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棉花量质协同和籽棉产量10000 kg·hm-2以上的新疆南疆棉花优质高产高效技术
《中国棉花 》 2020 CSTPCD
摘要:在棉花产量品质协同提高的前提下实现高产更高产是棉花增产增效的有效途径.通过总结新疆南疆多年棉花超高产实践,在新疆南疆棉花量质协同提高和10 000 kg·hm-2以上籽棉产量水平下,确定了适宜的棉花品种特征特性、土壤肥力水平和种植模式,明确了棉花"温光高能壮个体"和"高光效优群体"的关键生长发育质量指标,提出了棉花优质高产高效生产的生育调控、养分调控、水分调控、化学调控等新模式,构建了棉花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管理技术体系,实现了籽棉产量10 000 kg·hm-2以上,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增加1.0 mm以上,断裂比强度提高0.5~1.0 cN·tex-1,经济效益显著.
融媒体增强出版的研究综述
《传播与版权 》 2020
摘要: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全面发展,学术期刊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成为传统学术期刊发展的必然趋势。《新疆农业科学》在新的发展趋势下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数字化转型尚未探索出有效路径,编辑创新性不足,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研究通过OSID 开放科学计划,应用"现代纸书"模式,以全媒体思维打造"现代纸刊",推动期刊轻量化转型,整合运用平台资源,实现《新疆农业科学》采用OSID技术参与媒体融合发展,提升期刊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读者用户提供精准知识服务,全方位、全流程、多维度为期刊增值,最大化提升《新疆农业科学》影响力,促进《新疆农业科学》实现融合创新发展。
关键词: 媒体融合 OSID开放科学计划 影响力提升 增强出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特有植物——文冠果
《果树资源学报 》 2020
摘要:木本油料树种文冠果,其种仁的含油率达66.39%,蛋白质的含量达25.75%。文冠果是蜜源植物,虫媒花,花色多样优美,花朵稠密,黄角带有花蜜,花期可达25~30 d。文章主要介绍文冠果的地域分布、文冠花的结构及药用价值方面,对今后在文冠果种植区采集文冠花蜂蜜提供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全民健身和全民阅读的互学互鉴
《新阅读 》 2020
摘要: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给国民的工作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却形成新的健康问题和学习问题。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人猝不及防,对全民阅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关键时刻,今年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倡导全民健身和全民阅读,使全社会充满活力、向上向善。"该表述既有《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作为法律依据,又有追求全民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部署。关于全民健身和全民阅读的新表述,既为二者的协同发展、衔接融通达成了共识,也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论农业科技期刊的基本素质和提高途径
《传播力研究 》 2020
摘要: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数量增长很快,种类已多达5 300多种,覆盖理工、农、医、科技、管理等各个领域,充分显示了科学技术期刊既是科学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出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期刊展示和见证了科技创新的全过程。因此,科技期刊成为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技信息、科学新发现、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传播最及时、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学科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提高。作为科技期刊重要一员,农业科技期刊是刊登区域农业科学技术动态,公布和展示农业科技领域的新发现、创新成果和各类农作物、林果、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等重要平台,也是传播农业科技信息、交流学术思想的主要载体。农业科技期刊在促进区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等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技期刊校对常见错误举例分析与实践研究
《传播力研究 》 2020
摘要:期刊出版工作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校对,其是整个期刊编辑工作的延续。作为展示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科技期刊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和突出,科技期刊的校对环节更加需要严谨,即使是一个单位、符号、量,如果出现错误都可能导致歧义或严重错误。农业科技期刊是刊登农业领域科学技术动态,公布和展示农业科技领域的新发现、创新成果和新技术等重要平台,其反映了农业科研发展的动态与水平,是外界观察和了解农业科技动态与展示科技成果的重要窗口。近年来,新媒体的表现形式层出不穷,大数据、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出版平台显现数字化、网络化和国际化,出版物趋于品牌化,就更要注重质量,不然一个不经意间的校对不认真就有可能造成整个文章的瑕疵。要提高期刊质量,编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作为农业科技期刊的编辑,必须要具备认真负责和一丝不苟的精神,要有"挑错的眼光""较真的一问到底""当成自家装修的材料精打细算"的态度去完成每一个校次,把好校对关,把差错率降低到万分之一以下,为读者奉献最好的精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数据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长江技术经济 》 2020
摘要: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大数据已经全面渗透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农业经济管理。农业大数据不仅能为农业经济管理提供稳固的数据信息支持,还能在其管理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生产指导作用。为了有效带动农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经济管理者就要将农业与大数据有机结合,以现代科学技术形式来助推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合理化和科学化提升。本文首先简单描述了农业大数据的基本内容,再研究了农业大数据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以期为相关工作者的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农业大数据、农业经济管理 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强和光周期对大麦草生长速率的影响
《照明工程学报 》 2020
摘要:LED光源以其节能环保、光参数可控等优势成为植物生长首选补光光源,在水培牧草培养箱中得到有效利用。本文利用水培技术在植物生长培育中的优势,以大麦草为试验对象,开展光强和光周期的试验研究。牧草培育过程分为种子萌发和麦草生长两个阶段,其中种子萌发期间培养箱内温度设为28℃,相对湿度控制在80%以上,黑暗条件下催芽3 d;麦草生长期间培养箱内温度设为26℃,相对湿度控制在60%~80%,采用峰值波长分别为660 nm和445 nm大功率红、蓝LED光源,其红光与蓝光的光强比为7∶3,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探究不同光强和光周期对大麦草生长速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光周期固定为12 h·d~(-1),光强从150~900μmol·m~(-2)·s~(-1)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大麦草生长速率的各项评价指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株高、平均叶面积、鲜重、干重和叶绿素含量均在600μmol·m~(-2)·s~(-1)达到最大值;当光强固定为600μmol·m~(-2)·s~(-1),分别在4 h·d~(-1)、8 h·d~(-1)、12 h·d~(-1)、16 h·d~(-1)、20 h·d~(-1)、24 h·d~(-1)的光周期下进行试验,发现16 h·d~(-1)的光周期下大麦草生长速率评价指标值最高、长势最好。据此可以确定适合大麦草高效生长的LED光照环境,此试验结果将为大规模、全天候、自动化牧草培养箱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