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两系杂交稻PA64S/E32生育后期的光抑制和光合产物分配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摘要:以两系杂交稻PA64S/E32和汕优63为材料,在自然条件下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同化产物分配等关键指标。在中午(高光高温)和叶衰老过程中,PA64S/E32的叶绿素、蛋白质含量、PSⅡ原初光化学效率(Fv/Fm)、量子产量(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的降低较少;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增加较少。表明在自然条件下,两系杂交稻PA64S/E32吸收的光能能较多的转化为化学能,通过热耗散的能量较少,表现耐光抑制。通过用同位素14C对光合同化产物运转分配进行研究,发现两系杂交稻PA64S/E32光合同化产物向穗部的运转速率和分配比率均较高,表明其具有较好的源库协调性。上述有关光合和同化产物的分配特点可能是两系超级稻高产的生理基础。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光抑制 叶绿素荧光特性 同化产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温对不同水稻品种花粉活力及籽粒结实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杂交籼稻汕优63、特优559和常规粳稻武育粳3号、华粳1号为材料,于抽穗期用35℃及其以上高温胁迫处理,研究了高温对花粉活力和籽粒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35℃胁迫1 d,供试品种的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和结实率均下降;随着胁迫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供试品种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和结实率都急剧降低;水稻抽穗期受高温的危害存在品种间差异,相同条件下,杂交籼稻汕优63和常规粳稻武育粳3号受高温的伤害分别明显小于同类型品种特优559和华粳1号;花粉活力降低是高温导致籽粒结实率大幅度降低的主要生理原因。

关键词: 水稻 高温胁迫 花粉活力 籽粒结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鸭源H9亚型禽流感病毒在鸡胚上传代及繁殖规律的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对一株从发病鸭体内分离到的H9亚型禽流感病毒株[A/Duck/NanJing/1/1999(H9N2),简称NJ01]进行了传代及繁殖规律的研究。将其在10日龄SPF鸡胚上传至15代,测定血凝价及平均死亡时间。取第3 (E3)、5(E5)、10(E10)、15(E15)代次的毒种稀释至不同浓度,接种10日龄、11日龄SPF鸡胚及非免疫鸡胚,对收获毒液量及血凝价(HA)、病毒含量(ELD_(50))进行比较。同时对接种10~(-4)稀释的第3代毒种死亡鸡胚各组织所含病毒的HA进行测定。结果显示,NJ01株经传代其平均死亡时间为53~64 h,HA为9~11 log_2;E3、E5、E10、E15毒种的ELD_(50)分别为10~(8.83)/0.1 ml、10~(9.0)/0.1 ml、10~(8.33)/0.1 ml、10~(8.32)/0.1 ml;将E3毒种稀释至10~3、10~4、10~5倍接种鸡胚,对病毒繁殖收获量有一定的影响,平均死亡时间延长,经10~(-4)稀释后接种11日龄SPF鸡胚的病毒繁殖效果最好;死亡鸡胚以尿囊液和尿囊膜所含病毒的HA最高,达9~10 log_2,肝、肺及其他组织HA较低,为1~5 log_2。

关键词: 禽流感 H9亚型 病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抗除草剂不育系的抗性效应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转育获得的抗除草剂不育系的抗性效应,苗期用不同浓度草甘膦处理抗草甘膦油菜不育系TA6,TA7。结果表明:随着喷药浓度增加,对叶片、茎秆和根的生长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叶片生长的影响较早且最严重,对茎秆生长的影响较迟,程度相对较轻,对根部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小,表现为先抑后扬,但随着时间推移,影响程度逐渐减轻,至喷药60 d后,油菜苗生长基本恢复正常。花期育性调查和套袋自交结果表明,抗性不育系喷施草甘膦除草剂后,育性未受任何影响,TA6,TA7的不育率和不育度均表现正常。

关键词: 草甘膦 油菜 干物质积累 育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饲料安全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标准导报 2006

摘要:饲料安全检测技术对于饲料工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该文对近十多年来我国饲料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综述.

关键词: 饲料 安全 检测技术 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京板鸭加工过程中脂肪氧化研究

江苏农业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过氧化值、硫代巴比妥酸(TBARS)值、羰基值和双烯值等氧化指标的测定,研究南京板鸭加工过程中各工艺点板鸭肌肉脂肪的氧化变化。结果显示:板鸭肌肉脂肪的过氧化值、TBARS值、羰基值和双烯值在加工过程中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表明脂肪氧化程度逐渐增加;腌制工艺对板鸭TBARS值、羰基值和双烯值影响显著,而过氧化值则在风干过程中变化较大。

关键词: 南京板鸭 脂肪 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蓬子DnaJ-like基因片段的表达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盐生植物海蓬子的抑制消减杂交文库中克隆了DnaJ-like基因的长609 bp的DNA序列,编码1个202 aa的开放阅读框,Northern B loting显示该基因在检测子(200 mmol/L NaC l)中的表达显著增强。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在蛋白质水平上,该片段与拟南芥和水稻的同源性分别为6 e-68和1 e-58;在核酸水平上,该片段与拟南芥的同源性为3 e-24。保守区分析显示,该片段含有DnaJ-like基因完整的J功能域(J-Dom ain,66 aa),功能域在蛋白质水平与GenBank两种相关类型的J功能域的同源性分别为1 e-11和9 e-15。这为该基因的克隆及研究其在植物逆境胁迫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DnaJ-like基因 表达 生物信息学分析 海蓬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陆地棉SUPERMAN类似锌指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遗传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锌指蛋白是生物体内数量最多的转录调控因子,它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SU-PERMAN类锌指蛋白只含有1个锌指结构。根据这类蛋白的保守结构域设计简并引物,通过RT-PCR从棉花中获得了3个这个家族成员的EST,得到1个锌指蛋白基因的全长序列,该基因的编码区长744 bp,编码长248个氨基酸的多肽,其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一个拟南芥RBE蛋白有40%的同源性。此基因被命名为GZFP。它含有保守的锌指结构并在多肽链的C-端具有富含亮氨酸的保守结构域,GZFP含有核定位信号并且没有内含子。GZFP基因在棉花花蕾、子房、花瓣和根中的表达量要高于木质部、韧皮部、叶片、纤维和种子。GZFP基因的表达量很低,在GenBank中没有任何和它同源的EST序列存在。对GZFP5′侧翼区进行分析发现有数个花粉和根特异表达相关元件,4个与Dof蛋白作用的核心序列,4个与光诱导相关的元件。

关键词: 棉花 锌指蛋白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麦赤霉病抗扩展性鉴定与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6

摘要:利用禾谷镰刀菌单花滴注接种研究了245份大麦品种对赤霉病抗扩展性。结果表明,大麦赤霉病抗性除了抗初侵染外还存在抗扩展类型。比较了接种后7d、14d和21d的病小穗数和病小穗率以及由不同期病小穗率获得的病程曲线面积等7个指标性状,并对其进行遗传参数分析,发现21d病小穗率指标在品种间具较大的变幅、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率,21d病小穗数和病程曲线面积与病小穗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大麦品种抗扩展性表现不一,供试品种中以Suyin21、乌金一号、莆846193、盐97001、96AC20-30五个品种21d病小穗率最低,为高抗品种,占全部供试品种的2.04%。

关键词: 大麦 赤霉病 抗扩展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无花瓣矮秆新种质APL03的选育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6

摘要:以正常四瓣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系ZH004为母本、无花瓣种质APL01为父本杂交,对无花瓣及矮秆等性状进行多代定向选择,育成APL03新种质。该种质群体无花瓣株率达100%,单株无花瓣度>90%,植株高度130~140 cm,单株有效角果数>400个,种子含油率高达43%~47%,兼有抗倒伏、抗耐菌核病等特性,成为培育适于全程机械化作业栽培油菜新品种的基础材料。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无花瓣 矮秆 种质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