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甘肃省冬小麦抗条锈菌CYR34育种策略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麦条锈病是发生于甘肃省冬小麦生产上的最主要病害,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且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措施.本文结合近年来甘肃省小麦条锈菌CYR34消长动态及致病性特点、冬小麦抗条锈育种研究现状与进展,提出了后CYR34时期抗病育种及抗病品种应用的思路,以期为持续控制甘肃省小麦条锈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冬小麦 抗病育种 条锈病 思考 甘肃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泵干燥技术在中药材初加工中的应用综述

甘肃农业科技 2019

摘要:介绍了热泵干燥技术的原理以及热泵干燥技术高效节能、易于控制、可调节范围广、效率高、污染小等优点,从热泵设备的改进、干燥工艺优化、物料的品质控制、能效利用优势、多种干燥方式联合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了热泵干燥技术在中药材初加工过程中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 热泵 干燥 中药材 初加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冷冻温度对'清香'去青皮鲜核桃 冻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经济林研究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给去青皮鲜核桃贮藏保鲜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持,以'清香'核桃为试材,将去青皮鲜核桃分别置于(-3±1)(-6±1)(-9±1)和(-19±1)℃的温度下冻藏,就不同温度对去青皮鲜核桃冻藏期间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去青皮鲜核桃置于(-1±1)℃的温度(对照处理)下贮藏2个月即开始发霉,于(-3±1)℃的温度下贮藏4个月才开始发霉,而分别于(-6±1)(-9±1)和(-19±1)℃这3个温度条件下其在整个贮藏期间均未发生霉变;冻藏8个月后,与对照处理相比,分别置于(-6±1)(-9±1)和(-19±1)℃这3个温度下冻藏的去青皮鲜核桃,其种壳色泽分别提高51.31%、57.88% 和62.15%,种仁风味分别提高29.63%、20.16% 和15.28%,碘值分别提高14.63%、17.1% 和20.92%,酸价分别下降33.81%、47.05%和51.36%;在(-9±1)和(-19±1)℃这2个温度条件下冻藏的去青皮鲜核桃其营养品质均保持较好,但解冻后核仁均呈半透明状并伴有异味;(-6±1)℃的温度处理既可抑制霉变,又能使其种仁保持较好的风味和营养品质.从保鲜效果与贮藏成本考虑,生产上可于(-6±1)℃的温度条件下对去青皮鲜核桃进行冻藏,这样可以实现鲜核桃的周年供应.

关键词: 去青皮核桃 冻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省陇东南大豆孢囊线虫的发生和分布

植物保护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甘肃省陇东南地区大豆孢囊线虫病分布和发生程度,采用Z字形取样法,对甘肃省陇东南地区9个县(区)37个乡镇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发生和分布进行调查,并根据形态特征和rDNA-ITS序列比对鉴定线虫种类。共采集土样411份,陇东地区大豆孢囊线虫检出率为87.2%,其中镇原、西峰、正宁、华池和环县的检出率最高,达100%,镇原孢囊发生量最大,平均孢囊数为11.4个/100 g土;陇南地区大豆孢囊线虫检出率为63.7%,成县和徽县分别为64.0%、63.0%,平均孢囊数分别为0.9和1.2个/100 g土。经形态学特征观测和rDNA-ITS序列比对,甘肃省陇东南采集到的孢囊线虫均鉴定为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关键词: 大豆孢囊线虫病 分布 发生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至精油和莫能菌素对荷斯坦犊牛瘤胃发酵参数和菌群结构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牛至精油和莫能菌素对荷斯坦犊牛瘤胃发酵参数和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了80头新生荷斯坦犊牛,体重(41.31±2.23) kg,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头。牛至精油组开食料中添加4.0 g/kg牛至精油,莫能菌素组开食料中添加3.6 g/kg莫能菌素,混合组开食料中添加4.0 g/kg牛至精油+3.6 g/kg莫能菌素,对照组开食料中不添加任何饲料添加剂。饲喂70 d后,从每组中选取体重相近的试验牛3头,采集12头犊牛的瘤胃液,检测瘤胃发酵参数,并运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测定瘤胃菌群结构及多样性。结果表明:1)莫能菌素组和混合组的瘤胃液氨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莫能菌素组的瘤胃液丙酸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门水平上,牛至精油组、莫能菌素组、混合组的瘤胃液中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1);莫能菌素组的瘤胃液中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0.05≤P<0.10)。3)属水平上,牛至精油组、莫能菌素组和混合组的瘤胃液中普雷沃氏菌属的相对丰度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0.05≤P<0.10);牛至精油组的瘤胃液中丁酸弧菌属的相对丰度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0.05≤P<0.10);莫能菌素组的瘤胃液中奥尔森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瘤胃球菌属和丁酸弧菌属的相对丰度均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0.05≤P <0.10);混合组的瘤胃液中梭菌属的相对丰度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0.05≤P <0.10)。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可以调节瘤胃微生物的菌群结构,提高犊牛瘤胃中蛋白质降解菌的相对丰度,降低产丁酸菌属的相对丰度,同时可能避免或者缓冲莫能菌素对有益菌群的破坏。

关键词: 牛至精油 莫能菌素 荷斯坦犊牛 瘤胃发酵 菌群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兰州市高原夏菜病虫害种类调查及防治现状

甘肃科技纵横 2019

摘要:高原夏菜是甘肃省具有区域特色及市场竞争力的新兴农业产业,然而,生产中由于菜农在病虫害管理过程中防治目标不明确、防治技术不得当造成的农药残留、病虫害抗性激增等问题严重制约高原夏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实地调查等方法明确了兰州地区榆中县、红古区和永登县等高原夏菜优势产区主栽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并对病虫害的防治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甘肃省高原夏菜病虫害发生种类少且相对单一,明确了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优势病虫害的种类;调查发现不同区域防治水平差异较大,部分地区存在偷用禁止使用的农药品类的情况,本研究为兰州地区高原夏菜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高原夏菜 病虫害 种类调查 防治现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杀菌剂对旱地连作马铃薯土壤水分效应、微生物和产量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马铃薯效益高和集约化种植致使甘肃马铃薯的连作障碍问题日趋严重。如何克服连作障碍成为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主要关注的问题。在连续4年种植马铃薯的田地上设置施用恶霉灵、五氯硝基苯、哈茨木霉菌、土壤改良剂和对照(常规种植)5个处理的大田试验,通过测定土壤含水量、土壤微生物量、产量、调查疫情,计算土壤贮水量、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发病率、病情指数等,以期筛选出缓解当地马铃薯连作障碍有效措施。结果表明,恶霉灵和哈茨木霉菌处理耕作层土壤细菌与真菌比值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183.50%和331.24%;早疫病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显著降低80.33%和58.93%;晚疫病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显著降低62.74%和56.88%;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31.80%和27.15%;经济产量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24.10%和22.25%。在马铃薯长期连作田使用土壤消毒剂恶霉灵和哈茨木霉菌,能显著改善土壤微生物数量,提高土壤细菌和真菌比,使土壤微生物由"真菌型"向"细菌型"转化,减轻马铃薯病害,提高旱地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土壤含水量,提高马铃薯产量。

关键词: 连作 病害 土壤微生物 土壤水分效应 旱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CNKI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文献资源利用分析

甘肃农业科技 2019

摘要:以2016-2018年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购买的CNKI知识库为考察对象,从中国知网数据库使用总量、不同数据库使用量对比、不同学术期刊使用量、学科文献下载情况、月使用情况、不同用户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表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文献下载量占到文献总下载量的67.4%~76.5%,其中《甘肃农业科技》下载量高居榜首,为主流期刊.集团用户呈主流,漫游用户呈逐年上升趋势.从个人用户情况看,3月份为文献下载高峰期.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下载量是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的1.89~2.51倍.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农业科技学科文献下载量居第1位.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次数呈跨越式上升,每天平均下载文献365篇以上.由此可见,中国知网数据库是科技人员检索文献的主渠道,其中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是今后主要续订数据库采购的重点.

关键词: CNKI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文献资源 统计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西冷凉灌区谷子施肥现状调查及评价

甘肃农业科技 2019

摘要:采用农户抽样和文献查阅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河西走廊灌区谷子种植区施肥现状。结果表明,调查区复合肥使用比例极高,N平均施用量248.2 kg/hm2,P2O5平均施用量186.5 kg/hm2,K2O平均施用量为128.0 kg/hm2,较为合理,且大部分种植户采用基肥+追肥的施肥方式。不足之处在于有机肥的比例较低,基本无中微量元素的施用。

关键词: 冷凉灌区 谷子 施肥 调查与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河西地区薰衣草栽培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农业与技术 2019

摘要:薰衣草,一种低矮的耐寒小灌木,其耐旱、耐贫瘠、抗盐碱,不仅是应用广泛的香料植物,而且对甘肃河西干旱贫瘠地区生态环境能够进行有效改善,对居住地、公园等地的绿化条件增色不少,其深加工产业、旅游业等市场前景广阔。本文对薰衣草资源的栽培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薰衣草 利用现状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