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稻品种及其器官对土壤重金属元素Pb、Cd、Hg、As积累的差异
《江苏农业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土壤中添加重金属元素Pb、Cd、Hg、As,研究43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系)成熟后不同器官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差异。研究结果表明,Pb、Cd、Hg、As主要在水稻植株根中大量富集,其次是茎叶,在稻谷和精米中富集量最低;通过富集系数的比较,发现水稻对Cd富集能力最强,其次是Hg,然后是Pb,最低是As。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规律为:①Pb在常规籼稻稻米和稻谷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在粳稻和杂交稻中的含量,而茎叶中Pb含量在不同类型品种间不存在显著差异。②Cd在不同类型品种和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在常规籼稻精米、稻谷中的含量最高,在杂交稻精米和稻谷中的含量居中,在常规粳稻中的含量最低;杂交稻和常规籼稻茎叶中Cd含量高于粳稻;而粳稻根中Cd含量显著高于籼稻和杂交稻。③Hg在不同类型品种精米中的含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以杂交稻精米中汞含量最高,而在稻谷和茎叶中Hg含量不同品种类型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④在不同品种类型之间精米和稻谷中As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常规稻和杂交稻含量较高,而茎叶As含量在不同品种类型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猪源肠毒素性大肠杆菌菌毛基因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中国兽医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对猪源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的4种主要菌毛(K 88、K 99、F 41和987p)进行快速检测和分型,建立了检测4种菌毛的多重PCR方法。首先设计合成4对4种菌毛特异性的引物,然后用4种菌毛参考ETEC菌株优化了多重PCR方法。该方法对K 88、K 99、F 41和987p 4种菌毛的扩增产物分别为201,314,380和459 bp。对4种扩增产物分别进行酶切鉴定,结果均得到与预期一致的2个片段。对各个参考菌株不同组合的检测结果为100%符合。结果表明,该多重PCR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ETEC性腹泻的辅助诊断及ETEC菌毛抗原分型检测。
关键词: 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 菌毛基因 多重PCR


江苏省小麦田禾本科杂草发生趋势及防除策略思考
《杂草科学 》 2006
摘要:小麦的安全生产在江苏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以硬草、草、日本看麦娘和棒头草为代表的禾本科杂草在江苏麦田发生普遍、危害严重,化学除草剂一直是江苏麦田杂草治理的重要手段。但生产上可安全、高效、经济地防除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品种较少,加上杂草危害时期长、除草剂使用技术不完善等原因,造成化学除草剂使用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小麦田禾本科杂草危害日趋严重的现状。加强理论研究的同时需加大新除草剂品种的开发力度,大胆创新改造现有除草剂品种,建立完善的除草剂使用技术及其评价体系,建立基于农田生态系统之上的作物种类—农艺措施—农药种类和剂型—施药方法相结合的防除策略。


茶叶辐照杀菌工艺标准的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红茶类辐照杀菌的最低有效剂量为4 kGy,最高耐受剂量为9 kGy;花茶、速溶茶和保健茶等再加工茶辐照杀菌的最低有效剂量为4 kGy,最高耐受剂量为8 kGy;绿茶辐照保鲜最低有效剂量为3 kGy,最高耐受剂量为5 kGy。以推荐的辐照杀菌工艺剂量对茶叶进行辐照处理,细菌总数低于1 000 cfu/g,大肠杆菌低于30 MPN/100g,霉菌低于25 cfu/g。辐照对绿茶中粗蛋白、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总量无显著影响,可溶糖有一定变化。5kGy以下辐照对绿茶色泽、汤色、滋味、香气无明显改变,在常温下可以贮存650 d以上,保鲜期比对照延长12个月以上。


砂梨种子休眠原因与解除休眠方法的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砂梨(P.pyrifaliaNakai)种子休眠主要原因与解除休眠的主要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起砂梨种子休眠的主要有种皮障碍、种胚休眠和种胚后熟;而解除休眠的主要方法为低温层积处理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裸层积和沙层积在解除种子休眠上的发芽效果是一致的,使用GA3溶液浸种,不能完全打破种子休眠,用GA3500~1 000 mg/L低温层积30 d即可解除种子休眠,比直接沙层积缩短30d,其发芽率比直接沙层积高。


玉米LFY同源基因ZFL1与多叶性状的相关性
《江苏农业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LFY基因是控制拟南芥花分生组织特异性的关键基因,该基因的突变会引起延迟开花和叶片形态变化。本试验以相同核背景(Y53)下穗上叶片数14叶和4叶的材料为模板,通过PCR反应,扩增出4条ZFL1基因目的片段。对PCR扩增产物进行回收、纯化和测序,将测序片段进行拼接。通过序列比对,结果表明与Y53(4L)相比较,Y53(14L)在外显子3有一段13 bp的重复序列,造成ORF的改变,进而引起氨基酸序列改变。据此,初步认为多叶玉米ZFL1基因在外显子区域发生突变造成表达产物-转录因子结合靶基因的功能性失活,使玉米营养生长阶段延迟,从而引起玉米穗上叶片数的增加。
关键词: 玉米 穗上叶片数 多叶性状 PCR扩增产物 ZFL1基因


温室网纹甜瓜干物质分配、产量形成与采收期模拟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一个可以预测温室网纹甜瓜产量与采收期的模拟模型,为温室网纹甜瓜生产管理和环境调控的优化提供决策支持。【方法】本研究据温室网纹甜瓜器官生长与温度和辐射的关系,建立了基于分配指数的温室网纹甜瓜干物质分配、产量形成与采收期模拟模型,并利用不同基质的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模型对地上部分干重、根干重、茎干重、叶干重、果实干重的模拟结果与1∶1直线之间的R2分别为0.99、0.65、0.97、0.98和0.98;预测相对误差分别为0.88%、70.21%、7.44%、9.33%和5.28%。模型对网纹甜瓜果实鲜重的模拟结果与1∶1直线之间的R2为0.94,预测相对误差为8.13%,对网纹甜瓜直径的模拟结果与1∶1直线之间的R2为0.95,预测相对误差为9.23%,对网纹甜瓜采收期的预测误差在±1d内。【结论】与已有的温室作物生长模型相比,本研究建立的模型不仅预测精度较高和功能全面,而且模型参数易获取,具有较强实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