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锌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耕作与栽培 2003

摘要:研究了缺锌条件下锌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缺锌是制约小麦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缺锌条件下小麦当季补锌可增产 3.5 7%~ 12 .32 %。锌对小麦的增产作用主要归因于 :锌提高了小麦根系和茎蘖的发育质量 ,延长了叶片的有效功能期 ,促进了干物质积累 ,增加了成穗数和粒重

关键词: 小麦 生长发育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8%克阔·精喹乳油防除花生田杂草试验

农药 2003 北大核心

关键词: 禾本科杂草 除草剂 敌草胺 阔叶类杂草 防除效果 花生田杂草 江苏沿海地区 株防效 精喹禾灵乳油 克阔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三系不育系29A及其组合29优559的选育与应用

杂交水稻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 9A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以珍汕 97B与V2 0B杂交再与珍汕 97A回交转育而成的籼型野败型不育系 ,具有不育性彻底、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等特点 ,是江苏育成的第 1个籼型三系不育系。用 2 9A与盐恢 5 5 9配组育成的新组合 2 9优 5 5 9优势明显 ,抗病性较强 ,米质中上。 2 9A与 2 9优 5 5 9均于 2 0 0 3年 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关键词: 籼型杂交水稻 三系不育系 29A 29优559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中粳69优8号的特征特性及应用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69优 8号 (徐 6 9A×R112 38)是一个优质超高产杂交中粳新组合。大面积种植产量 9.80t hm2 左右 ;1999~ 2 0 0 1年多点次出现 11.5 0t hm2 以上的高产田块。其外观米质优良 ,主要理化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一、二级标准。突出特点是株型优良、长势繁茂、穗大粒多、灌浆速度快、结实率高、抗病抗倒性强、适应性广。其母本徐 6 9A不育性稳定 ,配合力强 ,开花习性好 ,异交结实率高 ;父本R112 38恢复力强 ,花粉量足.

关键词: 杂交粳稻 特征特性 栽培 制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油莱东杂2号制种技术

种子 2003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专家系统及其在水稻栽培中的应用

西南农业学报 2003 CSCD

摘要:本文简述了农业专家系统的特点,简要说明了农业专家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指出农业专家系统在水稻栽培中应用的关键环节是知识获取过程,实践证明,引起先进的水稻管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并进行二次研发,可使水稻增收5%~10%,节约成本5%以上,增加效益一成以上。

关键词: 专家系统 水稻 栽培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稻8号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盐稻 8号 (原名盐稻 99-1)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以 81692 2 (武育粳 3号 )为母本 ,H88-3 9(中间材料 )为父本杂交 ,于 1999年育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 2 0 0 3年 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主要介绍了盐稻 8号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关键词: 中熟中粳 盐稻8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抗虫棉良种繁育方法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对转基因抗虫棉Yc110 7、Yc10 0 9、Yc5 0 773个品系用自交混繁法和三圃制法生产的原种进行了抗虫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用自交混繁法生产的转基因抗虫棉原种纯度优于三圃制生产的原种。转基因抗虫棉的原种生产应突出自交的作用 ,以系谱选择为基本手段 ,配合抗虫性的鉴定和筛选 ,并在严格隔离条件下建立起高水平的遗传平衡。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棉 良种繁育 自交混繁法 三圃制 原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塑盘旱育苗床土壤施肥量试验

耕作与栽培 2003

摘要:通过水稻塑盘旱育秧苗床土壤施肥量试验,研究了塑盘旱育秧苗床基肥的适宜使用量。结果表明:有机肥的施用量3~5kg/m~2即可;尿素60~80g/m~2最佳;普通过磷酸钙的用量以80~90g/m~2为宜;在按要求施足有机肥的情况下,一般不施氯化钾,以避免Cl~-对秧苗生长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 水稻 旱育秧 塑盘育秧 土壤 施肥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产中粳新品种徐稻3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关键词: 优质 高产 中粳稻 品种 特征特性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