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新疆长绒棉育种现状、趋势及研究进展

新疆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新疆自1953年引种长绒棉成功以来育成品种的现状、分布和趋势,以及新品种对新疆长绒棉生产的影响等;总结新疆长绒棉育成品种现状,提出相应对策,为新疆长绒棉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2013~2018年,以不同时期新疆培育的79个长绒棉品种为材料,进行田间多点试验;收集、汇总与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成果并对比分析。【结果】66年来,新疆育成了74个综合性状优良的长绒棉新品种,保障了新疆长绒棉的生产需要;主栽品种有军海1号等10个,与引种初期长绒棉品种相比,主栽品种普遍较引进品种经济性状显著提升,助推了新疆长绒棉产业的发展;新疆长绒棉品种改良经分了引种试种-驯化-选择生产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过程。随着育种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育成品种质量迅速提升,如军海1号和新海10号等;育种平台不断完善,为长绒棉新品种研发提供了保障。66年来新疆农科院经作所、兵团第一师农科所、巴州农科所3个单位共育成了新疆超过84%的长绒棉品种数量,是长绒棉育种育种研究的优棉团队;虽然新疆长绒棉育种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品种株型、品种类型单一、丰产稳产品种缺乏、适应性亟待改善、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开发尚落后等问题。【结论】应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紧紧围绕产业发展新情况,设定育种目标,提高品种丰产稳产性,加强病、虫、逆等保障性状的改良,促进实现育种整体目标。

关键词: 长绒棉 引种 育种 现状趋势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体化匀播技术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一体化匀播栽培技术对新疆南疆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方法】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一体化匀播和常规条播2种不同的播种方式,研究不同播种方式下冬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规律。【结果】与条播相比,匀播处理有利于叶绿素含量(SPAD值)的提高,增大了叶面积指数(LAI),促进干物质的积累,有效提高了籽粒产量。与常规条播相比,匀播处理节省整地、撒肥及播种作业费1 320元/hm~2,节约肥料投入成本421.5元/hm~2;2年籽粒产出效益分别增加了5.93%(2017年)和22.75%(2018年)。【结论】冬小麦一体化匀播具有高产、节本增效、肥料利用率高的优点。

关键词: 冬小麦 匀播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增效剂与杀虫剂协同作用的玉米螟超低量喷雾防治技术

新疆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基于新型增效剂与杀虫剂协同使用,研究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方法】选取大疆T16植保无人机做为施药器械,并以2种代表性杀虫剂的田间适宜用药量作为减药基线,对比分析3种新型增效剂协同使用减药处理(0%、-15%、-30%)下的玉米螟田间防效。【结果】添加增效剂在减药15%水平及减药30%水平下药后28 d防效最佳的是激健,防效达80.06%~92.17%。20%氯虫苯甲酰胺与增效剂配合施用处理下增效效果最好的是辉丰,增效较不添加增效剂最高达13.80%;杀虫剂34%乙多甲氧虫与增效剂配合施用处理下增效效果最好的是欧克森,增效较不添加增效剂最高达2.77%。其中34%乙多甲氧虫CS35.00 mL/667m~2+迈道飞防助剂15.00 mL/667m~2防效最高,药后28 d防效为98.28%;其次34%乙多甲氧虫29.75 mL/667m~2+迈道飞防助剂15.00 mL/667m~2+欧克森增效剂30.00 mL/667m~2药后28 d防效是92.47%;防效最差的是34%多乙甲氧虫CS24.50 mL/667m~2+迈道飞防助剂15.00 mL/667m~2+辉丰增效剂10.00 mL/667m~2,其药后28 d防效为53.92%。【结论】添加新型增效剂,实现减施30%是完全可行的,但不同增效剂之间的增效作用存在一定差异,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农药种类及性质等合理搭配使用。

关键词: 无人机 增效剂 杀虫剂 亚洲玉米螟 减药增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枣果中重金属镍来源途径探究

食品与机械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土壤、农药、化肥、农家肥、大气降尘样品中重金属镍的总含量分析,明确典型区域红枣中重金属镍的外源性输入途径。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技术手段分析了样品中的重金属镍含量,结果表明:受试土壤、肥料样品中均含有重金属镍,含量范围分别在17.194~67.279,0.450~26.800mg/kg,镍总含量较高的化肥(农家肥中)类型集中在鸡粪,生物有机肥、氨基酸水溶肥、磷酸盐肥中;同一区域内大气降尘中镍总含量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同一区域内不同乡镇间大气降尘镍含量无显著差异;不同种类农药中镍总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A类、B类、C类、D类;15个枣园土壤镍含量随灌溉水流呈整体上升趋势。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土壤、肥料、大气降尘、农药、灌溉水均为红枣中重金属镍的外源输入途径。

关键词: 外源性 输入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籽瓜多糖提取工艺的响应面优化及其体外降血脂活性

食品工业科技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以新疆籽瓜为原材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籽瓜多糖工艺。通过不同浓度的籽瓜多糖与甘氨胆酸盐和牛磺胆酸钠的结合能力,评价多糖体外降血脂功能。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多糖的工艺为提取温度42℃、提取时间2 h、料液比1∶30 g/mL、超声功率220 W,籽瓜多糖提取得率为6.03%,与理论预测值接近,说明模型拟合良好,工艺条件准确可行。不同浓度籽瓜多糖与甘氨胆酸钠和牛磺胆酸钠的结合能力结果表明,籽瓜多糖浓度为2.5 mg/mL时,与甘氨胆酸钠和牛磺胆酸钠的结合率分别达到了62.67%和69.27%,表明籽瓜多糖具有较好的体外降血脂活性。与其它提取物的胆酸盐结合试验结果作比较,籽瓜多糖的降血脂活性较好。因此,籽瓜多糖是一种潜在的天然降血脂活性成分。

关键词: 籽瓜 多糖 超声辅助提取 响应面分析 降血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根际启动肥能够提高棉花磷效率和产量

棉花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磷肥条施和硫酸铵诱导根际酸化促进棉花根系生长、磷肥利用效率和产量的效应与技术原理。【方法】通过3年田间定位试验,在等量N、P养分投入条件下比较了磷肥全部作基肥、磷肥和硫酸铵作种肥条施、磷肥作种肥条施并配合滴施硫酸铵等调控根际过程的措施对棉花根系长度、根际pH、磷吸收及产量的效应。【结果】与磷肥作基肥、生育期滴施尿素的传统方法(对照)相比,施启动肥(即重过磷酸钙(P_2O_5)34.5kg·hm~(-2)和硫酸铵(N)7.5 kg·hm~(-2)作种肥条施)可促进棉花苗期的根系在施肥区(10~20 cm)增生,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14.3%和93.7%;同时,硫酸铵诱导根际土壤pH降低了0.41个单位,促进棉花苗期磷吸收和生长。在此基础上,花铃期进一步滴施硫酸铵可促进10~20 cm土层棉花根系生长,根际pH降低0.64个单位,提高了氮、磷的吸收量。3年平均的棉花籽棉产量比对照增加11.9%,氮肥偏生产力和磷肥当季利用率比传统施肥方法分别提高了28.5%和9.2个百分点。增加磷肥作种肥用量对棉花根系生长和菌根侵染无明显促进作用但可提高氮、磷肥效率和棉花产量。【结论】膜下滴灌棉花种植体系中,磷肥和硫酸铵作种肥条施并结合花铃期滴施硫酸铵能有效调节棉花根际pH、提高磷肥效率和棉花产量。

关键词: 棉花 硫酸铵 根系 pH 盐渍化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NO熏蒸对冷藏枸杞鲜果品质影响的研究

食品科技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NO熏蒸对冷藏枸杞鲜果品质的影响,以"宁杞七号"为试材,采用0、200、300 μL/L和400 μL/L的NO气体对"宁杞七号"熏蒸处理,熏蒸时间为3 h,以探究不同浓度NO熏蒸对低温3 ℃冷藏枸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NO处理均可有效抑制枸杞品质下降的速度;300 μL/L相比200 μL/L和400 μL/L的NO处理更能有效降低枸杞鲜果的腐烂率,抑制果实呼吸强度上升及减缓果实硬度和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速度;较好地维持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使枸杞鲜果在贮藏结束后仍然保持较好的贮藏品质。相比较而言,300 μL/L的NO熏蒸处理对冷藏枸杞鲜果贮藏品质的保持效果较佳。

关键词: NO熏蒸 枸杞鲜果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斑病对新疆红枣营养成分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红枣感染黑斑病后营养成分的变化情况,针对南疆7个不同地区枣园中采集的14个健康红枣和黑斑病红枣样品,分析其中31种营养指标(糖类、氨基酸、总酸、总糖、还原糖、蛋白质和矿物质元素)及4种主要有毒代谢产物(链格孢毒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发现:相比于健康红枣,黑斑病枣中检测的7种矿物质元素下降显著;所检测的17种氨基酸中,有8种苦味氨基酸(Val、Iie、Leu、Tyr、Phe、His、Lys、Arg)均升高,1种甜味氨基酸(Pro)显著降低;果糖、蔗糖、还原糖、总糖、总酸、水溶性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葡萄糖含量升高;毒性最强的细交链孢菌酮酸(tenuazonic acid,TeA)在所有样品中均检出,其在健康枣中检出含量显著低于黑斑病枣.另外,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发现链格孢酚、天冬氨酸、蛋氨酸、TeA和赖氨酸这5项指标可作为判别健康红枣和病枣的主要判别因子,为后续开展红枣感染黑斑病后的代谢组学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 黑斑病 红枣 营养成分 链格孢毒素 代谢组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木蹄层孔菌SO3高产漆酶发酵工艺及部分酶学特性研究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采自新疆阿勒泰山的木蹄层孔菌(Fomes fomentarius)中筛选获得一株高产漆酶的SO3菌株,对其产酶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对部分酶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O3菌株产漆酶的最佳碳、氮源分别为麦麸和酵母粉; Mn2+、Ca2+、Zn2+和Mg2+的添加对SO3产漆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Cu2+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没食子酸和单宁酸可使产酶高峰期提前2天;添加ABTS可使酶活由6 736 U/L提高至8 470 U/L;正交实验L9(34)优化培养基最佳组分为:酵母粉0.5%、麦麸2.5%、葡萄糖0.5%,磷酸二氢铵0.5%,漆酶活性达到10 863 U/L.酶学特性结果表明:SO3菌漆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且在80℃仍具有漆酶活性,最适反应pH为3.0,在40℃,pH 4.0~5.0之间,酶活性最稳定;同时研究表明Mn2+和Zn2+对酶稳定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Co2+、Cd2+、Cr2+和Pb2+对酶的稳定性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对菌体及发酵液进行了双向电泳检测,测定其等电点为4.1,获得了1个纯化酶蛋白质谱序列.结果表明,该蛋白为LaccaseE(Trametes sp.420).SO3菌株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木蹄层孔菌 漆酶 发酵工艺优化 酶学特性 质谱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冷榨核桃油工艺及主要压榨参数优化

农业工程 2020

摘要:为得到高品质的核桃油,利用新疆"新新2"品种核桃进行核桃破壳、壳仁分离和低温螺旋冷榨工艺中试试验。对比研究了物料粒度对出油率的影响以及低温螺旋冷榨机压榨的主要工艺参数(出饼口直径和榨轴转速)对核桃油饼粕残油率和压榨效率的影响,得出核桃油冷榨关键技术的最佳工艺条件:核桃仁粒径10 mm、压榨温度35℃、入榨水分8%、榨轴转速60 rmin及出饼口直径6 mm,在此工艺条件下核桃油出油率可达40%。将冷榨装置与核桃破壳及壳仁分离生产线进行集成配套,形成低温冷榨核桃油生产线,为冷榨核桃油工业化生产提供坚实基础。

关键词: 冷榨 残油率 压榨参数 压榨效率 集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