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6636条记录
生物土壤添加剂对黄瓜病程相关蛋白活性及主要抗病物质的影响

山东农业科学 2015

摘要:为明确生物土壤添加剂应用于连作黄瓜可以促进植株生长、抑制土传病害发生的机制,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应用生物土壤添加剂对黄瓜根系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以及木质素、可溶性酚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土壤添加剂处理特别是在接菌后明显诱导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提高植株根茎部木质素和酚类物质含量,增加植株叶片木质化程度和可溶性蛋白含量。

关键词: 生物土壤添加剂 黄瓜 病程相关蛋白 抗病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滨海盐碱地不同耐盐草本植物土壤养分动态变化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为探求不同耐盐草本植物对滨海盐碱地生物改良效果,促进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在天津大港地区以盐碱荒地为对照,选取4种耐盐草本植物(田菁、苜蓿、苏丹草、碱蓬)进行试验研究。经过2年(2012—2013)的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耐盐植物对滨海盐碱地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延长,4种耐盐植物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变化趋于平稳,土壤速效氮含量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土壤速效磷整体上表现出了下降的趋势,而土壤速效钾含量与前三者均不同,均表现出了逐渐上升的趋势。耐盐植物处理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土壤N/P、N/K、P/K的差异显著性变化趋势表现不同。土壤N/P和P/K的差异显著性变化趋势均表现不同;土壤N/K差异显著性变化趋势表现一致,均表现出逐渐降低。4种耐盐草本植物对土壤有机质、速效氮磷钾的改良效果存在着差异,其中碱蓬处理对于增加土壤有机质效果显著,苜蓿处理对于提高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效果显著。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生物改良 碱蓬 苜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系杂交粳稻新品种金粳优11号的选育

贵州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中早粳晚熟稻区粳稻产量,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优良BT型三系不育系金粳11A和恢复系津恢1号;在此基础上组配选育出高产、优质、多抗杂交粳稻新品种金粳优11A/津恢1号。经国家北方稻区中早粳晚熟组2010—2012年区域试验,金粳优11号平均单产9.71t/hm2,比对照津原85增产11.57%;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9.97t/hm2,比对照增产11.93%。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辽宁省南部、北京市和天津市稻区种植。

关键词: 水稻 杂交粳稻 金粳优11号 三系不育系 选育 特征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用菌重金属污染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对天津市食用菌中重金属水平进行了调查,评价其污染程度,并通过经食用菌途径重金属暴露接触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食用菌中铅、镉、砷、汞含量分别为0.005~0.910 mg/kg、0.004~0.690 mg/kg、0.002~0.110 mg/kg、未检出~0.087 mg/kg。所采集的食用菌中铅、镉、砷、汞的含量均低于《GB 7096-2003食用菌卫生标准》和《NY 5095-2006无公害食品食用菌》的限量值,表明天津市场大型超市和食用菌生产基地的食用菌总体水平是安全的。重金属暴露接触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元素铅、镉、砷、汞的靶标危害指数(THQ)值均低于1,即经食用菌途径摄入的铅、镉、砷、汞对天津市居民的健康风险比较低。但是THQ儿童>THQ成人,表明儿童经食用菌暴露途径摄入重金属的潜在健康风险较高。

关键词: 食用菌 重金属 健康风险评价 污染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浙江温州瓯江口新区新围涂地治理对策及改良绿化技术研究

天津农业科学 2015

摘要:针对浙江温州瓯江口新区新围涂地土壤含盐量高、质地黏重、通透性差、氮磷含量低、体积质量大等障碍因子,重点阐述了碴石盲沟(填料暗沟)排水的优越性和必要性,以及排水标准、排水规格(埋深、间距)等。同时提出潮滩盐土原土改良绿化的排水洗盐、改土培肥、覆草套种、支撑密植等综合措施。

关键词: 新围涂地 潮滩盐土 碴石盲沟 改土绿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贮藏条件对无核白葡萄香气组分变化及品质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吐鲁番无核白葡萄为试材,采用不同剂型及其组合的3种二氧化硫缓释保鲜剂,在0~-1℃下进行贮藏,利用固相微萃取以及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联用技术(GC-MS)对经3种不同剂型及其组合保鲜剂处理的无核白葡萄进行挥发性物质分析比较,以及对其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果柄耐拉力、硬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5 kg包装的无核白葡萄,放入CT2号保鲜剂5小包+CT5号保鲜剂1小包效果最好。在贮藏60 d后,无核白葡萄的挥发性物质主要是由醛类、醇类、酯类物质组成,对照组果实醛类、醇类、酯类相对含量高于其他保鲜剂处理组,T2处理醛类物质高于其他处理组,可溶性固形物为17.64%,总酸为0.80%,果柄耐拉力为2.59 N,硬度为2.79 N,SO_2对挥发性物质影响相对较小,保鲜效果最好。

关键词: 无核白葡萄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GC-MS) 香气成分 贮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冠苹果冷藏不同时间1-MCP处理对果实质地的影响

保鲜与加工 2015

摘要:金冠苹果于(0±0.5)℃下冷藏不同时间(0、12、24 d)用1-MCP(浓度1μL/L)进行处理,采用质构仪质地多面分析法(TPA)测定不同处理果实的果肉质地参数,研究冷藏不同时间1-MCP处理对金冠苹果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肉脆度与咀嚼性呈显著正相关,与黏着性呈显著负相关;果肉硬度与凝聚性、咀嚼性分别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果肉凝聚性与回复性、咀嚼性呈显著正相关;果肉黏着性与其他质地指标均呈负相关。各1-MCP处理组均能够延缓果实脆度、凝聚性、回复性、咀嚼性的降低,抑制黏着性的增加,从而延缓果实的软化,但其作用效果会随着处理时间的延后而降低。所以,金冠苹果采用1-MCP处理的时间以冷藏后不超过12 d为宜。

关键词: 金冠苹果 1-MCP 处理时间 质地多面分析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津市家庭农场现状调查及推进路径研究

天津农业科学 2015

摘要:以天津市家庭农场为研究对象,从用地规模及来源、经营类型及分布、收入状况及劳动力构成等方面,将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分析,总结评价了天津家庭农场的发展特征与存在问题,并从注重产业链延伸、提升品牌化水平、强化科技支撑等方面提出推进路径,对于天津市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为其他地区发展家庭农场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家庭农场 现状 推进路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臭氧处理对双孢菇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双孢菇采后贮运保鲜新技术,以新鲜双孢菇为原材料,0℃条件下采用不同浓度臭氧处理保鲜双孢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臭氧对双孢菇的保鲜效果明显。适宜浓度臭氧能有效抑制双孢菇呼吸强度,延缓衰老,减小褐变程度。且经臭氧处理的双孢菇子实体的硬度保持较好,并且钝化过氧化物酶活性,蛋白质含量较高。从整体品质上看,6.432 mg/m3浓度臭氧处理效果要优于2.144 mg/m3臭氧处理效果。

关键词: 臭氧 双孢菇 保鲜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聚合抗水稻病害基因的花培后代抗病性与籼粳性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2015

摘要: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花药培养、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快速实现广谱显性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抗稻瘟病基因Pi-1和抗条纹叶枯病基因Stvb-i聚合,培育出的10份种质资源,不仅聚合了抗这3种病害基因,而且其抗病程度均能稳定遗传且高效表达抗病;通过程式指数法对其进行籼粳性鉴定,其中3个为偏粳型、7个为粳型,为今后更好地发挥其杂种优势利用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花药培养(N6培养基)交叉进行,聚合多种抗病基因培育抗多种病害的粳稻是切实可行的。花药培养可使目标基因迅速纯化,分子标记可早期高效地选择出目标植株,达到完美结合,不仅提高了育种速度,还缩短了育种年限。从配组到选育出目标品系只需要2~3 a的时间,比常规育种快2~3 a。

关键词: 粳稻 花药培养 种质资源 聚合 抗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