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鉴别紫芝菌株的PCR引物筛选及其序列比对验证
《福建农业学报 》 2020 CSCD
摘要:[目的]紫芝S2(品种名:武芝2号)是近年来在福建及周边省份推广应用的紫芝栽培新品种,为了避免与遗传背景不同的栽培菌株混杂而建立有效的分子标记.[方法]采用PCR扩增筛选条带清晰稳定、呈现多态性的引物,根据菌株间UPMGA聚类构建系统发生树,通过遗传距离确定主要栽培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并与菌株间的拮抗反应结果相映证,进而与'紫芝S2'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验证.[结果]筛选得到能清晰且稳定地扩增出特异性或多态性条带的2个RAPD-PCR引物和3个ISSR-PCR引物,比对发现这5个引物短序列与'紫芝S2'基因组序列完全匹配上的位点与数目不同.[结论]基于紫芝S2基因组序列比对,确认其中3个引物(ISSR13、 S1326和S1506)可以有效地用于紫芝栽培菌株鉴定.


芙蓉李咀嚼片酚类物组成及其生物活性
《福建农业学报 》 2020 CSCD
摘要:[目的]分析芙蓉李咀嚼片酚类物质组分及含量,探讨其体外抗氧化和辅助降尿酸的能力,以期为芙蓉李咀嚼片产品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芙蓉李及其提取物制备的咀嚼片为研究对象,根据咀嚼片感官品质及物理特性确定生产配方,利用HPLC法分析芙蓉李咀嚼片酚类物质组分及含量;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试验评价咀嚼片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采用黄嘌呤氧化酶-黄嘌呤反应体系,探究咀嚼片的辅助降尿酸作用.[结果]芙蓉李咀嚼片检测样本的配方为:芙蓉李果粉40%、芙蓉李多酚粉20%、麦麸菌粉20%、微晶纤维素10%、麦芽糊精10%,制成的咀嚼片呈紫红色,完整光洁、无裂片分层、边沿光滑整齐、酸甜可口、硬度适宜、咀嚼性良好.咀嚼片含有表儿茶素、原花青素、儿茶素、原花青素B和花色苷等酚类物质;咀嚼片提取液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与Vc无显著差异,IC50分别为0.07 mg·mL-1和0.79 mg·mL-1,其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OD)的IC50值为258.96μg·mL-1.[结论]芙蓉李咀嚼片中酚类物质丰富多样,具有体外抗氧化和辅助降尿酸作用,具备开发功能性食品的潜质.
关键词: 芙蓉李 咀嚼片 酚类物质 体外抗氧化 黄嘌呤氧化酶


彩色马铃薯光合光响应曲线模拟及其特征参数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 2020 CSCD
摘要:[目的]阐明彩色马铃薯光合光响应特性及其与普通品种(黄、白肉)的差异.[方法]以2个普通和4个彩色马铃薯为材料,评估直角双曲线模型(RH)、非直角双曲线模型(NRH)、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MRH)和指数模型(EM)对马铃薯光合响应曲线的拟合效果,并对彩色与普通品种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d)和表观量子效率(AQY)等光响应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4种模型在弱光阶段的模拟效果均较好,但RH、NRH和EM模型无法拟合光抑制过程,只有MRH模型能对整个光响应过程进行准确拟合,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也最小.2)彩色品种Pn-max均低于普通品种,相比费乌瑞它和闽薯1号分别低6.7%~34.2%和14.8%~40.0%;除红美外,其他3个彩色品种LSP都未超过1 000μmol·m-2·s-1,远小于普通品种;彩色和普通马铃薯对弱光的利用能力没有明显区别.3)在4个彩色品种中,红美的Pn-max和LSP均最高,但对弱光的利用能力最低,与之相反,闽彩薯3号的弱光利用能力最强.4)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的光响应过程与净光合速率(Pn)相似,随着光强增大,呈先快速上升后平稳或下降趋势,而胞间CO2浓度(Ci)随光强增大总体呈快速下降后平缓的趋势.[结论]MRH模型对马铃薯光响应曲线的拟合效果最佳;彩色品种(系)的最大净光合速率低于普通品种,光饱和点低,总体表现为光合潜力低,光抑制现象明显,这一结果对通过育种手段来提高彩色马铃薯光合生产力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也可为其引种和栽培管理提供参考.


有机白茶和常规白茶品质差异分析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以福安大白茶为研究对象,研究有机白茶和常规白茶感官品质、主要内含成分和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有机白茶感官审评总分显著高于常规白茶.有机白茶在外形、香气、滋味、叶底得分显著高于常规白茶.有机白茶和常规白茶水浸出物含量、茶多酚含量、咖啡碱含量、茶黄素含量、茶褐素含量差异不显著.有机白茶的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常规白茶;可溶性糖含量、茶红素含量、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常规白茶.有机白茶、常规白茶共检出56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15种、碳氢类12种、酮类9种、醛类6种、含氮类5种、酯类4种、杂氧类3种、内酯类2种.有机白茶香气成分含量(10.55)高于常规白茶(7.88).从总体上看,有机白茶的品质优于常规白茶.


肠溶氧化锌微球在断奶仔猪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家畜生态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选用28日龄体况相近的健康断奶仔猪75头,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分别添1 600 mg/kg氧化锌、500 mg/kg肠溶氧化锌、1 000 mg/kg肠溶氧化锌和1 500 mg/kg肠溶氧化锌试验组,分析肠溶氧化锌微球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和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仔猪日粮中添加氧化锌和肠溶氧化锌都能显著(P<0.05)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其中,添加500 mg/kg的肠溶氧化锌组,日增重分别比氧化锌组和对照组提高了5.40%和13.20%,料重比分别比氧化锌组和对照组降低了6.62%和12.96%,同时有效地提高直肠中乳酸杆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菌数.试验结果可见,在仔猪日粮中添加500 mg/kg肠溶氧化锌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可替代1 600 mg/kg氧化锌使用,从而减少锌用量,减轻环境污染.


规模经济、多重激励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福建省南平市"森林生态银行"经验总结
《林业经济问题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运用分工理论和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分析"森林生态银行"实现生态转型、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在机制.分散的小规模林业经营模式存在5个问题:经营效率问题、交易成本问题、生态转型问题、流动性约束问题和产业跃迁问题.与小规模林业经营模式相比,"森林生态银行"具备分工经济和多重激励的可能."森林生态银行"依托分工经济破解小规模林农的经营效率问题、交易成本问题,并在内部实行多重激励,破解生态转型问题、流动性约束问题、产业跃迁问题,最终实现生态转型,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因此,提出完善"森林生态银行"的金融工具属性、加快生态资本深化、促进投资端项目落地、完善收益分配机制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银行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规模效应 分工经济 资产证券化


嘉宝果叶片对高血糖小鼠的降血糖作用
《福建农业学报 》 2020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嘉宝果叶片的体内降糖功效,为嘉宝果降糖功能因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高血糖小鼠模型.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嘉宝果叶片处理组(叶片添加比例1%、2%、4%和8%),并设正常小鼠对照组,持续饲喂30 d,测定不同时间段各处理小鼠的空腹血糖值(FBG),分析小鼠的血糖变化情况,测定各组小鼠的糖耐量、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结果]嘉宝果叶片具有显著的降血糖效果,随着嘉宝果叶片添加剂量增加,降血糖效果逐渐增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嘉宝果叶片8%添加组的小鼠FBG极显著降低(P<0.01), 4%和8%添加组的小鼠糖耐量极显著改善(P<0.01).各叶片添加组均能升高HDL-C水平(P<0.01),降低TG水平(P <0.05).[结论]在饲料中添加4%和8%的嘉宝果叶片对STZ诱导的高血糖小鼠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并能改善脂质代谢.


七叶一枝花采种母株繁殖技术研究
《福建农业科技 》 2020
摘要:为研究七叶一枝花采种母株繁殖技术的影响因子,通过2年田间重复试验,探究七叶一枝花根茎不同部位切段、不同刻痕数、不同种植时间和不同药剂处理对母株第1年的出苗率、种子产量及病害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带顶芽根茎繁殖的出苗率达到(90.3±3.6)%,而无顶芽根茎繁殖的第1年出苗率为0.刻痕数对根茎出苗率影响不大,但对种子产量影响显著,7、8和9个刻痕数的根茎繁殖的种子产量显著高于刻痕数小的根茎繁殖.种植时间方面,11月份繁殖的母株出苗率和种子产量明显优于3月份.根茎种植前用50% 多菌灵500倍稀释液浸泡10 min,母株发病率低于其他药剂处理.综合分析表明,七叶一枝花母株繁殖技术要点为:秋季采用刻痕数7个以上带顶芽的根茎,经50% 多菌灵500倍稀释液浸泡10 min后种植,并于次年采收种子.


猪圆环病毒3型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福建农业学报 》 2020 CSCD
摘要:[目的]建立检测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3, PCV3)感染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通过分析明确PCV3复制相关蛋白Rep基因特征,设计针对Rep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经条件优化后建立检测PCV3感染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建立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敏感性好,最低检测限为42.2拷贝·μL-1;特异性强,对常见猪群传染病均无交叉反应;重复性好,组内变异系数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在1.48%以内.对福建省2014年至2018年保存的193份组织样品进行检测发现,PCV3在福建省猪群中存在较高的阳性感染率(65.80%),且和PCV2混合感染率较高(52.85%).[结论]本方法的建立为开展Rep基因在PCV3复制和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检测方法.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3型 Rep基因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