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光温效应的温室小白菜农艺指标动态模拟
《福建农业学报 》 2020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小白菜在温室环境下的农艺指标动态,揭示小白菜形态和产量形成过程.[方法]以耐热品种华冠小白菜为试材,在薄膜温室内开展水培试验.试验过程中,实时采集温室环境数据,并定期测定小白菜农艺指标.根据小白菜农艺指标与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的关系,构建基于光温效应(LTF)的温室小白菜农艺指标动态模拟模型,并应用不同播期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结果表明,小白菜株高、叶数、叶面积、茎粗、根长、鲜重等农艺指标均随LTF的增加而增长,拟合方程可用S型生长曲线函数描述.LTF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辐热积(TEP)模型和积温(GDD)模型;其不仅改善了农艺指标的模拟精度,且拟合度较佳.各项农艺指标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为0.907~0.984;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为0.540~34.393,相对误差(RE)为6.79%~12.66%,RMSE和RE分别为TEP、GDD模型的5.29%~59.98%、31.30%~96.23%.[结论]基于LTF的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度较好,预测精度较高,可为温室小白菜生长模拟提供参考.


福建省有机肥中养分和重金属含量特征
《福建农业学报 》 2020 CSCD
摘要:[目的]分析福建省有机肥中养分和重金属含量,了解福建省有机肥的总体质量状况.[方法]于2019年7—9月期间,在福建南平、漳州、龙岩、三明和福州等5个地区收集有机肥样品50份,分析有机肥中养分和重金属含量特征,比较不同原料来源有机肥中养分和重金属含量差异.[结果]依据现行的NY 525—2012有机肥料标准,在采集的福建有机肥中,pH、有机质、氮磷钾总量和水分含量不符合率分别为8%、10%、28% 和32%;重金属Pb、Cd、Cr、Hg、As均有检出,但不存在超标现象.不同原料来源的有机肥,生物有机肥中的全钾及氮磷钾总量显著高于其他原料配方形成的有机肥;除Hg外,其他重金属含量均以畜禽粪便为原料形成的有机肥较高,生物有机肥中的重金属含量最低;不同畜禽粪便为原料形成的有机肥,猪粪肥中的全氮、全磷及氮磷钾总量均显著高于鸡粪肥和羊粪肥;对重金属而言,Cr含量以猪粪肥最高,其次是鸡粪肥、羊粪肥;Pb、Cd、Hg、As含量以鸡粪肥最高,且鸡粪肥中的As含量显著高于以羊粪和猪粪为原料形成的有机肥.[结论]本研究所收集的福建省有机肥样品没有重金属超标现象,但养分含量不达标,水分含量超标比例较高,氮磷钾总量不足问题较突出,生产上需要特别注意氮磷钾养分的需求平衡.


水稻早衰突变体w14的鉴定和病程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 2020 CSCD
摘要:[目的]叶片早衰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早衰突变体是研究水稻衰老机制的良好载体,鉴定、分析早衰突变体的表型特征,有助于了解突变体的遗传规律,为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人工接种鉴定了早衰突变体w14的稻瘟病和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同时通过对离体叶片的黑暗诱导和叶绿素含量测定,鉴定了突变体w14的早衰表型;再分别对早衰突变体w14和野生型粳稻品种云引(简称'YY')中水稻早衰相关基因和病程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研究早衰突变体w14的早衰类型及与野生型在防御系统上的差异.[结果]黑暗诱导处理24 h后,突变体w14的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YY(P<0.05).黑暗诱导处理48 h以上,突变体w14的叶绿素含量极显著低于野生型YY(P<0.01).突变体w14中衰老相关基因SGR、Osh36、Osh69、PAO、NYC3和RCCR1的表达均显著高于野生型YY.分别接种水稻白叶枯和稻瘟病后,突变体w14均表现为比野生型YY更感病,且病程相关基因PR1a、PR4、Cth1、PR1b、PBZ1、PR3等的表达在突变体中显著上调.[结论]突变体w14具有典型的衰老和感稻瘟病、水稻白叶枯病的表型,与野生型相比,在突变体中与病程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生了显著改变,即突变体防御系统的改变导致其出现感病的表型.


满江红属植物的有机肥品质评价
《草地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满江红(Azolla Lam.)是稻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肥饲兼用水生植物,开展满江红属植物的肥用品质评价对满江红资源的选育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利用全国有机肥料品质分级标准对满江红属6个代表种(蕨状满江红A.filiculoides、墨西哥满江红A.mexicana、卡洲满江红A.caroliniana、小叶满江红A.microphyl-la、覆瓦状满江红A.imbricate、羽叶满江红A.pinnata),以及自主选育的杂交种、回交种等共24份种质资源进行肥用品质分析,以期明确满江红的肥用品质水平和品系间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24份满江红资源均达二级以上有机肥品质标准,其中18份达一级有机肥品质标准;全磷评分对满江红品质评分的直接作用最大.满江红属植物资源具有高氮富钾的肥用特点,而磷、钾含量是影响满江红品质评分的关键因子;基于有机肥品质评分结果,卡洲满江红'3001'、杂交种'4088'和墨西哥满江红'2026'可作为绿肥推广优选品种.


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黄金蜜柚天然花香成分的分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20
摘要:目的了解黄金蜜柚花蕾、花朵的香气成分差异,阐述黄金蜜柚柚花绽放过程香气成分的释放规律.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combined with gas chrom at 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对各成分质谱通过计算机谱库检索和资料分析,鉴定与比较分析黄金蜜柚花蕾和花朵的香气成分.结果花蕾和花朵香气中分别检测出18和17种物质;在花朵绽放过程中,香气物质总量增加,其中芳樟醇、吲哚美辛法尼酯和2-乙烯基-1,1-二甲基-3-亚甲基环己烷等物质大量释放;花蕾中烯烃类物质种类丰富,且相对含量也较高,在花朵绽放过程中,其相对含量明显降低.结论在对黄金蜜柚柚花的香味进行开发利用时,原材料应该选择盛开的花朵,黄金蜜柚花蕾可作为萜烯类化合物提取的原材料.
关键词: 黄金蜜柚 柚花 香气成分 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不同贮藏条件下猕猴桃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米良1号'猕猴桃果实为试验材料,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香气成分进行初步测定,并比较室温贮藏、4℃低温贮藏和脱落酸处理对果实香气成分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米良1号'猕猴桃果实共检出香气成分38种,以醛类与醇类为主,含量较高的香气成分分别为己烯醛(39.25%~61.15%)、己醛(12.63%~18.15%)及正己醇(4.22%~11.60%).与对照组相比,室温贮藏后,香气成分中烃类、酯类和醇类相对含量增加,而醛类相对含量减少;4℃低温贮藏后,烃类和酯类相对含量增加,醛类和醇类相对含量减少;脱落酸处理后,烃类、醛类与酯类的相对含量均增加,而醇类相对含量减少.试验结果为猕猴桃果实贮藏保鲜和软化机制研究提供了科学基础.
关键词: 猕猴桃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低温 脱落酸


高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成优489
《杂交水稻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成优489是贵州省水稻研究所利用自育恢复系G489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不育系成丰A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产量较高、生育期适宜、株叶型较好、适应性广,201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7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丁酸梭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动物养殖与疾病防控中的应用进展
《中国饲料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在探索抗生素养殖替代品的研究中,益生菌在动物生态养殖方面的开发研究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猪、鸡等重要经济动物的养殖临床试验中,饲料中添加丁酸梭菌能够起到调控动物肠道菌群、抗氧化、提高免疫力、促进动物个体增重等作用,并且该菌能够与乳酸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其他益生菌发挥较好的协同促进作用.本文就丁酸梭菌作为饲料生态添加剂在目前动物养殖领域的应用做一综述,借鉴枯草芽孢杆菌等益生菌的开发经验,展望其研发趋势与市场开发前景,为该类益生菌未来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