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浅论华北驼绒藜新品种的开发利用
《草原与草业 》 2017
摘要:华北驼绒藜是一种耐寒、耐旱、耐瘠薄、营养丰富的优良旱生牧草。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规模建植华北驼绒藜人工草地,可以恢复植被,改良草场,丰富饲草来源,改善生态环境,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本文概述了内蒙古草原地区的生态现状,阐述了华北驼绒藜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和建植技术,分析了大力种植华北驼绒藜的好处,并提出了在内蒙古地区大力推广种植华北驼绒藜的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Landsat8 TVDI的河套灌区旱情分析——以临河区为例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河套灌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粮、油生产基地,该区域地处我国干旱区,及时有效地监测评价该地区的旱情状况,对农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遥感手段监测河套灌区旱情状况,将研究区分为无旱、轻旱和干旱3个旱情等级,并对统计结果进行评价,以期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7月1日的两景Landsat8遥感影像数据,针对遥感参数进行计算反演,对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地表温度(LST)和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TVDI)等遥感参数分级统计,评价临河区旱情。[结果]3个旱情等级中,无旱的面积为466.38 km~2,占临河区面积的20.02%;轻旱的面积为1 176.50 km~2,占临河区面积的50.49%;干旱的面积为687.12 km~2,占临河区面积的29.49%。临河区东北地区旱情面积比重较大;西南地区靠近黄河及人工渠旱情面积较小或者无旱情发生。[结论]该方法适合农业旱情的快速监测评价,能较好地反映区域旱情空间分布,监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Landsat8 TVDI 河套灌区 旱情分析 参数反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FMDV细胞表面受体研究概述
《现代农业 》 2017
摘要:FMDV通过不同途径进入细胞,这个过程从病毒附着在细胞表面的受体开始。FMDV进入细胞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途径结合整合素;在酸化的内吞囊泡内囊泡中病毒衣壳迅速分解,使产生的病毒RNA基因组释放。FMDV还可以使用硫酸乙酰肝素进入细胞。病毒通过细胞膜穴样内陷介导的内吞途径进入细胞。一旦病毒进入胞内体,胞内体中的低pH值将引起病毒基因组的脱衣壳,随后穿过胞内体膜进入细胞质。已经有许多整合素被确认为是FMDV的受体。本文将主要综述近年来FMDV受体的研究进展,并阐明这些受体在感染中的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苜蓿雄性不育系MS-4 SSH文库构建及基因表达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苜蓿雄性不育系MS-4与可育系花蕾为材料,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分别构建了不育条件下和可育条件下基因差异表达消减cDNA文库,在2个库中分别随机挑选阳性克隆进行测序,经序列比对分析,共获得功能已知的EST序列190条。后经GO功能分类,对推定出的6个相关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6个基因在苜蓿雄性不育系花蕾不同发育时期中均出现差异表达,推测这6个基因可能与苜蓿雄性育性相关,并且在其育性转换中具有重要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巴美肉羊生产性能和内脏发育的影响
《养殖与饲料 》 2017
摘要:为研究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巴美肉羊生产性能和内脏发育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34.87±0.87 kg的巴美羔羊24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添加35%自由采食量、、65%自由采食量、自由采食量的全混合颗粒饲料。结果表明,试验羊的体重、日增重均随营养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自由采食组、65%自由采食组和35%自由采食组的日增重分别为388.13±35.94、233.11±35.52、35.73±36.84 g,除料肉比外其余屠宰指标均随营养水平的降低而显著降低。试验羊的内脏重随营养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增加,高营养水平组的生产性能和内脏发育最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蒙古马铃薯生产与主粮化发展分析
《北方农业学报 》 2017
摘要:马铃薯主粮化对于丰富全国人民的膳食结构、保证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内蒙古自治区是马铃薯的优势产区,生产规模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对于主粮化战略的深入推进影响深远。文章对近年来内蒙古全境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产量及在种植过程中伴随的肥料、农药、农膜等农资投入品的使用等生产现状进行了梳理。同时,结合调研实践,重点在马铃薯标准化生产、马铃薯质量安全要求、马铃薯主粮化的必然性、可行性和存在问题等方面展开分析,旨在为全区马铃薯产业发展、质量安全及主粮化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与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蛋鸡饲料配方的研究设计与注意问题
《浙江畜牧兽医 》 2017
摘要:蛋鸡饲料配方的设计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既关系到养殖安全和产出效益,又要兼顾高成本投入下的利润,还要适应市场需求,富有市场竞争力。1设计要求蛋鸡饲料配方的设计要求是具有科学合理性,在配方中可运用动物营养领域的新知识、新成果,在保证各生长期蛋鸡营养和具有优良产蛋性能的前提下,饲料配方的成本较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胁迫下华北驼绒藜叶片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分析
《北方农业学报 》 2017
摘要:为了探讨华北驼绒藜抗旱机理,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鉴定了华北驼绒藜叶片在干旱胁迫下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共检测到20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并成功鉴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7个蛋白质点,经数据库搜索对比这些蛋白质分别为Ru Bis CO活化酶3个、光合作用蛋白1个、能量代谢相关蛋白2个、逆境胁迫响应蛋白1个。可以推测,干旱胁迫对华北驼绒藜的生长代谢造成不同程度影响,这时其体内抗旱响应蛋白发挥作用,通过保护光合作用系统、提高植物的光合能力、促进植物体内糖分的积累等途径起到提升抗旱能力的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用SCC-100型体细胞计数仪研究不同保存条件对生鲜乳体细胞数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保存条件下生鲜乳体细胞数(SCC)的变化规律,试验采用SCC-100型体细胞计数仪,探讨防腐剂、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对生鲜乳中体细胞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防腐剂并在4℃保存的生鲜乳,6 d内体细胞数无显著差异(P>0.05),但无防腐剂乳样只能保存3 d。30℃高温条件对生鲜乳中体细胞数影响较大,即使添加防腐剂,从保存第3天开始体细胞数仍极显著降低(P<0.01);而无防腐剂只能保存不到1 d。生鲜乳体细胞数与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说明4℃添加防腐剂的乳样最适合使用SCC-100型体细胞计数仪进行体细胞测定,在该条件下可最大限度地保证乳样体细胞数的稳定性。
关键词: 生鲜乳 体细胞数(SCC) SCC-100型体细胞计数仪 防腐剂 保存温度 保存时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