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完全覆盖花椰菜甲拌磷和甲维盐农药残留研究(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5
摘要:为了研究完全覆盖花椰菜品种与不覆盖花椰菜品种农药残留量的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原因,以完全覆盖花球的花椰菜雄性不育新品种津品70为研究对象,以不覆盖花球花椰菜品种雪宝和去除内叶的津品70为对照,通过喷洒高毒农药甲拌磷和高效生物农药甲维盐,调查不同类型花椰菜花球上的农药残留量。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雪宝相比,同一检测时期(喷药第3~5 d)全覆盖津品70甲拌磷和甲维盐的残留量分别降低76.47%~87.65%和67.86%~80.82%:与去除内叶的津品70相比,全覆盖津品70甲拌磷和甲维盐的残留量分别降低69.23%~81.82%和57.14%~79.84%。说明完全覆盖花椰菜品种的内叶可以很好地阻隔药剂污染,提高菜品的食用安全性。
关键词: 完全覆盖花椰菜 津品70 甲拌磷 甲维盐 农药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嗪在移栽小白菜上的残留趋势
《天津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研究了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嗪在移栽小白菜和土壤中的残留趋势。小白菜和土壤样品均采用甲醇提取,经2%Na Cl水溶液/三氯甲烷液—液萃取净化,高效液相色谱—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将300 g·L-1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悬浮剂以推荐剂量2 m L·m-2和1.5倍推荐剂量3 m L·m-2各施药1次,移栽后28 d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嗪在小白菜中的残留量分别为0.147 mg·kg-1和0.291 mg·kg-1,均低于我国、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及日本《肯定列表》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平欧杂交榛在天津地区幼树期生长表现
《河北林业科技 》 2015
摘要:引进了辽榛3号、辽榛7号、平欧9号、平欧19号等12个平欧杂交榛子品种(系),观察其植物学特性、生长量、冬季抽条情况及成活率,进行综合评价。表现好的品种(系)是辽榛3号、辽榛9号和平欧33号;表现差的是辽榛8号、平欧19号和平欧21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圆环病毒2型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天津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引起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CVAD)的主要病因。目前流行的PCV2被分为PCV2a和PCV2b两个亚群。北美和其他国家PCVAD的暴发通常与主要基因型从PCV2a转变为PCV2b有关。本文对圆环病毒2型的分子结构及其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分子差异和致病性进行了讨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检测3种果汁中亚胺硫磷残留
《食品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亚胺硫磷多克隆抗体,建立苹果汁、桃汁、橙汁中亚胺硫磷残留的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传感器检测方法。采用磷酸盐缓冲液直接稀释样品10倍后,基本消除基质影响,加标回收率为84.88%~104.69%,变异系数低于6.70%,样品的最低检出限为0.1μg/L,与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结果相关系数为0.992,所建立的SPR检测方法达到了快速准确检测的要求。SPR反应芯片对亚胺硫磷的检测时间为30 min,且在3 d内可反复检测30次,可有效降低检测成本。通过与同源抗体建立的酶联免疫方法比较发现:SPR方法在检测限、精确度、灵敏度等方面有着一定优势,但对于单残留样品的检测,在时间上不具有明显优势,更适合于高通量、多残留的检测。
关键词: 果汁 亚胺硫磷 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 酶联免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困境——基于天津生态红线的思考
《理论与现代化 》 2015 CSSCI
摘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本质上具有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共生性关系,在当前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始终是难走的"平衡木",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互利共赢已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是我国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的重要制度创新。在构建京津冀生态环保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深刻认识天津经济增长带来的生态问题,用"生态红线"的法制思维谋划国土空间的开发,以寻求破解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瓶颈,对于增强天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撑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小麦中吡氟酰草胺残留量
《农药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用于小麦中吡氟酰草胺残留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方法]以丙酮和正己烷为溶剂提取小麦样品中的吡氟酰草胺,经弗罗里硅土净化,通过优化色谱分离等条件,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结合目标物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005 mg/kg,添加吡氟酰草胺水平为0.005、0.05、5.0 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88.9%~99.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6.5%、6.2%和3.3%。[结论]经过结果分析和添加回收率试验,所建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可以对小麦中吡氟酰草胺农药残留实现准确定性、精确定量分析,达到农药残留分析测试要求。
关键词: HPLC-MS/MS 小麦 吡氟酰草胺 残留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