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两种生物有机肥对红地球葡萄芳香物质组分的影响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 2016
摘要:对5年生红地球葡萄分别采用0.02%根施和0.01%叶面喷施2种生物有机肥,待果实成熟后,使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及气相-质谱联用技术测定葡萄果实的芳香物质含量,以探讨2种生物有机肥对红地球葡萄果实芳香物质组分的影响。结果显示:红地球葡萄果实香气成分主要为醇类、醛类、酮类、酸类、酯类、烷类、苯衍生物和烯类化合物,2种生物有机肥处理的芳香化合物检出数量分别为44种、46种、43种和41种,均高于对照的40种;各处理和对照共同具有的香气成分13种,其中醇类4种,醛类5种,酮类1种,烷类3种,(E)-2-己烯醛、己醛、(E)-2-己烯-1-醇、1-己醇和大马酮是相对含量较高的5种共有芳香化合物;生物有机肥处理显著降低了红地球葡萄果实中的醛类成分相对含量,同时显著提高了醇、酮、酯、烷和烯类成分的相对含量,其中0.02%生物有机肥Ⅱ号根施处理在增加香气化合物数量,提高里那醇、大马酮等重要呈香物质相对含量效果最为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品种“沈农金皇后”在天津地区的引种表现
《河北林业科技 》 2016
摘要:从沈阳农业大学引进葡萄品种-沈农金皇后在天津地区引种栽培,对其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沈农金皇后在引种园区7月底至8月上旬果实成熟,为早熟品种。果粒的成熟度整齐,可溶性固形物15.4%,可滴定酸0.28%,果皮薄,肉脆,风味甜。抗病性强。是一个在天津地区可以适度发展的葡萄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预警系统研究(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6
摘要: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日光温室黄瓜的生长环境包括空气温湿度与土壤温湿度和白粉病发病状况进行了实时动态监测和采集,并采取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预警模型,以期探索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预警系统的设计与构建。研究结果表明:湿度特征变量(最大空气湿度)、温度特征变量(最大空气温度)对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的发病概率均有显著影响,且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预警系统是可行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保鲜剂处理对茉莉莎葡萄贮藏品质和生理生化的影响
《保鲜与加工 》 2016
摘要:以茉莉莎葡萄果实为试材,分别采用8包CT2保鲜剂、5包简化保鲜剂、SO2熏蒸24 h+8包CT2保鲜剂和SO2熏蒸24 h+5包简化保鲜剂进行处理,于(0±1)℃、相对湿度(90±5)%条件下贮藏,研究不同保鲜剂处理方式对其贮藏期间品质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保鲜剂处理可增强茉莉莎葡萄果实的耐贮藏性,有效降低贮藏期间的掉粒率、失重率和腐烂率,减少可溶性固形物、VC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维持葡萄果实和果皮的硬度,保持较好的外观品质和风味,另外还能抑制丙二醛(MDA)的积累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上升,保持较高的总酚、总糖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延缓衰老,延长贮藏时间。其中以处理Ⅳ即SO2熏蒸24 h+5包简化保鲜剂处理的保鲜效果最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电子鼻技术对不同处理海棠果贮后常温货架期的判别
《食品工业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究电子鼻技术对不同处理海棠果贮后常温货架期的判别能力,将海棠果冷藏120 d后做常温货架试验(0,3,6和9 d),分为对照、1μL/L 1-MCP与1μL/L 1-MCP结合800 mg/L纳他霉素3个处理,通过电子鼻PEN3系统动态采集得到海棠果芳香成分的响应值,并通过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以及载荷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PCA和LDA方法均能将3种处理的海棠果在常温货架期分开,而LDA能更好地将货架期3和9 d的对照组与其他处理的海棠果分开。采用载荷分析方法得到第6,第7和第8号传感器在海棠果贮后常温货架期品质检测中起主要作用,其主要的挥发性物质为有乙醇,对硫化氢,甲烷类化合物。同时综合分析得到利用1-MCP结合纳他霉素处理略好于1-MCP单独处理,且都优于对照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路径探索
《山西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是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支撑。针对京津冀区域农业科技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特点,提出以北京为创新中心,以天津为孵化基地,以河北为应用支撑区的协同创新思路,通过组建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组织实施协同创新工作。根据京津冀区域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提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重点领域,并从整合创新资源、完善合作机制、创新体制、增加财政投入力度和搭建信息网络平台等角度提出保障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浓度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油菜保鲜效果的影响
《食品科技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1-甲基环丙烯(1-MCP,1-Methylcyclopropene)对叶菜类蔬菜贮藏品质的影响,以油菜为试材,采后分别做1、2、3μL/L浓度处理,研究不同浓度1-MCP处理对高湿冰箱中油菜贮藏期间感官品质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1-MCP处理均能延缓油菜的衰老进程,减少水分散失,维持较高的叶绿素、Vc含量,降低呼吸作用和保持硬度作用明显。其中,3μL/L浓度处理组效果最佳,具有更好的外观、风味,保鲜作用明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导体制冷装置测定食品过冷点及冰点的研究
《保鲜与加工 》 2016
摘要:冰点温度的准确测定是确定食品适宜贮藏温度的关键。针对当前冰点测定方法和设备存在着测定周期长、成本较高以及设备移动不便等缺陷,本研究优化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半导体制冷测定装置。该制冷装置利用半导体制冷快速降温,通过记录仪中的样品降温曲线可以清楚看到被测定样品的降温过程和相应的过冷点、冰点及整个相变过程。采用该装置对猪肉、苹果、牛奶葡萄、黄瓜、牛奶多种典型食品的过冷点和冰点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现有过冷点、冰点测定技术和装置相比,该测定装置具有小巧灵活,操作便利,精确度高,测定周期短、成本低的优势,而且测定过程中噪音极小,适于在冰温贮藏领域广泛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