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天津市淡水养殖用地适宜性评价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从自然资源、发展基础条件、市场前景三方面共计选取22个评价因子构建了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将德尔菲法(Delphi)与AHP法相结合确定各层评价因子权重,形成天津市淡水养殖用地适宜性评价模型。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相关统计数据及地图的搜集,将数据标准化形成评价模型的基础地图,模型的运算结果将天津市淡水养殖用地分为四个适宜性等级,分别为非常适宜、适宜、一般适宜和不适宜。评价结果表明,天津市可用于淡水养殖的区域共计63 142 hm2,主要为适宜和一般适宜地区,分别占42.38%和56.56%;非常适宜地区占0.62%,主要分布在宝坻区南部;不适宜地区最少,占0.44%,主要分布在东丽区南部。通过养殖面积现状和可用面积的对比得出天津市发展淡水养殖潜力较大的主要有宁河县、滨海新区、西青区以及静海县;武清区、宝坻区、北辰区的淡水养殖发展相对充分,但仍具备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从自然资源、发展基础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天津市各个区县的养殖发展前景,并给出发展建议。为了进一步扩展适宜性评价应用领域,共享研究成果,还整合模型构建方法,研究开发了基于Arc GIS的桌面版和网络版水产养殖规划管理系统,该系统目前已上线运行。
关键词: 天津 淡水养殖 适宜性评价 地理信息系统(GI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北农田冬绿肥覆盖的抗风蚀研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研究华北农田不同冬绿肥覆盖对农田土壤风蚀损失量的防治效果,并确定其最佳覆盖模式。结果表明:冬绿肥覆盖与冬闲相比,地表覆盖度、粗糙度增大,表层含水率提高,有机碳含量增加,土壤物理稳定性指数上升;5种冬绿肥覆盖模式可以不同程度减小土壤风蚀,风蚀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冬闲>草木樨>黑麦草>冬油菜>二月兰>毛苕子;综合看,冬油菜、毛苕子和二月兰覆盖的抗风蚀能力较强;风蚀大小与地表覆盖度、粗糙度、土壤有机碳含量、物理稳定性指数相关系数较高,而与土壤含水量相关系数较小。
三倍体葡萄胚挽救苗驯化及移栽技术研究
《天津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以玫瑰香优系×早甜、玫瑰香优系×户太8号、玫瑰香优系×醉金香、玫瑰香优系×巨玫瑰杂交的胚挽救苗为试材,系统地研究了基质种类和组成、生根粉浓度、营养液浓度、胚挽救苗苗龄、不同杂交组合5个方面对三倍体葡萄胚挽救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珍珠岩∶蛭石∶河沙=1∶1∶1作为基质的移栽成活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300 mg·L-1生根(ABT)溶液浸泡根系30s的移栽成活率最高;1/8MS营养液处理胚挽救苗的成活率最高,为71.67%;培养40 d的胚挽救苗移栽成活率为65.00%,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玫瑰香优系×醉金香杂交苗移栽成活率最高。初步探索出一套简单易行、实用高效的葡萄胚挽救苗优化配套移栽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倍体葡萄胚挽救影响因子的研究
《中国果树 》 2016
摘要:为培育大粒无核葡萄新品种,以玫瑰香优系葡萄为母本,以‘早甜’‘户太8号’‘醉金香’‘巨玫瑰’分别作父本杂交。结果表明:玫瑰香优系ב早甜’、玫瑰香优系ב户太8号’、玫瑰香优系ב醉金香’3个杂交组合的最佳取样时间为授粉后54 d,且在Nitsch培养基中发育率更高;玫瑰香优系ב巨玫瑰’最佳取样时期在授粉后47 d,ER培养基更适合其杂交胚珠的发育;玫瑰香优系ב户太8号’、玫瑰香优系ב醉金香’、玫瑰香优系ב巨玫瑰’在WPM培养基中的幼胚萌发率更高,玫瑰香优系ב早甜’杂交胚在1/2MS中有较高的萌发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药用真菌生物活性肽制备的研究进展
《北方园艺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目前,从食药用真菌中分离到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如蛋白质、多肽、多糖及萜类等,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脂及抗氧化等生物学功能。生物活性肽指对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有益或具有生理作用的肽类化合物。食药用真菌蛋白质资源丰富,生物活性肽的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现综述了食药用真菌生物活性肽的制备研究进展,以期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氨基酸对奶牛乳腺蛋白质合成调控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兽医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乳蛋白中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其组成平衡、含量丰富,是一种具有极高营养价值的蛋白质,而乳中90%以上的蛋白质是乳腺利用氨基酸从头合成的,因此氨基酸对奶牛乳蛋白合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氨基酸不仅是合成乳蛋白不可或缺的前体物质,而且还是重要的信号调控因子,通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调控乳蛋白的合成。基于此,作者就影响奶牛乳腺氨基酸供应、摄取、利用的因素及氨基酸的信号传导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提高乳蛋白的合成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专利分析法的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比较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6 CSCD
摘要:为了解京津冀农业技术研究状况、研究实力和发展趋势,采用专利分析的方法,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3家省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为对象,对2012—2014年申请到的专利进行数量、IPC部类、技术发展阶段等方面分析。结果发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专利申请的数量多,研究领域覆盖的范围广,农业技术发展具有明显优势;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分别拥有相对优势研究领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出三地在农业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实现共性技术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环糊精手性色谱拆分材料的点击化学调控及拆分性能研究
《分析化学 》 2016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点击化学方式对单叠氮环糊精进行衍生,引入具备不同作用位点的功能化基团,对环糊精手性分离性能进行调控。首先通过醚键将单叠氮环糊精接枝到硅胶表面进一步通过Cu(Ⅰ)催化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点击化学)在环糊精小口端分别引入叔丁基、苯基、酯基和羟基基团,构建了4种新型环糊精手性固定相并通过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反相分离模式实现了异嗯唑啉和丹磺酰氨基酸共16种对映体的手性拆分。酯基功能化的环糊精手性固定相对多数异嗯唑啉类有良好的拆分效果,其中,2-氯苯基-异嗯唑(2ClPh-OPr)分离度可达1.62。丹磺酰氨基酸类最佳分离pH值为5.0,叔丁基功能化固定相具有最好的分离效果,大部分样品可实现基线分离(R_s>1.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MCP处理对葡萄保鲜的影响
《中国食品学报 》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无核寒香蜜"葡萄为试材,用1μL/L 1-MCP分别对采前和采后葡萄进行处理,研究1-MCP处理对冷藏期间葡萄生理指标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MCP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葡萄落粒率、失重率和腐烂率,抑制了MDA含量、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的上升,保持较好的TSS、TA、CAT活性,延缓了葡萄PPO和LOX的活性升高。比较1-MCP采前和采后处理葡萄,采后处理葡萄效果好,能够显著抑制葡萄的氧化衰老,保持较好的贮藏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