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温湿度对黄芪根瘤象甲卵发育历期及孵化率的影响

植物保护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芪根瘤象甲Sitona simillimus为近年来在甘肃省黄芪上新发现的一种优势地下害虫,是引起黄芪麻口病发生的重要原因,该虫害在甘肃省黄芪主产区均有发生。国内外仅李建军等(2014)对黄芪根瘤象甲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在自然界中,温湿度是影响昆虫生长发育和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卵期是决定黄芪根瘤象甲种群后代生存的关键时期,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室内试验确定温湿度对黄芪根瘤象甲卵发育历期及孵化率的影响,以期为其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斑叶螨在甘肃景泰梨园的发生及防治

甘肃农业科技 2019

摘要:观察了二斑叶螨在甘肃省景泰地区梨园的发生规律和为害条件,分析了其发生严重的原因,提出了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梨树 二斑叶螨 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 甘肃景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肥与有机肥或秸秆配施提高陇东旱塬黑垆土上作物产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陇东旱塬长期施肥黑垆土上春玉米–冬小麦轮作系统作物产量和水肥效应与降水年型的响应关系,为该地区不同降水年型的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位于甘肃平凉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始于1979年,试验设6个处理:不施肥(CK)、单施化学氮肥(N)、氮磷化肥配施(NP)、氮磷化肥配施秸秆(SNP)、单施有机肥(M)和氮磷化肥配施有机肥(MNP)。调查了试验38年玉米和小麦产量,依据降水量将生育年划分为干旱年、平水年和丰水年,分析不同降水年型下春玉米–冬小麦轮作系统长期施肥的产量变化稳定性、可持续性和肥料贡献率,降水利用率特征,探讨不同降水年型下产量、施肥和降水之间的关系。【结果】与N处理相比,NP、SNP、M和MNP处理冬小麦在干旱年、平水年和丰水年分别增产89.8%~151%、108%~174%和52.1%~102%,春玉米分别增产56.3%~99.9%、81.3%~104%和105%~127%。年降水量对冬小麦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影响较小,对春玉米影响较大。与N处理相比,三种降水年型下NP、SNP、M和MNP处理冬小麦和春玉米的肥料贡献率和降水利用率均显著提高,其中冬小麦在干旱年、丰水年肥料贡献率和降水利用率分别增加166%~198%、520%~654%和100%~164%、53.4%~105%,春玉米分别增加161%~218%、262%~289%和56.0%~99.2%、104%~125%。相同施肥处理下,NP、SNP、M和MNP处理冬小麦平水年和丰水年肥料贡献率分别较干旱年下降9.9%~23.3%和10.6%~23.3%,而春玉米丰水年较干旱年和平水年分别增加6.0%~25.0%和20.4%~27.7%。NP、SNP、M和MNP处理冬小麦平水年和丰水年水分利用率分别较干旱年下降2.2%~26.6%和22.3%~37.7%,而春玉米分别下降了41.9%~49.5%和10.9%~24.4%。回归分析表明,不论年降水量多寡,冬小麦和春玉米产量主要受施肥量和生育期降水影响。【结论】陇东旱塬不论年降水量多寡,氮磷与秸秆或有机肥配施与单施氮肥相比,均可显著提高作物产量、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并提高肥料对产量的贡献率及降水利用率。因此,氮磷配合的基础上配合秸秆或有机肥是保障该地区农田生产力可持续的有效措施。同时,不同降水年型应进一步优化施肥策略以获得更高产量。

关键词: 长期施肥 降水年型 产量稳定性 产量可持续性指数 肥料贡献率 降水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添加剂处理对小黑麦和黑麦青贮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二因素试验设计,以无添加剂处理作为对照,研究了甲酸以及两种乳酸菌类青贮添加剂(Sila-Max,Sila-Mix)对小黑麦和黑麦青贮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小黑麦和黑麦青贮饲料的调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甲酸处理组的中(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和干物质消化率(DM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青贮营养品质最优;Sila-Max和Sila-Mix处理组的DMD和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H值和NH_3-N/T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青贮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均优于对照组,其中Sila-Max用量最少,发酵品质最优;青贮原料间小黑麦的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均优于黑麦,更适于调制青贮饲料。综上,小黑麦添加甲酸调制青贮饲料的营养品质最优,小黑麦添加Sila-Max处理调制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最优。

关键词: 黑麦 小黑麦 青贮 甲酸 乳酸菌添加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兰州食用百合生长发育及氮磷钾素养分吸收累积与分配规律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2019

摘要:采用生长分析方法,对生长周期为3 a的兰州食用百合进行了生长发育、干物质及氮磷钾素养分吸收累积分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兰州食用百合生长第1年对氮磷钾素养分的吸收累积与干物质累积不同步,生长第2年、第3年对氮磷钾素养分的吸收累积与干物质累积同步进行。不同生长年限下兰州食用百合的干物质和氮磷钾素养分吸收累积均表现为:二年生最高,三年生次之,一年生最低。一年生、二年生、三年生兰州食用百合的氮磷钾素吸收累积均表现为:K2O> N> P2O5。不同生长年限、不同发育阶段对氮磷钾素吸收累积的比值不同,生长第1年氮磷钾素吸收累积比值为1∶0.4∶1.4,生长第2年为1∶0.5∶1.7,生长第3年为1∶0.5∶1.5。

关键词: 兰州食用百合 生长发育 氮磷钾素 吸收累积 分配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工型马铃薯干播湿出滴灌水肥一体化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甘肃农业科技 2019

摘要: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产量品质及节水节肥指标、滴灌系统组成及设备安装、水肥一体化高效运筹、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规范了沿黄灌区加工型马铃薯滴灌水肥一体化高效栽培技术。

关键词: 甘肃灌区 加工型马铃薯 干播湿出 滴灌水肥一体化 高效栽培 规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掌叶大黄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

农村科学实验 2019

摘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文献,本文调研大黄生产基地、药材加工企业、加工合作社及相关试验的基础上,制定了一套掌叶大黄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以期为获得优质的掌叶大黄产品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关键词: 掌叶大黄 产地初加工 技术规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有机肥对苹果腐烂病防控效应研究

林业科技通讯 2019

摘要:为了探明生物有机肥对苹果腐烂病和病疤愈合能力的影响,以甘肃陇东黄土高原区盛果期富士苹果为试材,通过连续3年施用生物有机肥试验,比较研究了果园土壤中分别施用生物有机肥2.5 kg/株(处理A)、5 kg/株(处理B)和7.5 kg/株(处理C)对苹果腐烂病病情指数、发病率和病疤愈合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2年、3年施用生物有机肥后,2.5 kg/株(处理A)能够显著降低苹果腐烂病的发生程度;不论施用生物有机肥1年、2年还是3年,5 kg/株(处理B)和7.5 kg/株(处理C)均能有效防控苹果腐烂病的发生;5 kg/株(处理B)和7.5 kg/株(处理C)在降低苹果腐烂病病情指数和发生率及提高病疤愈合能力方面均显著优于2.5 kg/株(处理A);但5 kg/株(处理B)和7.5 kg/株(处理C)二者之间,各项试验指标均无显著差异。从降低苹果腐烂病发生程度、促进病疤愈合能力、减少经济投入综合考虑,5 kg/株(处理B)是比较理想的生物有机肥施用水平。

关键词: 苹果 生物有机肥 苹果腐烂病 病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淀粉添加量对藜麦-小麦面团复配体系流变学特性及质构特性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19

摘要:本实验以藜麦、小麦为原料,研究马铃薯淀粉添加量对藜麦-小麦面团复配体系流变学特性及质构特性的影响。流变学特性研究表明添加适量小麦粉和3%马铃薯淀粉有利于藜麦面团的黏弹性、回复性。质构特性实验结果得出加入50%的小麦粉或5%马铃薯淀粉能够起到调节面团质构特性的作用。再将面团制成面条,熟化,测定其蒸煮特性、质构特性,并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构,得出马铃薯淀粉的添加对面条蒸煮特性及质构特性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使面条表观更加规整。本实验结果可促进藜麦粉在面食制品方面的加工利用。

关键词: 面团 马铃薯淀粉 流变学特性 质构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银市春甘蓝露地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

摘要:白银市是黄土高原夏菜优势生产区,甘蓝是高原夏菜之一。近几年,甘蓝成为白银市带动贫困地区农民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为了提供白银市春甘蓝露地直播高产栽培技术理论依据,进行了春甘蓝品种选择、整地与施基肥、适期播种、适期定植和合理密植、田间管理、及时收获、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总结出白银市春甘蓝露地直播高产的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春甘蓝 露地直播 高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