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杀真菌素链霉菌AL-04发酵产抗生素工艺研究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杀真菌素链霉菌菌株AL-04的发酵滤液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试验设计,对其发酵条件和培养基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AL-04产抗生素的最适发酵培养基为:黄豆粉34.0g,鱼粉12.0g,蔗糖2.0g,可溶性淀粉6.0g,NaCl 2g,K2HPO40.5g,MgSO4.7H2O 0.1g,ZnSO40.01g,FeSO4.7H2O 0.01g,CaCO32g,蒸馏水1000mL;产抗生素的适宜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0%,种子液菌龄36h,装液量50mL/300mL三角摇瓶,初始pH值7.2.在上述条件下,28℃、180r/min振荡培养7d,菌株AL-04的抑菌率比原始发酵培养基提高了13.6%,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矮秆超大穗小麦亲本与多抗丰产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评价及遗传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进一步挖掘矮秆超大穗小麦亲本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潜力,为小麦高产、超高产育种选择优良亲本和最优杂交组合提供理论依据,选用5个矮秆超大穗小麦品种(系)作为父本,8个多抗丰产小麦品种(系)作为母本,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采用8×5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制了40个杂交组合,对小麦亲本及杂种F1的株高、主穗长、单株穗数、结实小穗数、主穗粒数、主穗产量、单株产量、千粒重8个性状进行了考察,并在基因型方差分析显著的基础上进行了配合力评价及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父本中A1、A3、A4是综合性状优良的亲本,其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均较高,特别是穗长、主穗粒数、结实小穗数、主穗产量、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高,而株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低,是很理想的矮秆超大穗多粒亲本材料。母本中B5、B6单株穗数一般配合力较高,株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低,可作小麦高产杂交育种的矮秆多穗型亲本使用。结合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组合B5×A3单株穗数、主穗产量、单株产量、千粒重特殊配合力效应最高,株高特殊配合力效应较低,可作为的矮秆、多穗、粒重高且高产的重点杂交组合。B2×A4主穗长、单株产量、单株穗数特殊配合力效应都较高,而株高特殊配合力效应低,可作为矮秆大穗高产的重点杂交组合。遗传力分析表明:单株产量、千粒重、主穗长、主穗产量皆在70%以上,表明这4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较大,受环境影响较小,而狭义遗传力的分析除主穗长、主穗粒数、主穗产量、株高大于50%,其余4个性状均低于50%,说明受环境影响大,不宜早期选择,应该适当推迟选择的代数。
关键词: 矮秆超大穗小麦 多抗丰产小麦 基因型方差分析 配合力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萎蔫综合症在山西省棉花区试新品种中的发生调查
《中国棉花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调查了山西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中棉花萎蔫综合症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在参试材料中发生该病害较多,不仅本省参试材料发生,而且外省参试材料发生也较严重;该病已逐渐成为棉花上常态发生的新病害,亟待引起有关各方重视。建议在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将其列为考察项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螟在晋北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
《中国植保导刊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简述了玉米螟在晋北的发生和为害特点,即越冬虫源基数逐年增加,2代幼虫为害重于1代幼虫,幼虫为害部位和越冬场所逐渐由茎秆向穗部转移。随着海拔的升高玉米螟发生为害逐渐减轻,同一地区播期偏迟、玉米种植较稀的地块其为害也较轻。紧凑型和半紧凑型玉米的发生程度较重。分析了玉米螟近年在晋北重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治方法和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肥对胡麻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促进胡麻(Linum usitatissimum Linn)生产实现高产、优质,在甘肃省白银市、兰州市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进行了田间试验,以不施肥(T1)和施用化肥(T2)为对照,比较了施用农家肥(T3)、胡麻油渣(T4)和"清调补"生物肥(T5)、"窝里横"生物肥(T6)对胡麻干物质积累、分配规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试验区不同施肥处理明显改变了胡麻干物质积累的进程,干物质积累量从多到少排序均为T4>T2>T3>T6>T5>T1。拟合的胡麻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Logistic模型均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胡麻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一般出现在现蕾期,播种时间较迟时会延至青果期。3个试验区不同肥料处理胡麻干物质积累直线增长天数从多到少以及干物质积累最大增长速率从高到低排序均表现一致,分别为T3>T2>T4>T5>T6>T1和T4>T2>T3>T6>T5>T1。各施用有机肥处理成熟期花果干物质分配比率均比对照(T1、T2)有所提高。T3比T1处理显著增产22.85%~45.40%,与T2处理未见显著差异。T4分别比T1、T2处理显著增产62.83%~88.13%、9.58%~39.49%。T5、T6比T1处理分别显著增产15.14%~18.10%、17.65%~21.01%,比T2处理分别显著减产14.63%~20.52%、12.77%~18.57%。生产上应大力推行胡麻油渣、农家肥施用技术,促进胡麻有机生产的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密林熊蜂雄性成蜂生殖系统发育动态
《昆虫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密林熊蜂Bombus patagiatus Nylander雄蜂出房后生殖系统发育变化过程,本研究首次对密林熊蜂雄性成蜂(1-15日龄)生殖系统的精液量、精子数、性腺大小、储精囊大小等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雄性成蜂在1日龄时精液量最大,达到5.95±0.39μL;镜检精子数在2日龄最多;而精液中活动精子数出现波浪式的循环趋势,9日龄达到最大值,为25.93±1.06个;精液中精子总数在9日龄达到最大值,为160.67±17.11万个;活动精子百分比以8、9日龄最高,分别达到86.38%±2.02%及86.45%±2.50%;性腺长度在1日龄时最小,为1522.01±37.93μm;储精囊的中部宽度在7日龄最宽,达86.38±2.96μm,但与9日龄相比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8-9日龄雄性成蜂个体各指标较为稳定,该日龄即为雄性成蜂性成熟且可以交配的时期。本研究结果为密林熊蜂人工繁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活性纤维素酶的分离纯化
《中国农学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纯化纤维素酶粗酶液,通过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DEAFFF弱阴离子交换柱层析的方法,研究纤维素酶粗酶液分离纯化的方法。结果表明: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DEAFFF弱阴离子交换柱层析的方法对内切葡聚糖苷酶组分的分离纯化有效。通过试验研究得到一种内切葡聚糖苷酶组分,其比活力提高了5.89倍,回收率为2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花萱草‘莎蔓’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北方园艺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以大花萱草‘莎蔓’子房为外植体,对其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诱导分化、试管苗繁殖的激素配比对繁殖效率的影响以及生根培养基的设置和驯化栽培方法等关键技术参数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莎蔓’子房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4mg/L 6-BA+0.3mg/L IBA+1mg/L 2.4-D,不定芽分化率可达49.2%;在3mg/L 6-BA、(0.3~0.5)mg/L IBA时,繁殖系数可达5.8~6.4倍。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0.4mg/L NAA+20g/L蔗糖+6.5g/L琼脂,平均试管苗生根数达5.7条。组培过渡苗栽培基质为粗河沙、蛭石+泥炭土、泥炭土均可,条件控制在温度24~28℃,相对湿度85%~90%,移栽成活率可达到9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种质材料主要农艺性状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麦种质资源是小麦育种的重要基础,小麦遗传多样性评价不仅有助于种质资源的搜集、管理和利用,也有利于核心种质的研究。为了合理利用小麦种质资源,降低组配小麦杂交组合的盲目性,选取73份国内外种质材料,在旱地条件种植,以株高、穗粒数、千粒重、有效穗数和产量为指标对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雨养条件下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为:产量>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株高;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为: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供试材料可以分为6类,并对各类种质材料的特点及在育种中的应用作了评述。试验中综合表现较好的4个亲本材料为第Ⅵ组的18thFAWWON-IR-023、18thFAWWON-IR-111、18thFAWWON-IR-027和18thFAWWON-IR-169,可为选育抗旱优质丰产小麦新品种提供优异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柿套袋微域生境与果实着色效应研究
《果树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4种不同材质的果袋,进行套袋微域生境及果实着色试验,结果表明,双层内红袋处理昼夜温差较大,9月18—21日和10月上旬晴天条件下,分别比对照高5.8℃和4.8℃;塑膜袋和双层纸袋保湿性较好,在晴热干燥、空气湿度过低时,可减轻相对湿度胁迫;双层纸袋遮光严重,晴天14:00双层内红袋和双层内黑袋袋内光辐射只有对照的0.8%和0.4%。不同套袋材料形成不同的微环境,对柿果着色产生不同的影响,双层内红处理果实着色最好,其次为双层内黑,其他处理与对照差异较小,9月25日调查,双层内红果皮色为N25B,对照为163B;10月15日双层内红为33A,对照为N25B。对甜柿果皮进行色素分析,发现不同处理柿果生长后期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提高,套纸袋处理降低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双层纸袋处理后期类黄酮含量增加,其他处理及对照则降低,成熟期双层内红的果皮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0.017 8 mg·g-1和0.070 6 mg·g-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