗传性甲状腺肿杂合子与正常山羊血清中T_4、T_3、rT_3放射性免疫比较测定

中国兽医杂志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羊遗传性甲状腺肿(以下简称“遗甲”)从六十年代开始在美国、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陆续有报道。国内内蒙古畜牧科学院梅文辉等于1982年首次在内蒙古巴盟乌拉特中旗发现二狼山绒山羊新生胎儿先天性甲状腺肿大,经一系列生理、生化、组织学、繁殖试验证明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新生羔羊甲状腺高度水肿,被毛稀少,死亡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盐化草甸改良效果的研究

草业科学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种植碱茅草改良盐碱地,效果虽然显著,但是碱茅草在播种当年,生长发育缓慢,产草量不高。而采用同时播种保护作物湖南稷子的方法,可以明显地提高草地在播种当年的饲草产量,并可抑制碱蓬等杂草的危害,在短时间内降低土壤含盐量,改良效果显著。

关键词: 碱茅草 盐碱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率利用优秀种公羊

中国畜牧杂志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我国的绵羊人工授精技术,开始于50年代初期。当时由苏联引进苏联美利奴及高加索等优秀种公羊,在华北、西北、东北各省区相继开展了较大规模的人工授精,对促进我国的绵羊改良及细毛羊新品种的育成起了重大作用。为了改良我区的旧型细毛羊品种,提高其生产性能。于1984~1985两年我区先后引进澳大利亚美利奴种公羊237只。由于引进澳美种公羊费用昂贵、数量少,怎样充分发挥其作用。我们主要采取对引进的种公羊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冻精保存和鲜精高倍稀释相结合的技术措施,实行分期配种(先农区、后牧区、先冬羔、后春羔)。一站多点,精液短途运输(3~35公里)。尽可能扩大配种覆盖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拔、纬度、温度对向日葵脂肪及脂肪酸、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中国油料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海拔、纬度、气象等因素对向日葵脂肪及脂肪酸、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密切相关。高海拔和高纬度有利于脂肪及脂肪酸积累;但不利于蛋白质及氨基酸积累。低海拔、温差小,向日葵种子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较高。

关键词: 向日葵 海拔纬度 温度 脂肪 脂肪酸 蛋白质 氨基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食盐中毒

中国兽医杂志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1988年11月24日,本市郊区菜园乡张××养猪20头,其中克郎猪9头,母猪8头,公猪3头。因误用含有高浓度食盐的豆腐水(60多公斤豆腐水含食盐10多公斤),掺入麸皮、玉米面喂猪,引起全部猪只发生中毒,死亡克郎猪3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