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农田用药与天敌保护

农村百事通 200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除草剂对不同栽培方式水稻药害的评价

现代农药 2004

摘要:选取酰胺类、磺酰脲类、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杂环类、脲类、苯氧羧酸类等常用化学除草剂,以超常规剂量用移液和喷雾两种方式对抛栽和直播籼、粳稻进行药剂试验。研究结果明确了各种除草剂对水稻的药害症状;籼粳稻对各药剂的敏感差异;以及清水冲洗、搁田、施肥等措施对某些除草剂品种造成的水稻药害的缓解作用。

关键词: 除草剂 水稻 不同栽培方式 药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气CO_2浓度升高及气候变化对作物冠层光合影响的数值模拟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美国Licor-6200光合作用测定仪,对黄淮海地区代表性冬小麦品种鲁麦23号叶片光合作用速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测定,分别确定了冬小麦叶片光—光合作用响应曲线和CO2—光合作用响应曲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叶片光合作用模式,并进而建立了一个具有瞬时时间尺度,空间积分为叶片尺度的冬小麦冠层模式,利用模式分别分析了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和温度变化对冠层光合作用的不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综合数值分析。单因子分析表明:晴天状况下,冠层光合速率随CO2浓度升高而上升,当CO2浓度由330×10-6上升至660×10-6时,冠层光合日总量可增加19.7%;冠层光合速率随辐射增加而增大,辐射量增加10.0%,冠层光合日总量可增加6.7%;冠层光合速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温度升高1℃,冠层光合日总量减少2.9%。多因子综合数值分析表明:在辐射量较大的气候背景下,冠层光合日总量对温度和CO2变化响应更加敏感。本文的实测数据为研究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影响提供了最基本的可靠模型参数,冠层光合模型为未来改进作物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CO2浓度 温度 作物冠层光合 数值模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体吸收剂对室温下丰水梨贮藏性的影响

中国南方果树 2004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水平和刈割间隔对杂交狼尾草根系活力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04 CSCD

摘要:为探明氮肥和刈割间隔对杂交狼尾草根系活力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在杂交狼尾草第1次刈割后,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4个N肥水平0,33.75,67.50和101.25kg/hm2,副区为4个刈割间隔21,28,35和42d)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根系伤流液强度、伤流液中氨基酸总量平均值均以施肥水平33.75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硝态氮总量平均值随施肥水平提高而增加,不同处理间差异均显著。根系伤流液强度、伤流液中氨基酸总量平均值刈割间隔为28d时显著高于刈割间隔21,35和42d,硝态氮总量平均值刈割间隔35d时显著高于刈割间隔21,28和42d;2)植株粗蛋白含量N肥水平间差异显著,N肥水平101.25kg/hm2时平均粗蛋白含量达到13.34%,显著高于氮肥水平33.75kg/hm2和不施N处理,而与N肥水平67.50kg/hm2的平均粗蛋白含量12.59%无显著差异,刈割间隔28d时平均粗蛋白含量为13.83%,显著高于刈割间隔21,35和42d的粗蛋白含量11.86%,11.83%和11.05%;3)植株粗蛋白含量与根系伤流液中的氨基酸总量呈二次曲线关系;4)根系伤流液强度及其氮素形态变化规律为杂交狼尾草适宜施肥技术和刈割间隔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杂交狼尾草 氮肥水平 刈割间隔 伤流液 根系活力 粗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虫棉与常规棉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的比较研究

中国棉花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对不同来源的转基因抗虫棉与国内常规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抗虫棉的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的变异幅度小于常规棉 ,果枝数、果节数、单株结铃数高于常规棉 ,而铃重、衣分、株高则低于常规棉 ,脱落数及脱落率高于常规棉 ,而结铃数的增加难以弥补衣分的降低 ,从而使抗虫棉虽有较高的子棉产量 ,但其皮棉产量却低于常规棉 ,减幅为4.2 8%。

关键词: 抗虫棉 常规棉 农艺性状 经济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丘红壤南酸枣-花生复合系统物种间水肥光竞争的研究——Ⅱ.南酸枣与花生利用光能分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4 CSCD

摘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低丘红壤南酸枣遮荫使复合系统花生光合有效辐射减弱以及花生产量和生物量明显下降 ,与单作花生相比间作各行花生相对光合有效辐射值日变化主要与距南酸枣树行远近有关 ,与复合系统花生产量和生物量中间行高而两侧行低的趋势相一致 ,两者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农林复合系统 水肥光竞争 低丘红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蔬菜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

江苏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关键词: 蔬菜 种质 资源 保护 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萎病发病级别对高品质棉渝棉1号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以高品质棉渝棉 1号为试验材料 ,分析黄萎病发病级别对渝棉 1号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 ,结果表明 :黄萎病发病级别越高 ,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表现越差 ,纤维品质性状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发病级别每增加 1级 ,株高下降 4 .5 6cm ,果枝数减少 0 .4 4台 ,果节数减少 6 .5 3个 ,吐絮率提高 13.6 3个百分点 ,单株铃数减少 2 .0 0个 ,铃重下降 0 .6 7g ,衣分下降 0 .4 3个百分点 ,籽指降低 0 .5 1g,每囊健籽减少 0 .2 6粒 ,纤维比强度下降 0 .4 1g/tex ,伸长率增加 0 .2 2个百分点 ,麦克隆值降低 0 .2 9;同不发病的棉株相比 ,发病的棉株平均单株籽棉产量下降 39.34% ,单株皮棉产量下降 4 1.5 6 %。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农艺性状 经济性状 纤维品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陆地棉亚红株新突变体

中国棉花 2004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