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半干旱地区全膜马铃薯应用新丰洋专用肥效果试验初报

甘肃农业科技 2019

摘要:以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为指示品种,在会宁县半干旱区全膜覆盖垄上微沟种植栽培条件下,试验观察了新洋丰马铃薯专用肥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新洋丰马铃薯专用肥Ⅰ号(12-16-18)1 600 kg kg/hm2和施新洋丰马铃薯专用肥Ⅰ号(12-16-18)3 200 kg/hm2这2个处理的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33 941.6、33 876.6 kg/hm2,较施磷酸二铵560 kg/hm2、尿素200 kg/hm2、硫酸钾580 kg/hm2处理减产不明显,且这2个处理下马铃薯经济性状优良,商品率较高。可见,新洋丰马铃薯专用肥Ⅰ号(12-16-18)适宜在会宁县半干旱区马铃薯生产上应用,推荐用量为1 600 kg/hm2。

关键词: 新洋丰马铃薯专用肥 马铃薯 半干旱区 肥效试验 会宁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土高原马铃薯不同连作年限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特性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黄土高原旱作区马铃薯不同连作年限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序列方法,对撂荒(CK1)、小麦/豌豆/马铃薯轮作(CK2)、连作2 a、连作4 a和连作6 a等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容重、结构分维、总有机碳、酶活性与微生物数量及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土壤容重差异显著,连作6 a土壤容重最小;(2)连作可以改变土壤中不同粒级团聚体的比例,各处理中>4 mm粒径的土壤含量最高;(3)马铃薯长期连作显著降低土壤有机碳含量,连作6 a土壤总有机碳含量较撂荒降低14.27%;(4)马铃薯主要生育期内土壤转化酶、过氧化氢酶变化动态呈"S"型曲线,脲酶呈"M"型变化趋势,3种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因子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5)细菌是连作土壤中优势菌,真菌和放线菌也占一定比重;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在0~10 cm土层显著高于10~20 cm土层;马铃薯长期连作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数量,群落结构随连作年限明显改变.

关键词: 马铃薯 连作年限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微生物 黄土高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水106份冬小麦品种(系)Yr18基因和1BL/1RS易位的分子检测

甘肃农业科技 2019

摘要:选用与Yr18基因和1BL/1RS易位系紧密连锁的SCAR和STS标记,对天水106份供试冬小麦育成品种(系)Yr18基因、1BL/1RS易位系的分布情况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106份材料中,有2份材料检测到Yr18基因,有55份材料检测到1BL/1RS易位系,分别占被检测材料的1.89%、51.89%。对目前流行条锈菌小种有良好抗性且表现慢锈性的Yr18基因在甘肃天水小麦育种中的利用率较低,而1BL/1RS易位系的利用率仍然较高。品系15-16H307和07-144-2-1-1-1同时检测到1BL/1RS易位系和Yr18基因,建议在甘肃天水小麦抗条锈病育种中合理应用。

关键词: 冬小麦 Yr18基因 1BL/1RS易位系 分子检测 天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耐B1102娃娃菜肥水优化试验

农业科技通讯 2019

摘要:以指示娃娃菜品种华耐B1102进行的娃娃菜灌溉条件下肥水调控技术应用表明,采用优化水肥管理模式,华耐B1102生长势强、产量高、产品合格率高、品质好,产值和纯收入分别为149 872.5元/hm~2、117 444元/hm~2,产投比最高为4.6∶1。

关键词: 华耐B1102 娃娃菜 肥水优化 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3种鳞翅目害虫与赤眼蜂的毒力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CSCD

摘要:为明确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甘肃河西地区3种玉米害虫和松毛虫赤眼蜂的毒力,协调甘肃河西地区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之间的矛盾,本研究在室内采用饲喂法和药膜法分别对棉铃虫、亚洲玉米螟、粘虫和松毛虫赤眼蜂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浓度增加,4种昆虫的校正死亡率均呈递增趋势,当药剂浓度达0.500 mg/L时,4种昆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达95%以上.致死中浓度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松毛虫赤眼蜂毒力最高,致死中浓度LC50为0.078 mg/L,其次依次为亚洲玉米螟、棉铃虫和粘虫,致死中浓度LC50依次为0.109、0.120、0.127 mg/L.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松毛虫赤眼蜂的毒力是其他3种鳞翅目昆虫的1.40~1.63倍.因此,综合防治中使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防治害虫时,应避开赤眼蜂的出蜂时期,以降低化学杀虫剂对赤眼蜂的杀伤作用.

关键词: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松毛虫赤眼蜂 棉铃虫 亚洲玉米螟 粘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凉州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9

摘要: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随着奶牛产业的蓬勃发展,乳房炎已经成为制约该产业的瓶颈之一。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5个奶牛养殖场采集了1 000头荷斯坦奶牛共计3 991份奶样,对临床型和非临床型(隐性)乳房炎分别通过临床症状和兰州隐性乳房炎诊断液(LMT)进行诊断。结果显示:该地区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18.20%,亚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36.50%,总阳性率54.70%,总阳性乳区率54.72%。从阳性奶样中分离纯化得到的主要病原菌为链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且在不同类型乳房炎中的分布情况不同,临床型中链球菌属最多(54.37%),亚临床型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48.56%)。对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治疗凉州区奶牛乳房炎的最佳药物应为喹诺酮类和庆大霉素类。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 主要病原菌 药敏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类型藏羊消化率与采食量的比较研究

草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食量是放牧家畜生产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草地生态系统中起重要作用。夏季在甘南夏河分别选取不同生理类群(羔羊、1岁母羊、2岁母羊、3岁母羊、4岁母羊、羯羊和种公羊)的欧拉型、甘加型和乔科型藏羊各4只进行试验。采用二氧化钛指示剂法与粪氮指数法分别测定藏羊排粪量和牧草有机物质消化率,从而计算放牧采食量,并对特征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欧拉型、乔科型和甘加型藏羊的平均放牧采食量分别为1031.93、834.59和956.15 g·d~(-1),乔科型藏羊放牧采食量显著(P<0.05)小于欧拉型和甘加型藏羊。3个类型藏羊的每kg代谢体重采食量和干物质采食量占体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欧拉型、乔科型和甘加型藏羊对夏河天然草地牧草的平均有机物质消化率分别为50.79%、47.22%和55.58%。欧拉型、乔科型和甘加型藏羊的平均排粪量分别为561.26、484.06和466.74 g·d~(-1),其中欧拉型藏羊的排粪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类型。试验在高寒地区天然草地研究不同类型藏羊的排粪量、有机物质消化率和放牧采食量,旨在为该地区放牧藏羊的科学饲养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寒草地 藏系绵羊 放牧采食量 TiO_2外源指示剂 排粪量 有机物质消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护色生产工艺对无硫杏脯质构的影响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酶促褐变是水果蔬菜加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旨在探讨无硫杏脯护色工艺对杏脯质构的影响及探索最优控制工艺条件.采用先单因素后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不同工艺条件对杏脯制作过程质构的影响.结果显示,无硫杏脯最佳护色工艺条件为:采用煮制温度65℃、真空度0.065 MPa、煮制时间20 s、抽真空时间10 min.该工艺条件制成的杏脯,硬度适中、弹性适中,内聚性和咀嚼性最佳,同时保持无硫杏脯良好色泽及感官品质.

关键词: 杏脯 质构 弹性 硬度 内聚性 咀嚼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药剂防治小菜蛾试验研究

甘肃科技纵横 2019

摘要:本试验比较了25 g/L多杀霉素悬浮剂、5%甲氨基阿维菌素乳油、15%阿维·辛乳油、25%丁醚脲乳油和100 g/L虫螨腈悬浮剂对甘蓝小菜蛾防治效果的影响。生物药剂15%阿维·辛乳油140 g/hm2防治小菜蛾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施药后7天,防治效果可达97%以上,可以用来防治甘蓝小菜蛾。25 g/L多杀霉素悬浮剂25 g/hm2和25%丁醚脲乳油468.75 g/hm2处理施药7天后,防治效果93%以上,可以作为甘蓝小菜蛾防治的轮换或替代药剂进行施用。

关键词: 小菜蛾 田间防治 阿维·辛 多杀霉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隧道式微波干燥处理对党参炔苷含量和菌落数的影响

保鲜与加工 2019

摘要:采用隧道式微波干燥技术对党参进行灭菌处理,筛选适宜的灭菌工艺,并研究其对党参炔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干燥党参最优工艺为:料水质量比100∶15,传送带速度2.0 m/min,微波功率12 k W,载样量12.5 kg/m~2,党参灭菌工艺后菌落总数为3.1*10~3 CFU/g;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隧道式微波灭菌技术对党参中有效成分党参炔苷无显著性影响.

关键词: 隧道式微波灭菌 党参炔苷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党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