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927条记录
基于SLAF_seq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定位水稻株高QTL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株高是水稻最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定位和克隆水稻株高基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利用矮秆品种‘V20B’和高秆品种‘CPSLO17’作为亲本,构建了150个重组自交系家系(RILs),结合SLAFseq技术构建的水稻高密度遗传图谱,对水稻株高进行QTL检测。利用MapQTL5进行区间作图,阈值设定为2.5,在第1和第6染色体各检测到2个株高QTL位点,分别命名为qPH1-1、qPH1-2、qPH6-1和qPH6-2,这4个QTL位点的LOD值分别为3.2、10.4、3.1和5.6,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6.5%、22.2%、6.0%和11.6%。其中,qPH1-1、qPH1-2和qPH6-2增效位点来自于‘CPSLO17’,而qPH6-1增效位点来自于‘V20B’。本研究为进一步克隆水稻株高QTLs,进而阐明株高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重组自交系 株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分析与评价

贵州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明不同花生种子资源品质性状差异,为花生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创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收集保存的46份不同花生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近红外光谱分析仪测定结合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不同来源花生种子资源籽粒的水分、油脂、蛋白质、芥酸、油酸、亚油酸及亚麻酸含量等35个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46份花生种质资源的35个品质性状存在较大差异,变异系数为1.236%~39.157%;饱和脂肪酸中棕榈酸含量变幅(3.150%)最大,十七烷甲脂酸含量变幅(0.010%)最小,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含量变幅(13.150%)最大,棕榈油酸含量变幅(0.030%)最小,而总糖、蔗糖及果糖的平均含量为25.663%、4.480%和2.323%;其鲜果重的变幅为1 664.0g;花生品质性状间关联度大,除十七烷脂甲酸和油亚比外的33个性状间存在正相关性或负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将35个主要品质性状综合为4个主成分,分别为花生荚果产量因子、花生鲜果产量因子、花生分枝因子、花生水分因子,4个主成分因子包含花生种质资源98.568%的信息;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5.80时,可将供试材料划分为2大类,第1大类包含G19025(H15034)、G19026(H15035)及G19027(H15036)等24份资源,第2大类包含G19036(H15049)、G19064(H15079)及G19129(60702)等22份资源;从中筛选到蔗糖含量、油酸含量及产量较高的优异资源10份,分别是高蔗糖品种G19032(H15043),高油酸品种G19129(60702)、G19170(88-1808)和G19173(R-5),高产品种G19435(豫花10号)、G19036(H15049)、G19192(泉花6号)、G19199(粤油551)、G19227(桂花26)、G19035(H15048)。【结论】花生主要品质性状为荚果产量因子、鲜果产量因子、分枝因子及水分因子,从46份花生种质资源中筛选到蔗糖含量、油酸含量及产量较高的优异资源10份,可为今后的花生种质资源的利用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关键词: 花生 种质资源 品质性状 综合评价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系铁皮石斛组培苗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耕作与栽培 2021

摘要:对浙江大金、贵州德卧、贵州龙广、云南文山等4个不同品系铁皮石斛的株高、茎长、茎粗、叶片数、根数、重量等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对相同时间的各指标增长量进行比对分析,旨在为铁皮石斛的优质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各个品系铁皮石斛农艺性状间存在一定差异,茎的性状与茎粗、根长极显著相关;不同品系之间的营养需求量存在较大差异,贵州德卧品系表现出良好的性状。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品系 农艺性状 成长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五种相关光合蛋白基因在马铃薯野生种冷驯化中的表达分析

种子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马铃薯野生种S.acaule(W 3,抗冻、具冷驯化能力)和S.cardiophyllum(Cph 12,霜冻敏感、不具冷驯化能力)为研究对象,通过荧光定量PCR,研究五种光合相关蛋白基因在冷驯化期间的转录表达量。结果表明,在冷驯化期间,两种植株叶片净光合速率均呈先降后增趋势;W 3植株叶绿素呈先增后降趋势,Cph 12植株叶片叶绿素变化不明显;叶绿体放氧增强蛋白1、叶绿体锰稳定蛋白-Ⅱ与叶绿体细胞色素f在转录水平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叶绿体光系统Ⅱ修复蛋白PSB 27-H 1在转录水平先升高,后降低;叶绿体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在W 3中先升高,后降低;在Cph 12中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前四种光合相关蛋白基因在两种材料中转录水平的表达具有较大的相似性;而叶绿体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在W 3进行冷驯化1 h后即开始显著上调表达,第4天表达量显著降低,表明其参与了马铃薯对冷驯化低温环境的应急响应过程。推测光合系统对冷驯化条件的适应可能是马铃薯冷驯化能力实现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马铃薯 冷驯化 净光合速率 光合蛋白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栽培技术对柑橘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耕作与栽培 2021

摘要:为探索早熟栽培技术对柑橘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采用集成起垄限根、淋施氨基酸水溶肥、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覆膜等栽培技术处理柑橘果树。结果表明,其果实着色均匀、果面洁净、果皮光滑,酸甜适度,可食率高,具有品种固有香气,综合品质优于对照,成熟期提早15 d左右。纽荷尔脐橙和印江红香柚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27.3%和15.1%,经济效益提高225.85%和135.38%,每667 m2节约生产成本386.4元和334.9元。达到了早熟栽培目的。

关键词: 柑橘 早熟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氮、磷下不同促生菌组合对黑麦草生产性能的影响

耕作与栽培 2021

摘要:以黑麦草为研究对象,用从贵州不同地区筛选所得的优异菌种进行复合菌剂组合试验。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比较不同组合处理对黑麦草的株高、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分析植株的全氮、全磷含量,同时为了探讨不同复合菌剂分泌生长素及有机酸的差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6个组合处理的培养液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促生菌组合对黑麦草植株的地上生物量和株高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B 1和B 3组合对地上生物产量最明显;B 3和B 4对株高作用最显著;A组复合菌株能极显著提高植株全氮和磷含量(p<0.01),B和C组复合菌株极显著降低植株全氮和全磷含量(p<0.01)。在6组复合培养液中C 2和B 4菌液分泌的GA3、IAA和ZT激素含量最高,B 4和C 2分泌的总有机酸含量最高。促生效果好的复合菌株其植株全氮和磷含量下降显著,菌株分泌激素和有机酸量与植株氮和磷含量差异较大,因此在优质促生菌的筛选工作中,必须考虑复合菌种的互作及宿主根系分泌物的影响,对微生物生长环境因素的改变,进而影响宿主的产量、品质和抗性等。综合分析,B 1可作为生产潜力最大的复合菌剂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 黑麦草 PGPR 生物量 氮磷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沼液浓缩的液态有机肥利用现状与展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厌氧发酵是解决有机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手段,然而发酵残余物——沼液的处理利用成为限制厌氧发酵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沼液中富含养分及活性物质,可作为有机肥还田,在农田承载力和运输成本的双重约束下,沼液浓缩制肥技术迅速发展。沼液浓缩不仅可以减少储存和运输成本,还可以大幅度提高单位体积沼液中的养分含量,复配成高品质有机肥,分离后的水还可回用或达标排放。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根据现阶段的沼液浓缩技术及浓缩液利用现状,分析了不同浓缩技术的优缺点及浓缩液制肥潜力,并对沼液的应用潜力提出了展望及建议。

关键词: 沼液 膜浓缩 肥料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樱桃GH3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分析

园艺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甜樱桃(Prunus avium L.)为材料,对IAA酰胺合成酶(Gretchen Hagen 3,GH3)基因家族全基因组进行鉴定及生物信息分析;同时,分析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外源GA3、ABA、MeJA、IAA的响应。结果表明,甜樱桃基因组中共存在8个GH3基因,根据在染色体的位置依次命名为Pav GH3.1~PavGH3.8,编码区长度为1 683~1 851 bp,预测大多数基因定位在叶绿体中;PavGH3外显子数3或4,且有较多保守基序;除5号和7号染色体外,其他染色体均有分布;启动子存在ABA、MeJA等6种激素响应元件;PavGH3在进化上分为2组,且PavGH3.5和PavGH3.6与拟南芥GH3一些成员存在共线性。表达分析显示,PavGH3.2、PavGH3.6和PavGH3.7为3个主要表达基因。PavGH3.4和PavGH3.5在第2次生理落果中较第1次上调表达,与正常果实相比,第1次生理落果中PavGH3.5和PavGH3.7下调表达,PavGH3.4和PavGH3.6上调表达。PavGH3.2、PavGH3.3、PavGH3.6和PavGH3.7为主要响应激素的基因。推测PavGH3基因家族广泛参与甜樱桃的生长发育,且可能与落果关系密切。

关键词: 甜樱桃 IAA酰胺合成酶 基因家族 生长素响应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膨化饲料稻田集约化养鲤对比试验

贵州畜牧兽医 2021

摘要:为了解决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稻田养鱼产量和效益低的难题,实现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可持续发展,采用膨化颗粒饲料稻田集约化养殖的方法,实施稻田养鲤效果对比试验。结果:(1)生长速度。试验田鱼群体增重2.61倍,比对照田(1.73倍)增加0.88倍,提高50.87%;试验田鱼平均个体增重3.02倍,比对照田(2.47倍)增加0.55倍,提高22.27%。(2)成活率。试验田鱼成活率为89.85%,比对照田(78.75%)高11.1个百分点。(3)养殖产量。试验田净产鱼87.15 kg/667 m2,比对照田(57.81 kg/667 m2)单产提高50.75%。结论:采用膨化饲料稻田集约化养鲤增效显著,可在农村稻田养鱼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 稻田养鲤 膨化饲料 对比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压子蜜影响中蜂繁殖情况的观察

中国蜂业 2021

摘要:在外界流蜜期,蜜压子会影响蜂群正常繁殖.如何处理好"蜜"与"子"的矛盾,是蜂群繁殖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2021年7~8月,我们设置了3个试验组(取压子蜜后反复出现蜜压子群、始终处于蜜压子状态群、取蜜压子后一直保持正常繁殖群),观察了蜜压子对蜂群繁殖的影响,结果取蜜压子后一直维持正常繁殖的蜂群繁殖情况最好,试验期间平均封盖子10507个,试验结束,群势由4框增加到6框;而始终处于蜜压子群和取蜜后反复出现蜜压子状态群的繁殖情况不太理想,两个试验群群均封盖子比正常繁殖群少了3933~4365个,分别减少37.4%~41.8%,试验结束时,群势均不足5框蜂.结果 表明:蜂群在蜜源条件良好的情况下繁殖较快且稳定,蜜源条件太过于充足时要及时取去压子蜜,在强调繁殖优先的情况下,还应"弃花躲蜜"

关键词: 蜜压子;蜂群繁殖;中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