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温室微型马铃薯晚疫病流行动态初步研究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在温室微型马铃薯幼苗上进行人工接种马铃薯晚疫病病菌 (Phytophthorainfestans) ,结合逐日的天气变化情况和温室逐小时的温湿度变化 ,对马铃薯晚疫病在温室条件下的流行动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温室微型马铃薯晚疫病侵染高峰日必需的温湿度条件和天气条件为 :①日温度变化在 11.5~ 2 4℃之间 ;②日最低相对湿度高于 95 % ;③降雨至少积累 8.5h以上。其中温室条件下降雨对该病的影响不仅在于增加了空气的相对湿度 ,而且还在于降低了光照强度。


多效唑(PP_(333))对青花菜夏季育苗效应
《北方园艺 》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以青花菜“DICICCO”品种为材料 ,研究叶面喷施PP333及PP333与辅助剂 (J)的混合液对青花菜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青花菜苗期喷施PP333有矮化茎杆、增加茎粗、缩短节间的作用 ,且壮苗效果明显 ;混合喷施PP33350mg·L- 1+(J)处理 ,优于单独喷施PP33350mg·L- 1 处理 ,以一叶一心期壮苗效果最佳。


黄瓜基因组DNA提取与RAPD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SDS法、尿素法、改良SDS法、氯化苄法和CTAB法对黄瓜的基因组DNA进行提取。结果表明,改良SDS法提取的黄瓜叶片DNA具有典型的天然DNA分子的标准紫外吸收光谱特点,其A260/A280在1 7~1 9之间,DNA的产量为450μg/g。用该法提取的黄瓜DNA适合进行RAPD分析。


与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ssp.botrytis)抗黑腐病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 RAPD技术 ,在花椰菜 ( Brassica oleracea ssp.botrytis)抗感黑腐病的近等位基因系之间进行 1 0碱基随机引物的筛选 .34 5条 RAPD引物扩增的产物表明 ,有 7条引物在近等基因系中呈多态性 .进一步的重复实验表明 ,只有引物 OP2 2 4能够产生稳定的多态性 .为了确定扩增产物 OP2 2 4/1 6 0 0与抗黑腐病基因的连锁程度 ,利用 F2分离群体进行检测 ,结果表明 :花椰菜种质 C71 2抗黑腐病生理种 BJ的抗性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 .RAPD标记OP2 2 4/1 6 0 0与抗病基因连锁 ,其遗传距离为 ( 4 .5± 1 .37) c M


花椰菜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育过程及其POD活性
《华北农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花椰菜小孢子发育过程的细胞学观察和POD酶活性测定表明 ,雄性不育系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行为正常 ,小孢子败育发生在四分体形成以后。导致小孢子败育的直接原因是绒毡层细胞的肥大生长和高度液泡化 ,致使绒毡层与小孢子正常发育的协调关系遭到了破坏。不育花药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其保持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