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7种药剂对甘薯田蛴螬的防治效果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9
摘要:蛴螬是主要地下害虫之一,严重影响甘薯的产量和商品性.为科学有效控制其为害,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防治药剂,指导大田防控工作,本研究在甘薯蛴螬发生严重的地块,以济薯2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7种杀虫剂对甘薯蛴螬的防治效果,并对甘薯产量、商品率和安全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7种药剂均有一定防治效果,其中质量分数10%(下同)的二嗪磷颗粒剂防治效果为64.3%,高于20%吡·戊·福美双悬浮种衣剂(55.4%)和5%毒死蜱颗粒剂(48.7%),3者差异均不显著(P>0.05).收获后对甘薯中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7种药剂均未检出.综合考虑虫咬率、虫咬指数、防治效果、产量和商品率5个指标,10%二嗪磷颗粒剂和5%毒死蜱颗粒剂的防治效果好,不影响产量,可用于防治甘薯田蛴螬为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增氧加压功能的盐碱地滴灌装置设计
《节水灌溉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盐碱地土壤通透性差,土壤内部氧气不足,导致植物出苗难、死苗多、生长困难.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增氧加压功能的滴灌装置专门用于盐碱地灌溉,该装置包括水箱、氧气输送机构、水压增压机构以及液体输送机构,水箱用于容纳液体,氧气输送机构的输出端与水箱的内腔联通;水箱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能够与液体输送机构联通;水压增压机构设置于液体输送机构上.不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滴灌装置滴灌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还利用氧气输送机构和水压增压机构,增加滴灌装置水箱中液体的含氧量,提升植物根茎对水肥的吸收能力和液体远距离输送能力,有效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和节水率,为盐碱地区农业滴灌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肥连续施用对土壤剖面有机碳分布的影响及其与重金属的关系
《生态学杂志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大田定位试验方法,研究了连续4年施用不同类型有机肥后,土壤剖面中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并与相应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连续4年施用不同类型有机肥后,土壤剖面中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主要累积在0~15 cm土层,其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施用高量鸡粪时,有机碳可迁移到15~30 cm土层,易氧化有机碳可迁移到60~90 cm土层;施用猪粪和污泥时,有机碳均未发生明显的迁移现象,但高施用量处理下易氧化有机碳可迁移至60~90 cm土层。施用猪粪和污泥后,土壤剖面各层中易氧化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显著增加,且均高于施用鸡粪。施用不同有机肥后土壤剖面中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分布和Cu、Zn、Cd具有显著正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培育壮大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经济论坛 》 2019
摘要:县域经济是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也是实现河北省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所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依托四大支撑:高效政府服务、持续改革创新、统筹城乡发展和适时产业结构调整。文章以补齐河北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四大支撑的短板为切入点,提出了深入挖掘和充分释放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自身内在动力的对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